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體制改革與新能源電力系統

隨著能源危機及環境汙染、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突出,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技術因其清潔和可持續性,受到了廣泛關注。而伴隨著新能源發電的逐步規模化開發利用,電力系統也正由傳統電力系統逐漸向新能源電力系統過渡。新能源電力系統具有隨機性、整體性、可持續性、清潔化和智能化等特點,對電力工業“生產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電力體制改革與新能源電力系統

一、新能源電力系統及其基本特徵

傳統電力系統以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傳統能源作為一次能源,這些一次能源便於存儲,且發電技術相對成熟,使得電力系統供應側是可調控的。而風能、太陽能等多數新能源具有顯著的隨機性和波動性,導致規模化的新能源電力接入傳統系統後,電力系統供應側可調控性降低,電力系統呈現出較強的供需雙側隨機性。而這種雙側隨機性對於傳統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是致命的,因此,急需一種新的技術來應對電力系統特性的變化。

二、新能源電力系統的主要特徵有以下兩點

1、高新能源利用比例

高滲透率的新能源電力是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重要特徵。由於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較低的能量密度,加上我國特殊的資源稟賦,未來我國的新能源電力系統運行模式應該是集中式與分佈式新能源電源相結合、遠距離大電網輸送與區域微網就地消納相組合,從而保證系統能夠最大限度、最高效的利用新能源電力。

2、供應側的橫向多能源互補,系統縱向源—網—荷—儲協調互動

安全高效的利用新能源電力是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重要目標。

三、電改對新能源電力系統的促進作用

1、需求側響應資源在支撐新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方面可以發揮以下重要作用

(1)可以有效抑制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雙側隨機性,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2)可以在不影響系統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減少可再生能源電能的削減量,從而促進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併網消納;

(3)可以提高系統內設備利用率,提升系統運行效率。

2、跨省區輸電交易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發展完善新能源電力系統建設新能源電力系統的發展需要保障多種模式的新能源發電併網;

3、加強和完善清潔能源補償機制,保證清潔能源電力系統長效發展新能源電力系統的發展需要各地建立並完善輔助服務補償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確定輔助服務相關方的責權劃分;

4、開放電網公平接入,建立新能源電力系統發展新機制新能源電力系統的發展需要全面放開用戶側分佈式電源市場,保證新能源電力市場的有效拓展。

綜上所述,新能源電力系統的發展將引發生產力的重大變革,而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將會帶來我國電力工業生產關係質的轉變,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完善。新能源電力系統的發展與運行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藉助本次電力體制改革,通過加強和完善清潔能源補償機制、開放電網公平接入等措施,不僅促進新能源電力技術發展,充分發揮新能源電力系統的作用,同時也能夠進一步保障新能源電力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

電力體制改革與新能源電力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