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書法高手之間就差這個小動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裡!

很多事往往就差那麼一點,卻出現質的差別。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差多少?往往就差這麼一個小動作!能不能成書法家就看你會不會了?

一般人學書法都很注意起筆,比如沒有誰不知道藏鋒起筆的吧?苦練的也是藏鋒起筆,可收筆呢?有誰注意過?很多人往往起筆“虎虎生風”,收筆“草草了事”。起筆要重視,收筆也是有大學問的。

你和書法高手之間就差這個小動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裡!

米芾

收筆和起筆一樣重要!甚至比起筆還重要!

因為收筆是下一筆的起筆!米芾有句很重要的書法理論——無垂不縮,無往不收,說的就是收筆。米芾的書法能成為宋四大家與他獨到的收筆動作有很大的關係。

米芾在書法上的狂妄還是有一定資本的,憑著收筆的過人之處,以致都不把王羲之放在眼裡。有史為證,一次宋徽宗讓米芾給他寫幾個字,米芾寫完後把筆一扔說:“一洗二王惡札,照耀皇宋萬年!”

你和書法高手之間就差這個小動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裡!

王羲之

米芾都能把惡札的帽子扣在王羲之和王獻之的頭上,足見其狂妄至極。米芾認為王羲之王獻之的收筆功夫不如他!

怎麼收筆?這種隱秘的筆法怎麼做?

很多人收筆就是一個“應付公事”,做做樣子而已。看見別人收筆時動作往回一帶,他也照驢畫馬來這麼一下,至於收得好不好?也就無所謂了。把收筆動作一直停留在做做樣子的層次。

收筆動作關鍵在一個“緊”字上,這種隱秘的筆法,書家不說你是永遠不知道收筆的這個訣竅,只是膚淺地看表面動作,書法愛好者和書法高手的差距由此而來。

你和書法高手之間就差這個小動作!米芾靠它都不把王羲之放眼裡!

書法理論家劉熙載說過,行筆要“逆入,澀行,緊收”,也強調收筆要“緊”。“緊”就是不鬆勁,錚錚欲彈走,說的就是這個感覺。

收筆時如果你能感覺到筆鋒的彈力,那你的收筆動作就對了。這股彈力就是一個“緊”字。

這如同做人要有始有終一樣,寫字也不能虎頭鼠尾。老先生常講,寫字如做人。很多人覺得這是在唱高調,其實不然,確實是這樣。寫字做到緊收,如同做人要有始有終一樣,萬物都是相通的,書法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