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槐花红槐花白

散文:槐花红槐花白

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

闲来翻读诗歌,正好读到一首槐花诗。诗人在诗中写道,那红艳艳的槐花就像他鲜艳的乡情。心中就讥笑起来,槐花吗,当然是洁白如云,哪里有什么红槐花?要不是作者宅在舍中凭空想象的矫情,那就是诗人所谓的非凡抽象了。

那天,与朋友去一起去郊外的太湖山游玩。在踏入山坳的刹那,我就被面前的景象惊呆了。一大片的槐林就铺展在眼前,红色的槐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灿烂地绽放,把葱绿的山野染上一抹绚丽的粉黛。

是红槐花,确实是红槐花。它的香气,它的枝叶,它的花瓣,都在向我证明着身份,仿佛那就是特意开给我看,以证明我的无知的。

站在红艳艳的槐花林下,就羞愧地想起一个遥远的典故。

苏东坡三年潮州刺史任满后,回到京城。某日,他去拜见王安石,在书房等待时,偶见砚台底下压着一首题《咏菊》的诗,诗只写了“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东坡心想,菊花老了也只是枯萎,不会落瓣的。于是挥笔依韵续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写完不等见到王安石就走了。

王安石看到了苏轼续的诗,未置可否,便写奏章,建议皇上让苏东坡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皇帝批准了。因为政见不同,苏东坡以为王安石是借此打压报复,很是不满。一天,有好友来看他,东坡忽然想起他后园的一片黄菊正是盛开时,于是邀好友一同去观赏。一入园,苏东坡惊愕不已,半晌说不出话来。因为刚刮了场大风,只见满地铺金,菊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此时他才明白,王安石让他到黄州任职的真意,原是让他来看落瓣的菊花的。

因为环境、时空、学识、阅历等众多的约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与认识都是有局限的。我们又往往因为事物的普遍性,而忽视、放弃甚至排斥了事物的特殊性。

我们寻常见到的,是满山野的槐花白,但也有那一抹艳丽的槐花红,在许多人的认识之外美丽地绽放。一树红槐花告诉我,人在大千世界面前,认识是多么的浅薄。面对生活,我们永远不要自以为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