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耕地中药材收入高?价格飘忽不定,最终的效益有多少?

农村都在考虑种什么赚钱这个问题,都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平原农业,大多数以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种植对象,因为投入的劳动力相对较少一亩地也会有几百元的收益。而在山区,肩挑背驮、人工挖地、土地瘠薄的情况下,如果种植粮食作物,肯定没有利润,甚至于亏本。于是,大部分坡耕地都会选择种植经济作物,以中药材居多。

山区耕地中药材收入高?价格飘忽不定,最终的效益有多少?

我们都知道:“中药材是个宝,多了就是草”。人工种植中药材数量达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市场饱和,价格出现长时间的下跌,最终导致这个产业会被当地农民放弃改种其他中药材。一般情况下,人们选择中药材种类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山区耕地中药材收入高?价格飘忽不定,最终的效益有多少?

第一,一亩地有多少收入。

第二,是否适合当地生长。

第三,种植周期长短。

可是,大部分农民忽略了中药材有效成分这个主要指标。现代科技已经对中药材的药理进行了分析,会提取相应的化学元素作为中成药和针剂等作为治愈疾病的主要手段。比如有的地方黄姜产量很高,但是皂素含量低,除了能作为种子、种苗繁殖以外,加工厂不会收购,或者价格很低,所以,现在某些地方已经很少看到家栽黄姜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选择是否种植某中药材,就必须知道它的有效成分含量。

山区耕地中药材收入高?价格飘忽不定,最终的效益有多少?

一般情况下,人们选择种植中药材还是看中药材市场价格行情来决定的。比如前几年的白芨价格坚挺,就有很多人参与哄抬种苗价格,如今的面积还是降不下来,主要原因还是投入太大,后来价格大跌,亏本的情况下,不舍的放弃造成的。

山区耕地中药材收入高?价格飘忽不定,最终的效益有多少?

近几年面积扩大最快的要数苍术了,为了价格行情也未可知。只能这样说,中药材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逢低扩大面积,价格高的时候不宜盲目投资,以多品种和各种类的面积相应调整,才会取得平均利润。想要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伴随巨大的风险。如果不知道这些,最好还是不要种植中药材为上。

山区耕地中药材收入高?价格飘忽不定,最终的效益有多少?

中药材分为滋补型中药材、大宗中药材、冷热型中药材、稀缺中药材和新型中药材等,滋补型中药材如老山参、灵芝等价格一直坚挺是高消费群体的最爱,也是重病患者康复必须的滋补佳品,可以适量发展。大宗中药材用量大,产地多,价格便宜,风险小,利润也相对较低,适合有基础的地区长期种植,如宁夏枸杞子、川穹、川贝母等。有些中药材就是冷热货平时价格一般,遇到某个疾病流行,价格短期内上升很厉害,比如大青叶、二花等,非典时期就价格上涨几十倍。

山区耕地中药材收入高?价格飘忽不定,最终的效益有多少?

所以说,种植中药材就是追求平均利润不可能单个种植某个中药材就能一直获利,除非有炒种能力,一直站在最高端。可惜的是,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的市场行情,道听途说只能上当受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