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騎,屁股才不會痛

騎單車好處有一大堆,可是騎久了會屁股痛,有很多朋友就再也不敢騎了。


有些老車友騎久了習慣其痛苦,就不在乎屁股的疼痛,還會笑稱自己是“鐵屁股”。

其實,用正確的方式調整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姿勢,是可以減少屁股疼痛的。

通常騎30公里左右,屁股就會痛的話,可能是車子沒有適身調整或騎行姿勢不對;而60公里左右屁股痛,可能是腳力不夠;100公里左右,屁股會不適,甚至有疼痛感是正常。

可以依據騎行公里數,來了解屁股痛的可能原因。而不適感或疼痛感,男女也會有所不同,通常男麻女痛。


這樣騎,屁股才不會痛


其實會導致屁股及胯下破皮的原因之一,是車座、騎行姿勢及方式不對

坐姿不對,上半身的重量就集中在和車座接觸的地方,自然會造成局部血行不良,麻痺甚至摩擦破皮。只要大家用正確的騎行姿勢,就可以減少壓迫局部,減少阻礙血行、破皮及腫脹的機會。


基本上車座的上緣角度要與地面平行,不過如果爬坡機會較多時,建議將車座稍微的往前傾5%,減少壓迫。

反之,如果是下坡地段或下坡賽時,車座前端要挺翹,讓坐姿不易滑行前方。

這樣騎,屁股才不會痛

1、浮坐

除了用正確的騎行姿勢,利用體重來踩踏外,騎自行車就好像騎馬一樣,是“靠”著車座,而不是“坐”車座,臀部浮坐於車座上,不但可以節省力氣,還可以減少壓迫臀部,讓血液暢流,臀部就不會又麻又痛了。

這樣騎,屁股才不會痛


2、十分鐘,更換坐位點

同一姿勢維持太久,就容易有麻痺的情形,約每10鍾就移動屁股姿勢,或是可以稍微站立讓血液暢通。

當你變換坐位及姿勢時,會感覺到一股熱流經過,有點像是小時候尿床的感覺,就表示同樣的姿勢維持太久,血行不順暢的證明。


這樣騎,屁股才不會痛


3、通風散熱,促進血液循

每騎行30~60分鐘就要下車短暫休息,做蛤蟆功的蹲式拉筋,除了可以使肌肉恢復疲勞外,也讓和臀部內側可以通風散熱及暢通血行。


這樣騎,屁股才不會痛


4、穿著有墊襠的緊身車

騎自行車時要避免穿著質料硬的褲子,最好附有護墊的緊身褲,薄薄的護墊,一片可減輕10%的體重壓力,讓快速踩踏時,保護臀部內側細嫩的皮膚,不受擦破皮之痛,護墊洞孔的設計,還有排汗降溫的效果。

不管男生女生,穿車褲時都不用再穿內褲。出汗時,沾溼的內褲反而成為摩擦胯下的痛苦來源。騎行後要將騎行褲清洗乾淨,以保衛生。


胯下保養,預防受傷

長途及高速踩踏95~110rpm以上的騎行,“胯下”較有摩擦的可能。針對胯下的保養品,可幫助大家減輕不適。

塗拭的重點部位,在坐骨的兩處、會陰及胯下兩邊。也可以選擇塗凡士林來增加潤滑,避免摩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