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书法高手之间就差这个小动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里!

很多事往往就差那么一点,却出现质的差别。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差多少?往往就差这么一个小动作!能不能成书法家就看你会不会了?

一般人学书法都很注意起笔,比如没有谁不知道藏锋起笔的吧?苦练的也是藏锋起笔,可收笔呢?有谁注意过?很多人往往起笔“虎虎生风”,收笔“草草了事”。起笔要重视,收笔也是有大学问的。

你和书法高手之间就差这个小动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里!

米芾

收笔和起笔一样重要!甚至比起笔还重要!

因为收笔是下一笔的起笔!米芾有句很重要的书法理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说的就是收笔。米芾的书法能成为宋四大家与他独到的收笔动作有很大的关系。

米芾在书法上的狂妄还是有一定资本的,凭着收笔的过人之处,以致都不把王羲之放在眼里。有史为证,一次宋徽宗让米芾给他写几个字,米芾写完后把笔一扔说:“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年!”

你和书法高手之间就差这个小动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里!

王羲之

米芾都能把恶札的帽子扣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头上,足见其狂妄至极。米芾认为王羲之王献之的收笔功夫不如他!

怎么收笔?这种隐秘的笔法怎么做?

很多人收笔就是一个“应付公事”,做做样子而已。看见别人收笔时动作往回一带,他也照驴画马来这么一下,至于收得好不好?也就无所谓了。把收笔动作一直停留在做做样子的层次。

收笔动作关键在一个“紧”字上,这种隐秘的笔法,书家不说你是永远不知道收笔的这个诀窍,只是肤浅地看表面动作,书法爱好者和书法高手的差距由此而来。

你和书法高手之间就差这个小动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里!

书法理论家刘熙载说过,行笔要“逆入,涩行,紧收”,也强调收笔要“紧”。“紧”就是不松劲,铮铮欲弹走,说的就是这个感觉。

收笔时如果你能感觉到笔锋的弹力,那你的收笔动作就对了。这股弹力就是一个“紧”字。

这如同做人要有始有终一样,写字也不能虎头鼠尾。老先生常讲,写字如做人。很多人觉得这是在唱高调,其实不然,确实是这样。写字做到紧收,如同做人要有始有终一样,万物都是相通的,书法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