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航天員李慶龍專訪: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退役航天員李慶龍專訪: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李慶龍

男,漢族,安徽定遠人,1962年生,原空軍飛行員。

1997年10月,獲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國際航天員”證書。

1998年1月,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兼教員。

2014年退役。


夢想起航

高考是李慶龍人生的一個轉折點。1980年,高考選擇報考軍校時,李慶龍選擇了地空導彈自動控制專業,“一方面,年輕人嘛,勵志想當兵;另一方面,當時各種‘高科技’還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比較遠,就報了這個‘趕時髦’的專業。”

在大學畢業那年,正逢空軍黨委號召選拔本科生飛行員。李慶龍積極響應,並順利通過選拔,正式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飛行員,特別是飛戰鬥機的飛行員屬於“高危”兵種。在1400多小時的飛行時間裡,李慶龍作為飛行員和飛行教員經歷過諸多突發情況。

“曾經一次飛行過程中,天氣狀況變差,能見度只有一公里。對於殲-6飛行員來說,這個能見度基本上就看不見跑道了。當時我已經在空中做動作飛了20多分鐘,如果再不能落地,那飛機就沒油了,只能選擇跳傘。最後我硬著頭皮完成了著陸,保住了飛機。”

退役航天員李慶龍專訪: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2001年7月,李慶龍進行飛行體驗

高難度、高風險的飛行員經歷,為李慶龍之後的航天員生涯積累了寶貴的財富,“其實飛行經歷對人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做飛行員的時間長了,危險碰到得多了,碰到什麼事情都比較淡定,不會驚慌失措。因為我明白,手忙腳亂對處理危急情況沒有任何幫助。飛行員的經歷讓我的心理素質越來越穩定,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這些對於以後步入航天員行業肯定是有很大好處的。”


國家需要我,那我一定義不容辭

退役航天員李慶龍專訪: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2001年9月,航天員沙漠訓練(李慶龍,劉旺)

談到從空軍飛行員轉為航天員的契機,李慶龍其實當時一開始也是矇在鼓裡。“那天我記得很清楚,是1995年11月份的一天,當時我正在徐州機場飛行,突然接到電話讓我回去接受一項任務。完成飛行任務以後,我匆匆忙忙回到宿舍收拾了一下,就去見了當時過來考察的工作小組。考察小組問過我各種情況後,比較滿意。後來才告訴我,想選航天員教練員送到國外學習。”在這次選拔中,全空軍約有20餘人符合條件,面試後最終篩選出5人到北京的空軍總醫院參加體檢,其中就包括李慶龍和吳傑。

當時的選拔主要以身體素質為指標,李慶龍自然是過關的。但最終當被告知入選兩名航天員中的一人時,李慶龍的心裡卻有些打鼓。在當時的中國,“載人航天”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載人航天是什麼概念?航天員又是怎麼回事?……疑問和困惑接踵而來。“雖然心裡難免有些緊張和忐忑,但是作為一名軍人,國家需要我,那我一定義不容辭。”

選擇了航天員的道路,一切從頭開始。但出乎李慶龍意料的是,

語言問題居然成為第一個攔路虎。“我認為學俄語是我這輩子幹過最難、最痛苦的事。”李慶龍半開玩笑地回憶道。在去俄羅斯之前,李慶龍和吳傑接受了8個月的俄語強化學習。當時一起學俄語的幾個人裡,李慶龍年齡最大,有時候進展不像年輕人那麼快,就有些著急,但他冷靜下來一想,這是去俄羅斯“留學”的必經之路,必須要堅持,絕不能放棄。

磕磕絆絆的國內俄語突擊學習結束後,李慶龍來到了俄羅斯。到了俄羅斯,語言環境改變,平時基本見不到中國人。“一個多月後,我發現好像也不是完全學不會,平時說話交流沒什麼問題了。過了三個月,上課也能聽懂百分之七、八十了。於是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把俄語學會了。”畢業的時候,國內領導到俄羅斯接李慶龍、吳傑二人回國,參觀加加林中心博物館時,為檢驗李慶龍的俄語學習成果,特地提出讓他充當俄語翻譯,做了一路講解。這時李慶龍的俄語水平已經完全能勝任這個工作了,這讓領導刮目相看。

“雖然說俄語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困難,但是這個困難不是克服不了的,所以我經常在家教育我女兒,

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只要用心去做,肯定會有收穫,不說學得最好,但是夠用肯定是能達到的。”

除了語言問題,航天員各種專業訓練帶來的挑戰也同樣艱鉅。時間緊、任務重,訓練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因為以前在飛行部隊的時候,指揮員、飛行員、教員我都做過,對空軍飛行組織這一套比較瞭解。所以這三、四個月體會下來,感覺體制跟空軍差不多,只不過有些細節我不大清楚。所以實事求是地說,這個訓練對我來說並不是太大的難事,只不過受點‘皮肉之苦’而已。”當時李慶龍給自己規定了兩個任務:第一,親身體驗一遍航天員訓練的科目;第二,瞭解俄方的訓練組織流程、組織程序和組織部門設置。

退役航天員李慶龍專訪: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2004年12月15日,李慶龍進行下體負壓訓練

提起讓人印象深刻的訓練內容,當數冬季野外生存訓練和海上救生訓練。作為組織者來說,冬季野外生存訓練要求組織程序嚴密,不好設計;作為被試者來說,環境惡劣、食物匱乏的冬季訓練是十分痛苦的。在野外環境下的夜晚,-50℃的惡劣環境裡,面對一片孤寂和黑暗,人的心理防線很容易被擊潰。“我當時就在想,如果真的是飛行碰到這樣的情況,到底能不能堅持下去?……這是個很殘酷的問題。當時有一瞬間的想法覺得,當航天員實在是太難了。”

除了地獄式的冬季野外生存訓練,李慶龍認為訓練體系中危險係數最高的訓練是水上吊救訓練。“有一次我們被載到一個特別大的湖邊上,換上艙內航天服,戴上飄浮裝置,快艇帶著我直接開到湖中心,然後把我一個人扔在水裡。大概20分鐘後,來了一架直升機,因為直升機飛得很低,所以湖面掀起了很大的浪,如果心理素質不好,被浪嗆死都有可能。直升機飛到正上方後會放鋼索下來,但是在俄羅斯的訓練體系裡,掛鉤是直接掛到航天服的兩個鐵環上的,並且需要自己獨立操作。如果掛不好,就可能掉下來摔死。掛好掛鉤之後,上升過程旋轉得很厲害,這時候需要把四肢打開減速。別看這個過程簡單,其實危險性特別大。這個科目對我來說確實是一個考驗,對飛行員面對危險情況的心理素質、控制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退役航天員李慶龍專訪: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1997年10月,李慶龍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頒發的“國際航天員”證書。沒有時間多做停留,回國後李慶龍馬不停蹄地投入了新的工作。

當時國內對“載人航天”可謂一頭霧水,學成歸來的李慶龍身兼數職,擔起了肩頭的重任。

“那個時候我們缺的不光是具體的訓練要怎麼搞,當務之急更是要搭建起整個組織架構。為了協助建立中國的航天員訓練體系,我們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幫助成立航天員教員隊伍,準備航天員訓練大綱,訓練方案,具體到每個科目的訓練組織、訓練方法以及各種教案的編寫我都有參與;同時我作為航天員也要接受訓練;還有關於一些飛行器的設計,我們也在工程設計上給科研人員提供了很多諮詢服務——當時國內的飛行器設計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只能一點一點地改進。”

從加入航天員大隊到退役,李慶龍沒能為國出征,圓自己的飛天夢。“落差肯定是有的,沒能飛天肯定是一個遺憾,但也只是短暫的情緒低落,不能為此怨天尤人,更多的是要找自己的問題。我很坦然地接受現實,繼續做好本職工作,把自己該做的飛行支持工作和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都做好。”

從飛行員到航天員,李慶龍始終與天空有著剪不斷的緣分。說到飛行員和航天員的共通之處,李慶龍總結道,“這兩個職業都需要有奉獻精神,要做到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當然,

你只有熱愛這個國家、熱愛這片天空,才能愛這個神聖的職業,才能做到持之以恆、不畏艱難。幹這兩行心理素質都一定要過硬,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相容性,要有團隊精神;在飛行時要全身心地投入,這就需要每一個飛行員或航天員做到專注、心無旁騖。另外,這兩個系統都需要非常嚴密的組織機構,需要完善的程序和體系,才能確保安全和順利完成任務。”

回首自己的航天員生涯,李慶龍感到十分榮幸和自豪,“雖然沒能飛天,但我作為中國載人航天的見證者,甚至參與創造了一段歷史,我感到無上的榮光。非常感謝國家和軍隊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們把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帶回來,教給了我們的航天員。這是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段歷史,必將記錄在中國航天的輝煌史詩中。如果我當初沒有從飛行員轉身成航天員,也就無法親身去書寫這段歷史了。”

面對讚譽,李慶龍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別人把你當英雄,你能不能也把自己當英雄看?能不能做到把自己放在該放的高度?這是我們該思考的問題。鮮花和掌聲可能對人是更大的考驗。”

退役航天員李慶龍專訪: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目前,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已開啟,談到個人對未來航天員選拔工作的理解,李慶龍提出了自己的希冀:“新一批航天員,我認為除了身體達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這體現在比如業務素質、心理素質、組織指揮能力上;第二,學習能力要強,因為到了空間站階段,航天員要不斷地面臨各種新技術、新知識、新技能的挑戰,除了非常複雜的設備和系統,還需要在空間站上完成很多大型的科學實驗——你可能原來都不會,但是你要學會,所以這要求航天員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第三,未來的長期空間飛行,對人的心理素質、心理穩定性、各種社會關係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地面組織指揮機構也需要跟上步伐,不斷做出調整改進。”

談到對中國航天未來規劃的設想,李慶龍總是嚴肅而認真,言語間飽含著拳拳之心:“在航天員的管理上,我希望我國能儘快與國際接軌,充分發揮航天員的主觀能動性,加強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律精神,養成自我規劃的好習慣。在航天員訓練上,希望訓練部門要放眼世界,絕不能閉門造車。”

在2014年離開航天員大隊後,李慶龍出任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主要負責分管艙外航天服和環控生保系統的研製。目前,李慶龍仍在航天領域繼續做著貢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繼續推動祖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現在的生活很充實,能做自己熱愛的、感興趣的事,很幸福。”

2019年1月5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21歲的生日。“祝福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航天員大隊茁壯成長,祝福所有的航天員戰友們幸福安康。現在國家已經制定了很多新的目標,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朝著目標穩步前進。前進路上難免會有挫折,但我對中國的航天事業充滿信心。我希望我們順利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早日邁入世界航天強國的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