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多次北伐,他的武力值究竟如何呢?

风一样的小菇凉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徒弟,在蜀汉后期也都一直都掌握着军队大权,在历史上自然也就留下了很多说法,且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蜀汉后期唯一继承诸葛亮意志,一心一意想北伐恢复中原的大将军。也有人说,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都无法恢复中原,姜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将蜀汉的国力消耗殆尽,最终亡国。



那么姜维自己心里对自己的实力有数吗?还是说,只是尽人事而已?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去世后,就是蜀汉的大将军姜维九伐中原,然而在现实的历史中,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并没有被蜀汉朝廷重用,甚至是被排挤在核心权力之外,究竟其原因也无非是两个。

其一:诸葛亮在担任蜀汉丞相之时,基本上把控着蜀汉整个国家的全部实际权力,当然了,要是没有这样的绝对权力,诸葛亮也无法动员全国力量经行北伐,而且这一北伐就是五次。所以后主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其二:姜维是从曹魏投诚过来的,并非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原来人马,也就是因为这样,姜维也受到了蒋琬和费祎的排挤。这从姜维前期北伐,始终只有一万人马的兵力来看,就可见其不虚。


诸葛亮死后,姜维被调往凉州,担任刺史一职。在凉州治理期间,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实行宽柔政策,使得当地的民众在生活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得到当地很多部族的拥戴,羌人的首领白虎文就带领整个部族归顺姜维。因此姜维的骑兵中,就拥有很多的羌人骑兵。这样的战斗力在对付汶山民众造反的时候就爆发了出来,姜维知道汶山有民变,就立即出兵,迅速平定了叛乱。

翻开《三国志》看看就知道,从延熙十二年到延熙十八年,短短几年,姜维就发动高达八次的北伐,而且也的确有了一定的起色。由此可见姜维恢复中原,报答恩师诸葛亮知遇之恩。然而,姜维虽然拼死北伐,但是毕竟国力衰弱,同时人才的凋敝也然蜀汉的人力资源质量大大下降,导致到了后期,尽然无人可用。姜维的失败,也是必定。


姜维的存在,可以说是蜀汉后期唯一堪称大用之人,靠自己一人之力,独自支撑蜀汉。就算到了最后,后主刘禅投降,姜维依然诈降钟会,企图靠一己之力恢复蜀汉。

但即使这样,姜维依然被人猜测其实就是真的投降曹魏,然而在华阳国志曰:

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足可见姜维降魏是假,复国是真。

但是可惜时不予蜀。,浪花淘尽英雄。姜维怀着对老师的愧疚,以及无法恢复中原的梦想的破灭而死了。


策神历史


在《三国演义》的原著中,姜维的武力值应该属于第三个档次,大约能排到第二十五六名以的水平。

在三国各个猛将中,姜维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帅才,武力单挑能逼走赵云,领兵作战可屡胜郭淮,政治头脑也很精明,知进退,善趋避,远胜那个政治白痴――魏延。

从魏延作乱被杀后,一直到文鸯威震乐嘉城之前的这段时间,姜维的武艺可以算得上举世无敌,所以说,姜维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天下第一。

《三国演义》后期对武将的单挑描述并不着重,精彩程度大打折扣,而姜维则支撑着单挑打斗的半壁江山。

姜维参加过的战斗次数并不多,共有12次,其中有效胜绩是7次。斩杀敌将2人,三合以内击败过3人。有过3次平局,都是与邓艾父子打斗。

姜维的战绩表:






姜维最辉煌的时刻就是他的初次亮相――天水关大战赵子龙。

赵云这个人非常特殊,别的将领有巅峰期和衰褪期,比如关羽年长后战斗力大降,胜率大跌,而张飞的武力也下降明显,三五十合奈何不得张郃。但赵云的战斗力却保持得很好,没有丝毫下降,年近七旬,仍然英勇不减当年。屠灭韩门,力敌八将。天水关一战,赵云骤遇姜维,没有料到姜维如此扎手,十分震惊,撤退后在诸葛亮面前大夸姜维武艺。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姜维的武艺在赵云之上。赵云的这次战败主要是因为调虎离山的计谋被识破,战斗计划被打乱,赵云前面几场打斗的敌人都比较弱,突然蹦出来一个强敌,心中难免有些忙乱。在当时形势突变的情况下,赵云主要的任务保证部队安全撤离,而不是逞匹夫之勇与姜维较量高低上下,所以匆忙撤退。

通过分析姜维的各次战斗,能看出来他有个特点:发挥很不稳定。

在亢奋状态下,姜维能够突然小宇宙爆发,发狂一般击退赵云;危急时候,仓惶而逃,却又空手接箭,射杀郭淮;遇到了渣渣水平的杨颀,却三箭射不中,还马失前蹄,差点丢了性命。三四十合搞不定小年轻――邓忠,箭也射不中,弃枪挟枪,十分惊险。


姜维的单挑水平和他的用兵特点非常相似,用奇弄险,随机应变,能屡屡得手,也常常马失前蹄。

一般武将的武力值有成长期、巅峰期、衰褪期,像个抛物线,赵云像条直线,姜维则像个锯齿,忽上忽下,很不稳定。

咱们来分析一下姜维的武力值。

比起那些超一流猛将,如蜀汉五虎和许禇、典韦等人,姜维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上面已经说过,他虽然曾经击退过赵云,但并不意味着姜维在正常对阵的情况下能与赵云抗衡。

与同时代的敌军猛将――张郃做个比较。

姜维数次随诸葛亮北伐,当时曹魏军中令蜀军最为忌惮的敌将是张郃。因为蜀军众将中确实没有谁能打败张郃。论张郃的武艺,蜀汉五虎任何一个若在世,根本不会容他耀武扬威。

因此,与敌方比较,姜维的武力值拼不过张郃。



再与同时期的本方将领――魏延做个比较。

在冀城,姜维与魏延曾经有过交锋,魏延诈败而走。魏延的战斗生涯中屡屡诈败,和司马懿单挑,也是战不三合,诈败而走。所以这次战斗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街亭一战,诸葛亮排兵布阵,安排马谡和王平,去守街亭,他不放心,又派高翔去守列柳城,做为援应。但诸葛亮考虑到张郃的厉害,需要派一名“重将”抗衡之,就派魏延去街亭之后驻扎。也就是说,在当时的蜀军中,魏延是唯一能与敌将张郃抗衡的猛将。

曹真部下有个猛将王双,非常厉害,诸葛亮设计伏击他,把伏击任务交给了魏延,也能说明,当时蜀军中的魏延的战斗力可靠性比姜维要强。

与魏延相比,姜维应该缺少的是战斗经验,稍落下风,但在六七十合内也难分出个高低上下。


咱们把三国诸猛将按照武力值划分成几个集群:

吕布无敌

第一集群:蜀汉五虎、颜良、典韦、许禇

第二集群:文丑、徐晃、庞德、文鸯、、兀突骨、曹彰、夏侯兄弟、张郃、张辽、甘宁、太史慈、华雄

第三集群:曹洪、李严、魏延、姜维、凌统、乐进、邓艾、鄂焕、徐质、王双等

结论:姜维的武艺属于第三集群,略低于李严和魏延,强于凌统、乐进和邓艾。


馋嘴肥猫铲史官


既然说武力值,那就是说《三国演义》了,姜维的水平应该也可以属于一流武将之列,在后期则大概可以排到第三。

姜维出场是在后三国时期,此时三国的超一流武将大多已经去世,只有赵云老当益壮,结果姜维一出场就遇到了赵云。在天水郡城下两人打了数合,姜维越战越勇,最后因为魏军三路夹击,赵云败走。虽然赵云败走不是武艺不如姜维,但是他事后夸奖姜维枪法很好,能得到这个评语可不简单了。

在之后的冀城之战姜维虽然败给张翼和王平,但是也是遭到蜀军两路夹攻而败,不是单纯的两军对战,所以不能证明他不如张翼和王平。综合来看,赵云虽然年纪已大,但是久经沙场,经验老道,武艺又出众,能得到他的夸奖可不容易,在整本《三国演义》里都不多,所以姜维的武艺也应该不错,起码也是一流之列。

此后姜维出战次数不多,除了杂鱼级武将和人困马乏的徐质外,比较有名的出彩的就是用计小胜邓忠,和邓艾战平。而邓艾在乐嘉一战中遇到了厮杀半夜的文鸯,两个人战了五十合不分胜负,在公平条件下,邓艾应该要比文鸯略逊一筹。而邓忠在绵竹之战遇到诸葛尚,和师纂一起被诸葛尚杀败,显然邓忠武艺也是比诸葛尚要差着一些。

所以姜维在后三国时期应该比文鸯和诸葛尚要稍微弱一些,大致和邓艾、邓忠持平,可以排到第三。


不沉的经远


其实,姜维是一个知识分子,最早也是当文官。当然秦汉之前的知识分子都会两手,舞个剑,射个箭,骑个马,杀个人,问题不大;但是要说他是媲美赵云的勇将,那是罗贯中的虚构了。

《姜维传》的第一句话信息量很大:“姜维……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

郑玄

什么叫郑氏学?郑氏学就是指东汉末年,郑玄开创的经学学派,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郑玄的弟子数以千计,从魏晋至隋唐,郑学的流传始终很广,清代乾嘉学学派也颇为推崇。特别是郑玄最精礼学,后世之治礼学者皆以郑氏学为宗,也就是说,所有朝代关于“礼”的制度,都是源于郑玄。

但是,这跟武力有毛关系啊!由此可以看出,姜维是一位喜欢经学的儒生,不是好逞勇力的武夫。

姜维在魏国的形象,应该是这样,身穿文官的黑色冠服

正是因为姜维是儒生,而且学问应该还不错,所以年纪轻轻就担任了天水郡的上计掾,就是负责上计工作的官员。 上计,就是地方于每年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各项工作编造计簿,上报中央,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官职位。

后来姜维又担任过雍州从事,从事是刺史的属官,有文有武,不过从他一直呆在天水郡来看,很有可能是部郡国从事,主管一郡(国)的文书,察举非法,还是个文官。

《三国演义》中,年轻的姜维可以与老年赵云单挑不败,其实是虚构情节

后来魏国朝廷追溯他父亲烈士功绩,赐给姜维一个中郎的官衔(注意不是中郎将),参郡军事。中郎在汉朝是皇帝的侍从,不过到了魏国比较泛滥,各地因父兄功绩或年轻有名者,往往授以中郎,也不需要去皇帝身边。后来刺杀费祎的郭循就是因为名士被授以中郎。参郡军事,也就是作为郡太守在军事上的幕僚,因为郡太守虽然是文官,但也是郡兵的指挥官,又称郡将,这是姜维第一次从事与军队有关的工作,但依然不是武将,幕僚说白了还是文官。

诸葛亮:伯约啊,我看你很适合当将军呢,还是投笔从戎吧。

姜维:……其实我是个文化人。

姜维投降蜀汉后的第一个任职依然是文官:仓曹掾,即丞相属官里负责仓库的,同时加奉义将军号,这在蜀汉并不奇怪,张裔、杨仪这些文官都有将军号。但诸葛亮别有深意,他经过观察,认为姜维“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也就是说对兵法学习领悟很快,而且很有胆略,是个当指挥官的好苗子,从此姜维就一直担任武职了。

因此,姜维应该是一位儒将,平时不会像三国演义那样手执长枪大杀四方。

当然,东汉文武界限本来就不明显,也许有人会说,吕布也当过主簿这种文官。不过《吕布传》里可是对吕布的武力值说得很清楚的:“以骁武给并州……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海军史研究会员


说起姜维的武力值,想起了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里的一段话:“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费祎对姜维说:“我们和丞相比,差的太远。丞相都不能平定中原,何况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守好江山社稷,等待有能力的人来继承光大。千万别抱侥幸心理,觉得打一回大仗就能定天下。一旦事不如意,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如果费祎确实对姜维说过此话,后来的事实证明,姜维应该听话的。结果却是姜维策反钟会不成,反被魏国将士杀死。

评价历史著名人物时,“武力值”可不是简单的指一个人的武功,作为一个大将军,军事家,一个国家的重要军事高层,不仅要有良好的军事素养,还要具备政治家的谋略,审时度势,在事关国家社稷安危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显然,姜维没有做到。

以诸葛丞相之才干,尚且只能辅佐刘备偏安一隅称蜀。

姜维想完成前贤未竟之大业,但自身“武力值”不够,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然,时势造英雄,姜维之死,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但历史往往是看英雄的结局的。

清末民初的史家蔡东藩对姜维的评价,我认为是公允的。

“姜维才不逮诸葛,而欲与魏争胜,连岁出师,致民劳苦,不可谓非失计。然如后主之昏愚,亲小人,远贤臣,就使维不伐魏,蜀亦宁能久存乎?况维闻魏人窥蜀,即表请遣将守险,而为一黄皓所误,卒至魏兵三路,长驱直入;是咎在黄皓,于维无尤也。剑阁守险,钟会屡攻不克,而邓艾从阴平进兵,直趋涪城,诸葛瞻不依黄崇之议,让敌深入,猝至战死,是咎在诸葛瞻,于维亦无尤也。成都虽危,尚堪背城借一,后主宁从谯周,不从北地王谌,面缚出降,坐丧蜀土,是咎在后主,于维更无尤也。至大势已去,维尚诈降钟会,意图规复,乃不幸失败,一死谢国,维之报主,至矣尽矣!天不祚蜀,何维之足尤乎? ”

诸葛亮评价: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回到题主的问题:姜维的武力值应该能打八十五分。


郑桂军zgj


分享历史,尽在小咖。

姜维作为蜀汉名将,在诸葛亮北伐时便被重用。在诸葛亮死后更是脱颖而出,甚至在费祎死后取其而代之,独掌蜀汉军事大权。后来还主持北伐大业,可谓是蜀汉的一员虎将。但也有人纳闷,抛去其北伐胜负不论,其个人武力究竟如何?

诸葛亮曾评价姜维“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由此可见,诸葛亮最看重的乃是姜维在军事上的谋划能力而非武力。其实,姜维的武力值也并不低。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时,曾留下遗言,让姜维次于魏延断后。众所周知,断后一事的人选乃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军队以及主将能否成功撤退。因而,断后者不仅要武功高强,还要忠诚。昔日,刘备败于长坂坡时,断后者便是张飞,他既有万人不敌之勇,又对刘备忠心耿耿。

诸葛亮认为魏延生有反骨,对其并不看重,他多次献上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也未采纳。他让魏延先断后,很有可能是促进魏延先反叛,为蜀汉除去隐在威胁。姜维次之断后,这个位置才是重中之重,不仅是对姜维忠诚的肯定,更是对姜维武力值的肯定。由此可见,姜维的武力值并不低,否则也不会位列于二十四名将之中。要知道乱世之中将领不在少数,可上榜者仅是寥寥几人,姜维的武力值得肯定。

姜维曾先后平定汶山郡的夷族,雍州、凉州以及洮西等地的羌胡族。要知道少数民族的能征善战是出了名的,这些人中除姜维以武力平定的外,还有他们主动投降弃魏投降的。他们此举必然会遭致曹魏的报复,但他们仍然如此行事,不得不说这也与姜维的武力震慑有关。在北伐之时,诸葛亮尚且多次无功而返。而姜维却能胜五次,败两次,可见其武力还是可以的。

姜维的武力值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他多次败给邓艾。在段谷一战中,姜维本来准备与镇西将军胡济会合攻打魏。但是胡济却迟迟未来,导致姜维兵败段谷,以至于百姓埋怨。在后来,姜维又率兵攻打汉、侯和,不料又被邓艾击败。只能退守沓中,上次可以说因为队友不够给力而失败,这次确实没有借口可寻。

时隔一年之后,魏军准备伐蜀,邓艾亦在其中。姜维又被他所牵制,不得不退守驻扎在阴平一带。邓艾与姜维数次交战却几乎没有败绩,不得不说姜维是逊色于邓艾的。

邓艾其人忠勇,斩杀将领十数,乃是司马懿的得意大将,在曹魏也难以找出几人可以与其相抗衡。灭掉蜀国邓艾功不可没,可见他武力值还是极高的,姜维败给他并不能说明姜维一无是处。

三国乃是乱世,能将辈出,姜维能够脱颖而出,说明他是有一定武力值的。当然姜维的最出色之处,在于他敏于军事,深解兵意。至于他的武力值,虽然尚可,但是比起吕布这类人物,还是要稍逊一筹的。


欢迎关注历史小小咖,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东汉末年!


历史小小咖


诸葛亮与姜维出征为将帅。

将帅之道在谋不在勇。这事古今多少年里天真烂漫傲气冲天武力值爆表的项羽都知道。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所谓的武力在项羽就是护身用的一人敌,他要学万人敌的兵法。由此项羽并不是莽夫。


所谓武力值在前言说过护身而已,至少你带队冲锋时候,不要给士兵拖后腿。而在战斗时将领斩敌杀将,对敌方是不小的打击,对己方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不过这些也就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罢了。

要说论将领非要比个武力高低,的确是演义平话的原因,因为这些文人大多数也不懂打仗,不知如何行军布阵。为了当时文化水平较低的大众好理解,也让自己好创作。单挑的武力值经常使用也不足为奇了。


红旗插满世界


关于姜维的武力我们从他对战的对手来分析下:

一、姜维真能匹敌赵云?

赵云,姜维交枪不过三回合,青年姜维就被七十多岁的赵云逼到了“精神倍长”的状态,而老如赵云这时候居然还可以分心来评论对手……说他们两个此时是平手,我看说不过去……姜维那时侯真的对赵云构成了威胁?怎么能想象老赵还有闲心去评论对手?而且姜维都‘精神倍长’了,老赵似乎还是不紧不慢的样子——高下如何,可以立见。我们要记得这时候的赵云已经七十多了,他壮年的时候我们就算他武力99或者98,老了以后虽然还是很威猛,但我不相信他武力不下降。减到九十三四大家应该不会太反对吧。就是这样个武力九十三四的人在数合之间就令姜维不得不全神贯注,而且赵云还有余力,那么差维的武力究竟有多少呢?我看顶多也就83吧,能跟什么廖化啊马岱啊差不多的就不错了。


二、姜维曾经对站过邓艾的儿子邓忠。数十间居然拿之不下,逼的姜维使出一招绝技才扭转战局,但要说就此擒杀邓忠,还是万万不能。那么邓忠的武力有多少呢?首先我们应该清楚文鸳的武艺高过文钦,是因为演义有意突出文鸳。而邓忠对战姜维则完全是以邓忠的不凡衬托邓艾的杰出,也就是说邓艾应该比邓忠还要厉害。而壮年的姜维大耗力气居然连邓忠都拿不下来,很难想象他能在单挑中胜过邓艾。邓艾其人在身旁有许多兵将的情况下与文鸳战平,我以为他还稍逊文鸳,而文鸳大家的武评当中都极少挤进超流高手之列—姜维比之文鸳中间还隔着一个邓艾,三人每人武力的差距至少在3,假设文鸳武力能达到95,那么差维顶天也就是89。

综合以上83、89等于172/2=86,姜维的战力也就这样了


侃历史趣闻


姜维是凉州人,在孔明第一次北伐时投蜀汉,被称为凉州上士,父亲姜冏是汉朝的天水功曹,因羌、戎叛乱战死,姜维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也为天水佐官,可能平时心系汉室,溢于言表,才在诸葛亮北伐时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而姜维与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就此降蜀,也是怪事,只能解释为这些人心存汉室,本来也不感冒曹丕篡汉的举动,不然哪里会有家归不得。而从开始姜维的报国壮志就表现得比较明显,降蜀后,母亲来信让他回去,他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拒绝回魏。在诸葛亮北伐时小露身手,升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对他很看重,认为他懂军事,有胆略义气,又有忠义,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马谡等人不如。这也是姜维心存汉室的一个重要证据。如此便能理解姜维后来何以明知难以取胜,而又以小国攻伐大国的举动,持心与诸葛亮如一,孔明一生也在致力兴复汉朝,立志还于旧都,姜维正好同道,演义把他作为孔明的弟子来演绎,并不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而姜维也时运不济,诸葛亮多次北伐,以攻代守,也为唤起天下存汉的人心,以期合力推翻曹魏,无奈王朝初兴,基础坚实,七年攻战,所获无多,落得郁郁而终。之后曹魏终于出现裂缝,曹睿大兴宫室沉迷美色,辽东公孙渊叛乱,高平陵之变等大事接踵而来,正是北伐大好时机,此时不图更待何时。无奈蒋琬费祎当政,稳字当头,大好时机白白放过,姜维每次只带万八千士兵小打小闹,做得更多的是连结羌胡等事。253年费祎遇刺身死,曹魏已是司马师司马昭等新秀用事,世家豪族抱团,利益一致比之前团结得更加紧密,这时的北伐难度比诸葛亮时期更大,而姜维的个人能力、国内地位都不能和孔明在生时相提并论,屡次出兵,十一次攻伐雍凉,虽取得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的战绩,无奈于曹魏如挠痒一般,伤不了根本,形势更像诸葛亮后出师表所说,伐也亡不伐也亡,坐而待亡则不如伐之,一拼之下可能还有转机。最后蜀汉的灭亡是意料中事,正常发展必是如此,姜维屡次兴兵只是可能加快了进度。


楚人老娄


请用 1)诸葛亮,2)姜维,3)死后,4)北伐,5)武力值 这五个词造句

答案

一个傻逼玩游戏时发现诸葛亮的武力值比姜维高,意淫一下如果姜维死后诸葛亮再去北伐成功机会大大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