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跑馬拉松得不到啥名次,我們為何“找虐”?

宛新駿


其實生命裡面很多事情都是定數,就像大部分男性基本無法娶到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大部分女性沒法嫁給最仰慕的男人。



馬拉松也是一樣,除了那幾個專業的馬拉松選手,其他的對於名次基本毫無懸念,反正永遠跑不了前十。

但是馬拉松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拿不了名次不代表不去跑,不代表不願意去找這個虐,下面是馬拉松找虐的十大理由。

1.證明自己,我可以!

2.跑馬可以重獲新生,這一點是個人感受,每次跑完一場馬拉松,身體免疫系統像大換血一樣慢慢由弱到強。

3.跑馬是自己多次努力的目標,跑馬完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一場馬拉松準備少則三五月,多則一兩年,準備了這麼久,當然要去體驗一把,哪怕這一把很虐心。

4.跑馬能夠知道自己的極限,知道人各有所長終有力所不能之處,也就是說知能知不能,人要有自知之明。

5.跑馬能夠鍛鍊自己的意志力,我想只有跑崩過馬拉松的人才會知道什麼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會只有自己給自己打氣,只有自己給自己上課罵自己傻逼,打了沒有準備的仗。


6.跑馬能夠更加懂得珍惜,大部分的時候我們跑完一場馬拉松,會慶幸活著真好,能夠大口大口的呼吸。

7.跑馬能夠讓我們更加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一場馬拉松下來如何分配體能,補充能量,安排速度,這些關鍵地方想清楚,搞明白,生活也能有條不絮的進行下去。

8.跑馬可以更好的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心態,尤其是前面看見別人刷刷往前衝的時候,能夠壓得住自己躁動的心,而這個壓制並不是一時半會,很可能是一兩個小時,平日生活裡穩住自己的狀態也只有那麼一時半刻。

9.跑馬可以更好的與自己身體相處,經歷跑馬能夠把身體能量消耗殆盡,這時候這個過程裡面怎麼協調自己的身體狀態就是一門學問。

10.現在的生活,做什麼不虐心,信奉經歷了跑馬虐後,面對生活其他地方的不如意,我們還會擔心什麼?

我想不去跑馬的人不會知道42.195是多長,不去找虐的人是不會明白自己多麼牛逼,跑馬的人都是勇士。

然後也只有去嘗試了,才能明白當簡單的42.195公里完全用自己的雙腿測量的時候,不僅僅是一個距離,更是內心從幼稚到成熟、從無知到敬畏的蛻變。

而且面對42.195公里,面對那種能量消耗殆盡的狀態下,你看見距離終點只有1000米~500米~200米~100米~50米的時候,那些消耗殆盡的能量瞬間讓你獲得新生,那種快感、滿足感、成就感不是能夠在其他領域堅持就能取得的。
綜上,即使不能拿名次,所以我們都願意花錢滿世界的跑找虐。


真叫靜靜


首先,非常肯定,能夠在以參賽者超過幾萬人的馬拉松比賽,尤其是有知名度、豐厚的獎金等國際馬拉松比賽當中獲得名次的人是極少數,99%以上的參賽者自然,必然地不把得到名次當做目標,99%以上的參賽者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動機顯然不是來自名次的。

雖然馬拉松或長跑跟其他運動項目,如網球、足球、滑雪等相比可以是低成本,但一旦要參加外地,甚至外國的馬拉松比賽,那你要付出一定的資金,還要請幾天的假什麼的,總之它要求參賽者一定的金錢和時間成本。而且,若要參加馬拉松比賽,那跑者為了備賽還是經常要出去跑步,假如平均一天為此付出90分鐘,那也或多或少影響家庭生活,比如能夠陪家人的時間會減少什麼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參賽者在付出一定的成本的前提下,還不以獲得名次為目標出行參賽,那其動機是什麼?

我相信,大多數跑者的動機和我是一樣或類似的,歸根結底,就是通過挑戰自己,超越自己,追求自己的極限來豐富生活和人生,即使LIFE。對於跑馬拉松的跑者來說,健康、樂趣、減肥之類的目標早已不足夠和不充分了。如果要的就是這些,絕不需要跑馬拉松(42.195公里),比如一週跑兩次,每次跑40分鐘,也可以達到這些目標。若要跑馬拉松,它有可能傷害健康,而且跑馬拉松至少表面的看不是什麼快樂的事情,痛苦比快樂多得多,我個人也從來不把跑步本身當做樂趣,一點不愉快啊,只有痛苦啊。

那為什麼還要跑呢?我想,還是我在上面提到的,我們是想通過跑步,跑馬拉松這樣痛苦的運動來嘗試自我實現,超越自我極限,挑戰自我境界。而且,一旦開始跑步,尤其跑馬拉松,它會上癮的,我不知道跑過馬拉松的朋友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感覺:剛跑完馬拉松的那一刻,身體、內臟、呼吸等痛苦得不得了,瞬間內自我發誓再也不跑馬拉松。但休息一會兒,離開現場時,已經開始想下一場馬拉松比賽怎麼跑,該怎麼調整和訓練等。

在我看來,這就是跑者的心態,更是馬拉松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


加藤嘉一


跑了五年步了,馬拉松跑了10幾場了,我來說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找虐。


馬拉松是一場大型賽事,一般一場比賽都會有上萬人參加,能夠拿到名次獎金的都是職業選手,作為普通大眾,參加馬拉松根本就沒機會拿到名次,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參加呢?

一,挑戰自己。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大家都會有健身意識,而跑步是最為簡單的運動方式,也因此很多人愛上了跑步。在跑步的過程中,從1㎞到10㎞,再到20㎞,在一步一步挑戰自己的中,終將會對全馬發起挑戰。這是一個挑戰的過程,跑完了之後便會開心好一陣子。


二,跟風。現在身邊的朋友是越來越多去跑馬拉松了,看著朋友圈曬著照片,自己也會心裡癢癢的,於是也會去選擇跑馬拉松。

三,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跑馬拉松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跑完了之後可以大肆在朋友圈炫耀,可以獲得點贊無數,極大的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

四,就是喜歡跑。有時候問很多人為什麼你要去跑馬拉松啊?他說,沒啥原因啊,就是喜歡跑,單純的喜歡跑步而已。

當然,原因還有很多,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原因呢!


跑步時光機


馬拉松跑者都是受虐狂?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有趣問題。

相信大部分馬拉松跑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很多不跑步的親友好奇詢問,“你拿第幾名啊?”

對此筆者通常回應以一笑:沒名次,就是跑著好玩。

事實的確如此。在城市馬拉松比賽中,99%的業餘跑者雖然參加的是“比賽”,但他們挑戰的最大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近5年半前剛開始跑步時,筆者也在跑步日記中寫下感想:平時自己跑跑不也挺好,幹嘛非要參加馬拉松?

不過,這一想法很快就改變了。因為對大部分跑者來說,跑步就是個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永遠追求跑得更遠,跑得更快。

而在城市中跑步的終極挑戰,就是馬拉松。馬拉松的無窮魅力,正是在於它的無比艱難。

不管對專業選手或者業餘選手來說,馬拉松42.2公里的漫長距離充滿著不確定性。別看一個選手前面跑得多快多輕鬆,直到最後兩公里還有可能出狀況。

所以有句話叫做:真正的馬拉松比賽,要從30公里過後才開始,前面只不過是熱身。

另外,參加馬拉松也是為了檢驗我們的跑步能力。如果你對跑步付出了那麼多的時間精力,肯定會想知道自己現在能力、進步多少如何,而馬拉松就是最好的試金石。

參加馬拉松比賽可以為我們平時的訓練提供動力,而比賽就是我們平時訓練的“大考”,兩者相輔相成。

在歐美國家,還有很多跑者是出於慈善目的而跑馬拉松。為慈善事業出力,成為支撐他們“受虐”跑馬的精神支柱。

筆者近日發表在今日頭條的文章《七項全能美女世界冠軍 芝加哥處馬受虐記》http://toutiao.com/item/6481083602175001101/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跑步天涯


馬拉標是群體性運動,距離長,得不到啥名次,說到底還是體質問題,思想問題。

你體質不行,耐力不行,是不可能跑到好名次的,一般第一名,大都是外賓黑人所得,這目前還沒辦法改變這一狀況,寄希望於國內選手奮發努力,取得佳績。

不同意"找虐",這是思想問題。你認為找虐,大不了不參加馬拉松賽事就是了,何必難為自己呢?既參加了,就不要說找虐。何況全民運動,強調重在參予,名次倒不在乎。當然,若你有實力,肯定能獲得好名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