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失守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东汉建安二十年,镇守荆州的关羽与江东的掌权人孙权产生矛盾,孙权派人去偷袭荆州以图夺取荆州,刘备慌忙率军支援,可此时曹魏阵营的张郃已经深入巴西郡(今四川腹地),打到了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刘备慌忙与孙权讲和,并划界湘水,带领张飞集中精力收拾张郃,并在瓦口关大破张郃。之后黄权与法正等人建议刘备夺取汉中,刘备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命张飞和马超出兵下辨(今甘肃境内),汉中之战拉开帷幕。刘备集团与曹魏集团对峙了两年,曹魏损失较大,而且关中地区对于曹操来说比较鸡肋,不如舍弃。刘备就此赢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成了汉中王。至此之后刘备集团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夺取了魏兴、上庸、新城三郡,实力达到巅峰。但是顶峰之后必将走下坡路,在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诸葛亮北伐时错失街亭等一系列失利后,蜀汉的实力大大削弱,再也没有争夺天下的可能,那么这三次战事,哪次对于蜀汉来说是最致命的呢?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失守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首先来看看关羽的败走麦城。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进攻樊城,大胜。江东大将吕蒙趁机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如此一来不仅荆州失守,关羽还陷入了两面受敌的困境。于是他赶忙率军从樊城西撤,驻扎在麦城,后关羽在逃跑的路上被吴将截获,斩于临沮。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因为关羽败走麦城而失败。但败走麦城对于蜀汉还不足以致命。《隆中对》的核心思想是保持战略支点二点平衡,也就是说蜀汉北伐需要有一攻一守的两个根据地,保证大后方稳定。如今能攻的荆州虽然失守,可经济命脉益州还在,蜀汉还能够偏安一隅数十年。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失守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丢失荆州没有动摇蜀汉的根基,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也是愤怒的要去讨伐东吴,蜀汉的动员能力也是惊人,刘备很快就率领大军进攻东吴,来势汹汹,有战胜东吴的可能,由此也可见丢失荆州虽然损失很大,但不致命。相比之下刘备夷陵惨败对于蜀汉的打击更大。

刘备本来就是将蜀汉的家底掏空了去讨伐东吴的,可是经过夷陵之战后大败于东吴,人才流失严重,有生力量伤亡巨大。这场战争之后让刘备对于未来产生了迷茫,在这之前刘备还能根据《隆中对》一步一步实行自己的战略,但是关羽败走麦城、夷陵之战惨败后,蜀汉下一步该怎么办已经无人知晓了,前途似乎一片黑暗,这对于刘备心灵的打击时很大的。从此之后蜀汉只能转为被动防守,刘备也于白帝城病死。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失守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不过这两件战事还是比不上马谡错失街亭的损失。在诸葛亮北伐之前,蜀汉、东吴和曹魏的战略要点都在襄樊与汉中地带,但是在曹操平定西凉后就不再关注汉中,这可是蜀汉北伐的最好时机,若北伐能成功,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事实也是如此,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在前期进展的很顺利,但是街亭失守让北伐前期积累的战国尽失,使得曹魏转变战略,关注汉中。这之后蜀汉再也找不到北伐的入手点,进攻路线也被压在祁山一线,无法进一步伸展。可见街亭的失守使得蜀汉失去了翻盘的机会,对于蜀汉是极为致命的。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失守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蜀汉在经历了关羽败走麦城后,尚与东吴有一战之力,在刘备夷陵惨败后尚有北伐成功的机会,但在街亭失守后,再无问鼎天下的可能,兴复汉室也成为了一句空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