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为何要轰炸故宫?

历史总探长


这是“三造共和”段祺瑞干的一件事儿,段祺瑞命令飞机轰炸故宫(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袭,也是内战史上第一次使用中国空军。

段祺瑞轰炸故宫的起因是这样的:段祺瑞是袁世凯的心腹,段的原配去世后,袁世凯将义女张佩蘅嫁与段为继室,可见二人关系不一般。段祺瑞是北洋三杰之段虎(其他二位:王(士珍)龙、冯(国璋)狗),段是皖系军阀首领,安徽人。

段祺瑞在历史上被称为“三造共和”之领袖。


▲段祺瑞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联名46名手握重兵的将领,致电清廷:“如不速速退位,则江海尽失,势成坐亡”,他和袁世凯唱了一出“逼宫”双簧戏。到了2月12日,溥仪的代理人——隆裕太后实在顶不住了,签署了清帝退位诏书,溥仪退位。这是段祺瑞第一次配合袁世凯,逼迫末代皇帝退位建立民主共和制。

第二次缔造共和发生在1915年期间,袁世凯倒行逆施欲称帝,段祺瑞极力反对。袁称帝前,段曾5次劝阻,结果三次被拒绝,两次吃了闭门羹,段被迫辞职。

袁世凯称帝后,他拒绝出任袁的任何官职。1916年6月6日,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在万人唾骂中死去。段祺瑞推举黎元洪任大总统,平息了南方革命军的反对声音,恢复了国会和《临时约法》。


▲黎元洪

第三次共和发生在1917年,这期间黎元洪是大总统,段祺瑞是民国总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黎总统和段总理尿不到一个壶里。

凡是黎元洪反对的事,段祺瑞就支持,反之亦然,二人争执不下。黎元洪虽然是大总统,但他手中没军队,说话不硬气,很受段琪瑞的窝囊气。黎元洪一怒之下解散了国会,段祺瑞被去职返回了天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府院之争”。

当时驻扎在徐州的军阀张勋,以调停的名义,率领5000辫子军进入北京。张勋是清朝著名的保皇人物。

进北京后张勋并没有做和事佬,而是乘乱局拥立年仅12岁的溥仪再次登上皇位,共和制眼看要被帝制代替。此时远在天津马场的段祺瑞誓师讨伐张勋。经过死磕,当了12天皇帝的溥仪再次退位,这是段祺瑞第三次缔造共和。

段祺瑞轰炸故宫就发生在第三次缔造共和过程中。


▲张勋

话说段祺瑞眼看共和制要被帝制所代替,老段坐不住了,于是在天津马场誓师,成立了讨逆军,自任总司令讨伐张勋。

老段是皖系军阀头子,手中有军队。甚至手中还有一支空军部队。空军以南苑航空学院为依托,学院为空军源源不断培养了许多学员。段祺瑞为了减少伤亡,于是打出手中的这张王牌,下令轰炸故宫,督促张勋早日投降。

命令下达后,南苑飞行教官潘世忠带领副驾驶员杜玉源和两名学员,驾驭一架载有三枚12磅重的炸弹飞上了天空,大约一小时后飞临故宫上空。

据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书中记述:“飞机空袭那天,宫中乱作一团。太妃们有的躲在卧室的角落,有的钻到了桌子底下,我(溥仪)则躲到卧室里不敢出来。”


▲讨逆军

当时防空袭手册上说“躲进卧室,然后把雨搭放下来,这是最安全的办法”。现在想想真的可笑,幸亏那次讨逆军的飞机并不是真干,不过是为了恐吓一下,投下了三个尺把长的小炸弹,然后就飞走了。

这三枚炸弹一个落在了隆宗门外,炸伤了一名抬“二人肩舆”的轿夫,一枚落到了御花园水池里,炸坏了水池子的一个角。

第三枚落在了西长街隆福门的瓦檐上,这颗没有炸。不过可把聚在那里赌钱的太监们吓得个半死。

综上,段祺瑞轰炸故宫是为了赶跑张勋,为了尽快恢复共和制。这次轰炸虽然只炸响了两枚,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溥仪吓尿了,哭着说:“我再也不当皇帝了,我退位还不行吗?”讲真溥仪惹不起段祺瑞!


秉烛读春秋


袁世凯病逝之后,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并随后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实行责任内阁制,所有命令要内阁联名签署才得以生效,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总统的权力,属于被架空角色,黎元洪任命段祺瑞,那段祺瑞也要拥护黎元洪,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黎元洪大总统没有强力的军力支持,所以不单段祺瑞,就连其部下都看不起黎元洪。

能坐上头把交椅的人,头脑又怎么会笨,察言观色,基本形式分析的能力,黎元洪还是有的,所以“府院之争”就此展开。

黎元洪自知实力不够,表面虽然风光,国会支持者众多,其实论真实实力,他比不了段祺瑞,初期黎元洪并没有什么话语权,或者说你可以随便发表意见,但是有没有人听就是另外一码事了。连黎元洪的秘书都说,老黎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印”,说的通俗点就是盖章,至于什么文件,什么条款,应不应该盖章,那不是他这个被架空的总统应该过问的,更别提亲自参与。

黎元洪是不不安于现状的人,处于这种状态的他,与段祺瑞同时看中了秘书长的位子,段祺瑞要安插自己的亲信,而黎元洪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也要用自己人,首次交锋,黎元洪惜败,徐树铮上位,并且对黎元洪态度十分恶劣,要不是段祺瑞,自己的职位搞不好就被黎元洪的亲信霸占了,心里当然有不满情绪。

府院之争嘛,总统府里不可能只有黎元洪,其他一干人等也都巴巴的盼着权力上身,如果黎元洪都爬不起来,那别人基本就不需要指望了,所以府院之争演变为正式势力对抗,为了避免崩盘,双方都做出了一定让步,总统府也有的知情权,拒绝权,复议权等等,两下的矛盾这才有所缓和。可是由于各自部下生事,一直纷争不止。

段祺瑞要解散国会,黎元洪先下手为强,直接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跑去天津暗中筹谋,一时之间势同水火,而张勋也是左右摇摆,最后决定保持中立,充当调停人的角色,目的无非是为了“复辟大业”,只要能顺利进入北京,就可以强逼黎元洪解散国会,他不听段祺瑞的警告,坚持复辟,结果地面部队节节败退,老巢徐州被掏,支持自己的势力纷纷倒戈。

眼看张勋和满清遗老们的希望破灭,段祺瑞又适时的从“临时空军司令部”调用一架飞机准备投弹,和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轰炸机不同,段祺瑞调遣的飞机可没有那功能,炸弹都属于高空掷物,力气活儿,两手端着炸弹,还要用牙咬下引信,而且因为是超低空飞行,如果用步枪朝天上打,那飞机可是禁不住招呼的,也就炸炸没什么防备而又非常重要的目标,比如,紫禁城,再比如张勋的宅子。

三颗炸弹分别被投掷在乾清门、御花园、养心殿,乾清门炸死侍卫、轿夫各一人,外加一条狗,御花园炸伤太监一人,养心殿的炸弹缺乏准头,直接扔到了皇宫专用的消防大缸里,炸药没有被引爆,但即便这样,一群孤儿寡母的也都被吓得不轻,溥仪更是被吓出尿来。

第二架飞机升空,直奔张勋大宅,此次一共投掷两枚,一枚扔到了屋顶,豪宅直接变危房,另一枚“照例”扔进了鱼缸,张勋被吓得“精神抖擞”,不久后,张勋部又被5万大军围攻,士兵纷纷逃之夭夭,留下一地辫子,带着辫子跑?还不如直接跪着缴枪,张勋勃然大怒!果断躲到荷兰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而溥仪也不甘人后的跑去了英国大使馆小住。

在“空军”配合下,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胜出,黎元洪辞任这毫无悬念,段祺瑞一次逼溥仪退位,第二次是不支持袁世凯称帝,第三次是就是打垮张勋的复辟部队,成就“三造共和”美誉,虽是出于私心,但事干的是实事。

写在后面的话,虽然投掷地点众说纷纭,但相对地面部队的大阵仗来说,这都是小事,只属于战争中的一小段插曲,或是一丝点缀,仅此而已,毕竟是A4纸大小的炸药包,很难造成太大损失,当个趣事听听也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