距离高考仅月余 “高考移民”惹众怒

再有一个月,又一批高三学生将迈进高考的考场。而在此重要节点上,有关“高考移民”的新闻却无数家长和学子感到愤怒。

近日,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富源学校在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对其他学校形成“碾压”,理科全市前10名中就占了6名。有家长怀疑该校部分学生为河北衡水中学等校高考移民,担忧破坏教育公平。


距离高考仅月余 “高考移民”惹众怒


CNSPHOTO供图

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在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成绩单中,深圳富源学校“异军突起”。在此次考试成绩排前10的13名考生中,有6人来自富源学校,超过深圳中学等四所深圳名校的总和;而全市前50名富源学校也占到13人,排名第二。

强烈的对比引起了众多关注与质疑。有家长表示,近三年富源学校的录取分数比四大重点高中低了近100分,加上该校学生成绩断层严重,此次突然“逆袭”应该是“高考移民”所致。


距离高考仅月余 “高考移民”惹众怒


据媒体报道,富源学校成绩“逆袭”有两种办法:一方面从河北挖尖子生入广东户籍,在深圳高考;另一方面招广东的孩子,学籍挂在富源,送去衡水上课,再回深圳高考。

知乎上一个自称是2018届衡水中学毕业生的用户发帖说,其与富源2018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为同班同学。“户口迁移一事确有存在,并且是在高三是经过筛选确定的一些‘清北临界生’名单,即在河北省高考可能无法考入清华、北大,但在广东高考大概率可上清北的学生。”而有家长告诉记者,在广东报考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比在河北报考要低20多分。

根据《关于做好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非广东户籍的考生和家长必须具备“两个合法”“三个三年”的条件,即具备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以及学籍、社保、居住证各满三年。

4月29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说明称,富源学校学生(包括户籍在广东省内深圳市外的)均提供了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及深圳市学籍管理部门对其户籍、学籍的审核证明,手续齐全、资料完整,符合在深圳参加高考的报名条件。


距离高考仅月余 “高考移民”惹众怒


深圳市有关部门在回复新华社的采访时表示,富源学校今年进入“深二模”前100名的学生中,有1名学生初中就在深圳市就读,1名从河南省转入,其余10多名学生均从衡水第一中学转入。

不少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富源学校的模式是,与名校联姻-获取高分生源-扩大知名度-地区内掐尖形成优势。这种模式集中反映了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弊端。

5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成立“高考移民”专项行动工作组,开展治理“高考移民”专项行动,并于5月10日前对从外省转入广东省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的学生转学条件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其学籍、户籍转入是否合法合规。

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有关规定抓好学籍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实行“一生一籍,人籍一致,籍随人走”。

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严禁为学生非正常迁移学籍、空挂学籍、伪造学籍、出具虚假就读证明;严禁进行虚假跨省合作办学或虚假一年制中职招生等。普通高中学校之间的学生转学以学校等级相同、年级相衔接为原则,高一上学期和高三年级不接收转学学生。

除此之外,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网站今日发布了关于对库某某等违规考生处理结果的通报。通报称,库某某等3名考生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分别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取消学籍或退学。

通报指出,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在贵州省参加高考的政策出台以来,少数人员通过空挂学籍等方式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造成恶劣影响。为严明高校考试招生纪律,现对已处理的库某某等三名违规考生通报如下:

一、库某某,男,2018年在铜仁市玉屏县民族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清华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我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2018年10月29日,清华大学对库某某作出取消学籍的处理。

二、和某某,女,2018年在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复旦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我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2019年1月14日,复旦大学对和某某作出取消学籍的处理。

三、刘某某,女,2018年在铜仁市玉屏县民族中学报名参加高考,被录取至北京外国语大学。该考生高中阶段未在我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2019年2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刘某某作出退学处理。

通报要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高度重视外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严格防范和打击违规获取我省高考资格的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有序。

随着多地开放异地高考,加上各地教育质量和升学机会不均,福建、海南、新疆等地已出现多起高考移民事件。教育界人士认为,需要堵住异地高考、学籍管理的漏洞,防止破坏教育公平。

(综合自: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