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孺子牛”——西峽縣丹水鎮人民政府扶貧辦主任李聃

她是一個“弱女子”,淡雅素淨恬靜如水;她也是一個“女漢子”,獨當一面雷厲風行;她還是一個“夜貓子”,不分晝夜秉燈實幹;她更是一個“鐵娘子”,不畏艱苦奮勇向前;這就是西峽縣丹水鎮扶貧辦主任——李聃。

2017年6月,脫貧攻堅進入攻堅階段,李聃同志“臨危受命”——接手丹水鎮精準扶貧工作,任扶貧辦主任,從此春華秋實,日夜輪轉,她一心撲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一邊默默地履行著女兒、妻子和母親的職責,一邊忠誠地踐行著基層扶貧工作者的使命,用一首壯麗的青春詩篇奏響歲月的流光溢彩。

勤學習,善思考,重實踐——全面提升隊伍執行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扶貧工作是一項惠民生的巨大工程,也是一場政治工程,需要幹部有高度的思想站位和政治覺悟。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工作者,李聃同志總是主動加強對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用思想武裝頭腦。理論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通過學習,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銳性和鑑別能力,堅定了立場,堅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能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為進一步提高自己扶貧工作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她注重加強對精準扶貧各項政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時刻關注扶貧動態,隨時掌握黨的方針政策和涉農政策,掌握宣傳方向的主動權,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促成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善和知識體系的健全,讓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彎路,到學習致用、服務群眾的目的。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她總是保持著一種謙虛務實的心態,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

扶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我鎮貧困戶基數大,工作量也特別大,每當需要對各級扶貧系統內的貧困戶信息進行錄入核實糾錯時,為了按時完成工作,她加班加點認真鑽研扶貧管理系統,在最短的時裡理清了系統中各項指標的邏輯關係,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同時,為了拿準吃透扶貧政策,做好工作,她多少個夜晚挑燈夜戰,多少節假日在入戶走訪,她以辦公室為家,白天奔走於各村貧困戶家中,晚上在辦公室填寫著各種報表、材料,常常通宵達旦加班,累了趴在辦公室的桌子上稍微休息一下,繼續幹活。面對大家提出的各種拿捏不準的政策問題,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厭其煩的向大家解釋。同事們笑著說:“填寫資料檔案,只有再三跟李聃確認後,才跟吃了定心丸一樣,敢於下筆了。”她總是笑著說:“大家一起探討,共同學習,吃不透肯不準的我們向上級領導請示。”

講黨性,樹新風,重實幹——務實為民謀福祉

“用奮鬥鋪出扶貧路”。在工作中,她始終按照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顧全大局,自覺遵守黨的紀律,進一步強化廉潔意識,不斷修正人生座標,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習總書記說“只有奮鬥的人生才能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而她就是奮鬥的踐行者,歷史進程順流而下,精準扶貧無疑是這個時代的長征。不管精準扶貧是多難啃、多堅硬的骨頭,她都選擇與其堅持到底,硬是將所有貧困戶的故事如數家珍裝進腦海,把貧困戶每張滄桑的臉龐印進心裡,她的堅持讓丹水鎮的每一戶貧困戶在扶貧路上不掉隊。為了給每一戶貧困戶精準施策,多多少個烈日走在走訪貧困戶的路上。多少個黑夜她在辦公室挑燈夜讀熟記扶貧政策,多少頁工作計劃在他的筆下勾畫藍圖,多少本扶貧筆記在日常的寫寫畫畫中圖文並茂。扶貧工作任務緊,她往往每個月只有一天甚至半天的休息日,不是在填報各種信息系統、整理檔案,就是在貧困戶家裡宣傳政策、瞭解情況,不是為幹部們答疑解惑,就是在不斷鑽研政策知識,看到她的時候,總是感覺她在不停的跑來跑去的忙碌著,見不到她閒暇的片刻。

成為扶貧辦主任至今,她完善檔案資料200餘檔,累計核對國辦、省辦、縣辦扶貧開發系統內涉及丹水鎮信息近萬條並且修改錯誤信息上千條,同時加強對村級扶貧專幹的扶貧政策和業務知識培訓,累計培訓鎮、村扶貧幹部十餘次,每天按時上報市縣扶貧辦和相關行業部門的各類表格不計其數,上傳河南省數據大平臺信息幾百條。為構建貧困戶增收脫貧長效機制,鼓勵貧困戶自主創業,確保順利實現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 她幾乎跑遍了丹水鎮有扶貧任務的28個行政村的上百個村民小組,對能力有意願發展產業項目的貧困戶戶戶必到,鼓勵他們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並對發展項目進行規定範圍內補貼。

有一次,上級任務比較緊,晚上九點多才散會的她,為了能按時完成任務,她二話沒說,從縣城趕到單位挑燈夜戰,而當時正值寒冬臘月。面對這些緊張複雜的扶貧任務,她始終沒有一句怨言,並堅持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對工作踏實認真,積極主動,出色的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她做的遠不止這些,可她始終以一個奮鬥者的姿態昂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徵程上。

勇擔當,作表率,重效率——以單位為家幹事業

“用勤勉鑄就小康夢”。她始終把耐得平淡、捨得付出、默默無聞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用勤於學習、樂於奉獻嚴格要求自己;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始終把公僕意識、服務意識作為一切工作的基礎;始終把作風建設的重點放在嚴謹、細緻、紮實、求實上,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始終保持年輕幹部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為了按時完成要求內的任務,“白加黑”“五加二”已經成為她生活的常態,一心一意將所有精力奉獻給脫貧攻堅。凡是她能幹的總是帶頭幹,遇到問題總是先嚐試,力將扶貧路上的困難解決在萌芽中。

她是扶貧路上的“孺子牛”,是員工,是兒女,更是父母。“臨危受命”任扶貧辦主任時,兒子才不到1歲。為了鄉親們早日脫貧,她帶領辦公室人員熬夜整理檔案,兒子就睡在扶貧辦的沙發上,檔案整理好經常是深夜一兩點,這才抱著兒子回住室。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她說明天我兒子放假,答應陪他出去玩可能又要推一推了;今天我兒子放學早,我要快點完成工作,儘量早點回去,而此時已經晚上十點多。白天下鄉調查晚上做方案,做計劃連續熬夜累病了輸液也不忘工作。

她也曾嚮往詩和遠方。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有無奈,有苦痛,有爭議。面對脫貧攻堅各項繁重任務和各方面的壓力,誰不曾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陪陪家人、孩子,享受美食美景,但面對肩上責任重擔,想想又放棄。

在扶貧攻堅的強大政治環境下,她始終堅持以單位為家,忘我工作。為了貧困戶儘早脫貧致富奔小康,為了使所有貧困戶都有項目措施,她和同事們總是絞盡腦汁分析貧困戶類別,按不同類型給貧困戶尋找合適發展項目、受益政策。在她們不斷地努力下,丹水鎮584戶貧困戶都享受了幫扶措施,為了扶貧事業,她殫精竭慮,常常拖著病體工作,每每提起她都說虧欠了家人,但是為了自己的信仰,一切都值得。在扶貧工作中,她錘鍊了黨性,磨鍊了意志,樹立了基層幹部的良好形象,沒有豪言壯語、沒有人生激盪,隨著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打響,她走在扶貧工作的最前線。

“始終堅守不忘初心,做貧困群眾的貼心人;堅守無私奉獻,做脫貧攻堅的清白人。”她經常用這句語來描述自己的扶貧情懷,也這樣默默無聞的履行著脫貧攻堅的光榮職責。(決策探索雜誌 全媒體記者劉振偉 通訊員李軍 金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