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鲜生首次关店,你如何看待新零售商业模式?

助力武术入奥


去年有人鼓吹阿里河马鲜生,我说赔钱赚吆喝,所谓新鲜大门店,品类繁多服务好愿景是好的,但是一群年轻人去体验一下尝尝鲜,新鲜劲过了,这模式干不下去,成本离奇的高,你完全照顾品质和客户体验,不管成本的使劲砸钱,最后就是亏损这一个结果,可能马云们生活条件比较好,就觉得全中国的人都看中品质不顾价格,完全脱离社会现状,当时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喷我,说阿里的河马什么品质好,什么服务好,什么新零售概念好,结果呢,不是一地鸡毛是什么?

张勇在一次公开采访中效仿吹牛逼似的称河马的目标就是干掉冰箱,马云也上道,一看这小子吹牛的本事有长进,就安心的把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传授给他了,我就想问问你要干掉冰箱,首先你懂零售业的供应链吗?懂得合理降低成本吗?拿钱砸出来一个暂时好看的热闹场景,能维持下去吗?

老老实实的干好你的电商,干好你的金融,不要一天到晚颠覆这个,改变那个,什么钱都想赚,学学人家腾讯,每一笔投资都会带去流量资源,帮伙伴成长一起赚钱,你看看你,投资完看人家有潜力做大就想掌控人家化为己有,难怪王兴说你有问题。

眼看着自家电商平台流量被拼多多抢,商品价格还那么高,再这么下去电商业务也要玩完啦,突然理解为啥马云这个时候辞去董事会主席的职位了。


橙子爱美丽


其实吧,我倒是觉得盒马鲜生新零售门店很符合新中产的需求,相比于京东到家,有更多的海鲜类产品的选择,价格也并非很贵。

盒马APP里面的平价菜,价格很亲民,比如绿豆芽300克,仅1.49元。

明智的牛奶虽然不便宜,但是别的超市很少有,而盒马可以配送到家。

至于海鲜,价格基本上都还是合理的。花蛤500克8.8元,比京东到家还便宜很多呢。



我并不清楚上海的盒马鲜生门店的实际经营状况如何,但是,如果说经营的不好,我觉得原因有如下几点:

1、外出就餐多:工作繁忙,外卖和外出就餐多,就减少了买菜的需求;

2、父母/保姆做饭:挺多小夫妻都是在父母家吃晚饭,还有一部分家庭找保姆或者钟点工做饭,这种情况下,父母及保姆买菜不会选择盒马这种类型,一般都是到附近的菜场买菜;

3、认为生鲜不新鲜:如果说50%的家庭饮食是通过外卖和外出就餐解决;还有30%的家庭饮食是通过父母或者保姆做饭;仅剩余20%自己在家做饭,但是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不接受新零售这种模式的。她们情愿去逛家乐福、城市CITY这种类型的超市,因为可以实在的看到鱼、肉类的模样,也不接受看都没看到生鲜商品,就通过手机APP将此类商品买回家;

4、海鲜类的菜自己不会烧:例如鲍鱼、波士顿龙虾、老虎斑等等,可能自己做是有难度的,如果是我,我就会想,这种大菜,我还是去饭店吃。

这样一分析,又在家自己做饭,又能接受快递生鲜、又会做海鲜类的菜,这样的家庭比例不会超过10%,这样的话,任何生鲜的外卖生意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于新零售门店是需要门面以及很多服务人员的,房价那么高,人力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可能经营起来,并没有多少利润。

说到最后,我希望盒马鲜生能经营的顺利,毕竟我还是喜欢买菜的。


圆婷阁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盒马生鲜的主诉求



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盒马是超市,是餐饮店,也是菜市场,但这样的描述似乎又都不准确。消费者可到店购买,也可以在盒马App下单。而盒马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

特点:

1.综合,什么都有。

2.配送快捷,服务好。

3.看上去好花钱,高大上

结论:

盒马在上海上市的时候,刚刚好我也在上海出差,当第一眼看到盒马模式,我笑了,这群有钱人又是在花钱证明生鲜搞不了,还好,还好,我们还有机会,并且已经断言,这和当年顺丰的嘿客一样,是一群呆办公室里面,不懂传统零售行业,不懂生鲜,不懂农业的职业经理人的三拍项目,除了花钱热闹一下,有特点没有痛点,结局就一个字,死。

盒马生鲜失败的三大败笔:

1.对农副产品附加的成本太多,价格不够亲民

2.什么都是,其实什么都不是,专业度不够

3.搞生鲜不接触农业都是无源之水,不长久,他应该学学永辉超市



生鲜销售特性没有什么奥妙,就那么几点。

新鲜

丰富

便捷

经济

安全

不管销售方式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发展,商业形态发生什么变化,老百姓永远都是追求这五点,谁做好了谁就创造奇迹。


山乡刚子


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开业三年第一次关闭门店。4月30日,盒马鲜生宣布旗下江苏的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将于2019年5月31日起停止营业。创立三年以来盒马鲜生在全国已开出150家店铺。

作为线上企业的线下尝试,能有如今的发展已经算是惊人了,后面会有更多的店关门,也会有更多的店新开业。

盒马鲜生销售的定位决定了其需要强大的全球物流最为支撑,虽然阿里运作了菜鸟联盟,但看看其实际的承运商,和顺丰,京东的效率差距还是巨大的。而恰恰盒马鲜生门店坐落的位置基本都在城市的好地段,又主打生鲜,没有好的物流效率肯定是不行的。

所有当前倒下的第一家店只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盒马鲜生会按照其实际物流布局开心店,关旧店,不断进行调整,直至其最佳的状态,让其菜鸟联盟发挥最大的效率,真正的让鲜生鲜起来。

当然,盒马鲜生里面的猪扒还是很赞的,很好吃,很超值。


相昆926


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未来的零售业又是何种形态?但绝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融合相通,在零售营销的技术变革中,顾客洞察-身份识别、位置识别、个性化服务,构成了关键驱动要素。

移动互联网带来无不处在的消费场景,手机已俨然成为人肢体的延伸,高效地为我们解决出衣、食、住、行所需的信息,支付、物流、社交等需求,前所未有地体会到一切皆有可能,万物皆零售。

提高零售运营效率的过程,比拼人效、品效和坪效三效,不管是内部模式改良还是外部技术加持。

新零售下,重构人、货、场

产品价格由什么决定的?这个话题争执已久,很多人说价格是由老板定的、需求决定的、品牌定位决定的……,我们从上文解构零售产业全链路看到,价格是企业的效率决定。效率越高,价格越低,就越有竞争力;效率越低,价格越高,就很难存活下去。

毋庸置疑,零售的变革和重构目的是提升效率,也是大势所趋。但效率概念依然模糊,很多企业家焦头烂额,该从哪里入手呢?盒马、超级物种、叮咚买菜等业态的出现,以“物流+配送”重新创造了一个词语-“新商圈”。

“新商圈”把仓储物流由“长线”到“短线”转变,满足“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百米”的配送需求,企业真正让商品与消费者“零距离”,成为消费者身边的零售仓。

资本和技术推动下,空间开始时间化。比如阿里并购饿了么和蜂鸟配送、京东物流闪电送和达达前置仓打通、德邦物流改名为德邦快递,菜鸟网络要战略投资点我达等都要进入最后一公里。

为了离消费者更近,亚马逊也着手把仓库建到“天上”去。他们把这种物流技术称为“空中运营中心”(AFC),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可以在45000英尺(13700米)高空飞行的飞艇,用来存储用户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商品。让顾客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距离实现“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购”。

零售业的演进过程就是零售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业态的演进过程中,总是效率更高的业态在竞争中生存并壮大。零售效率的构成主要是人的效率(经营者/消费者效率)、货品的效率(供应链效率)和场景的效率”(渠道效率)。通过人货场的价值重构提升人效、品效和坪效来引领运营效率革命。

经营。

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

唯有把零售放大到大背景下看,才能洞察行业趋势,预见未来零售的发展路径,并找到应对变化的解决方案。

从用户需求出发,发动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极致的产品设计、极高的性价比、极好的购物体验这三个方面赢得消费者。

要么产品极致,如通过技术创新,优衣库让人类的“第二层皮肤”更自由,其创始人柳井正表示:“对旨在打造“服适人生”(LifeWear)的优衣库而言,革命性的技术至关重要。东丽(功能性面料生产商)是创新的引擎,专注于高性能面料和纤维。在瞄准客户需求的同时,掌握了大量技术,应用于优衣库产品。未来,会使用传感设备制作服装。”

要么体验极致,如满足用户全场景体验需求,千场亲子活动,带动家庭消费的孩子王,孩子王以经营顾客关系为核心经营理念,注重顾客在门店消费的购物体验,真正将体验式儿童业态做到了极致。

然而,不论零售怎么发展,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才是零售人需要去思考的。有关数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50万亿元,这对于零售商来说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大机会。

唯有专业化达到极致,效率也将达到极致,把每件事情,每个细节都要做到极致才能真正打动别人,如体验极致的宜家家居、供应链极致的名创优品、服务极致的新加坡航空、科技极致的优衣库、品质极致的日本千疋屋(开了180年的水果店)……极致是一种匠心精神,每个企业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极致之处,来打造商业核心竞



王晓锋新零售频道


新零售精髓在于新模式,真谛在于仍是零售。盒马自诞生至现在,从一开始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他是一种创新能力,给传统零售带来了新的突破方向,终究他还是零售,零售还是要考虑成本及收入的平衡。从盒马近年来发生的标签门、过期、调包等事件来看,损耗问题是盒马目前比较严峻的挑战,虽然盒马曾经对外宣称解决了生鲜电商损耗大的问题,事实上他也不能避免。虽然官方曾经对外宣称门店管理有问题,实质上生鲜损耗并不是新的模式能够完全解决的。其次,盒马线上占比高于线下,从最先的无门槛配送演变到现在第二单开始收配送费,也在告诉我们线上的销售不能覆盖他的配送成本。然后,去年开始盒马内耗增加,内部矛盾升级,管理问题严重,2019年初阿里巴巴CEO在盒马管理层内部的讲话,重申阿里文化及价值观,强调做“好”人和做好“人”。盒马创始人虽然领了烂草莓奖,发表了要加强团队文化建设。从盒马舍命狂奔到现在保命狂奔,,虽然新的模式可以带来额外的流量,可以增加坪效,但是收入及成本不能平衡,不能回归零售的本质,昆山吾悦只是一个开始。


Tony4729


好吧,来说说盒马为什么接连关店。

作为阿里新零售的线下模式,盒马以快速而猛烈的势头进入了大家的视角,我觉得阿里新零售的趋势是没有错的,在线上的尽头,不就是线上转向线下么。如果阿里未来不能很好地在线下模式中获得很好应用,那么线上模式将会迎来瓶胫,所以这一步必须走出去。

马云选择盒马鲜生做为切入点是有考虑的,无非就是充裕的现金流,但现在盒马接连关店,我不认为是趋势问题,而是盒马的经营问题。

首先,既然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作为移动端

必须保持一定的,覆盖量, 在盒马的推广中,重视了河马生鲜概念的推广,而,忽略了,移动端的推广,所以导致了在移动端的覆盖率不够,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生鲜产品或者是蔬菜类的商品,它的主要购买对象,是大爷大妈,或者家庭主妇,而河马APP在切入的时候,主要的针对对象就是广大的年轻人群,而年轻人群缺乏这样的购买力,外卖才是年轻人群主推的消费对象。第三、生鲜类的商品在每天的食物当中占据的比例不是最大的,蔬菜才是占据最大比例的一个采购对象。

所以,最根本的一点还是盒马在APP端的覆盖率没有打到一个阙值。在经营上需要完善。


豆腐叔叔C


马云的新零售???名字开始就标新立异!线下店毕竟不是淘宝,马总会电商,不一定会零售!以前的现在的所有线下店最大两点:一是物美价廉;2、开店容易守店难!就靠几个外聘的孩子给你天天早晚开店打烊?我真没看好马总的合马,贵、乱!鲜又没菜场的东西鲜!这种店能坚持多久?要不是马总像广大个体户一样的资金,早就关了没影子了!幸好,马总花的是股民的钱!顶顶更健康!

现在的最热话题,社交电商!这本人结合传统零售经验,觉得非常靠谱!传统零售最大缺点客源受限,宣传受限!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传统零售在电商的压制下,也需要从内心重视服务营销思想!别搞的“店大欺客”那种种违背商业逻辑的服务态度!给顾客良好的体验、结合线下体验场所的做透体验和服务,这才是未来的商业模式!

酒客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别喷我!


酒客观点


一周前发了一条微博:最近了解到一些新零售行业数据,新零售标杆盒马鲜生2018年亏损率和亏损总额都非常高!美团点评关闭旗下小象门店,也是因为亏损率实在是太高,模型不成立!京东旗下7鲜虽然也亏,好歹门店数量比较少!永辉旗下超级物种也是亏损严重,复制扩张难以为继!难怪侯毅最近演讲说“填坑之战”。新零售,最终不会是一地鸡毛吧?

侯毅在演讲中谈了“新零售在2019年的填坑之战”,侯毅认为,新零售参与者必须要回归零售本质,弄清楚新零售到底是什么?而且新零售有许多坑需要填,“如果这个坑你填不过的话,那么你只好退出这个市场。”

所以新零售模型是否成立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阿里有足够的财务实力弥补短板,通过规模效应,最终实现盈亏平衡。即使不赚钱,依然还能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新零售的价值。但对于包括永辉在内的其它玩家,并不具备同样的财务实力,可能最终就是一地鸡毛。


生鲜新零售1.0的实质就是,以“餐饮”的高频消费吸引客流,线下门店有获客能力,能通过线下找到流量。通过APP支付,再引导线下流量回流到线上后,线上销售额占比做到50%以上,配送做到半小时送货上门。这样一家线下店的原本只能覆盖500到1000米距离,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达到3公里。相当于一家线下店,销售收入能翻一番。

新零售要形成闭环,就必需从线下回流到线上,那么会使用网络,会下载APP是关键。所以,新零售公司开始的用户定位和用户筛选即是这三种用户:第一是富裕消费者;第二是 80、90后年轻的消费者;第三是经验丰富的网购者。

而要让这些线上买生鲜的消费者满意,有三个因素:第一是价格。同质情况下价格便宜一直都是首选;第二是产品丰富度。线上可以买到水果店里很难买到的品种,比如榴莲、牛油果这些产地在海外的水果;第三是便利性。半小时送货上门是标配。

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丰富度的需求,生鲜新零售们大量增加SKU,据联商网统计,永辉超级物种的sku达到850种。盒马鲜生的sku达到4810种。

为了满足配送速度需求,大多采取前场库存+后场物流的形式,实行免费配送+零门槛+3公里半小时送达+无条件退货。

然而新零售1.0解决方案并没有跑通。虽然新零售生鲜公司满足了用户产品丰富度的需求,但价格低的需求,却是用烧钱做到的。

<strong>

新零售2.0则以更加高频的“菜”来替代“餐饮”的作用,成为新的获客引擎,解决了新零售1.0的三个坑。

一是新零售2.0采用前置仓取代仓店一体的模式,解决了运营成本,物流成本问题。

二是新的用户定位,使得品类聚焦,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和提高供应链效率,让利消费者。

三是轻量快送,及时解决用户做饭买菜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零售2.0以高频的“菜”来替代“餐饮”的战略价值,而高频的产品非常重视品牌。所以快速建立前置仓、做大用户规模的同时,更应做好差异化竞争,注重菜品品质,只有好品质,才能积累良好的口碑,才能建立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新零售品牌。

<strong>




<strong>


东哥解读电商


阿里自认为懂零售,并且是基于大数据的新零售,可能还不符合目前阶段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也可能期望值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