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年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第一他第二,书法层次上启功远不如他

吴玉如,天津书法大家。启功对他的书法评价是,“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

吴玉如在学书法上有很深的见解。比如他认为“形最易,盖结构易求也,而笔较难”,“用笔不究古今变化接替之原,尤不足以言书法之妙”。

吴玉如认为,书法的结构容易掌握,难的是笔法,书法之妙也是笔法。这与启功的书法理论大相径庭,启功认为书法的结构比笔法重要,书法妙在结构。谁说的对?

近300年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第一他第二,书法层次上启功远不如他

吴玉如

吴玉如说“形最易,盖结构易求也”。这话说得对,我们每天临帖,其实临的就是字的这个“形”,故书法的结构易求。

书法的结构我们可以照葫芦画瓢,和字帖上的字写得差不多,但笔法你不会。不会笔法,书法结构掌握的再好也是书法的门外汉。

而启功认为书法的重点是书法的结构,用笔尚需努力。书法结构比用笔还重要,为此启功还批评赵子昂把笔法放在了首位,而把书法结构放在了次要位置。

近300年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第一他第二,书法层次上启功远不如他

吴玉如书法

我的观点是:书法要想速成,就如启功所说,把练书法的结构放在首位;但书法要想有高度,就如吴玉如说的那样,把练书法的用笔放在首位,虽然比较难,见效还比较慢。

这个理解起来应该不难,字的结构好了,字马上就漂亮起来,见效快。但笔法经不起推敲,只能远观不能细看。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吴玉如站的层次更高一些,这一点启功远不如吴玉如。书法的根本问题应该是笔法问题,换句话说,书法的根应该是笔法而不是结构。

近300年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第一他第二,书法层次上启功远不如他

为什么吴玉如理解这个问题层次比启功高?

吴玉如认为书法的结构是死的,笔法是活的。书法的结构就在字帖上摆着,你照着练就行。只要肯努力,临个一年半载,字形肯定会漂亮。

而笔法你要是不会,不论你怎么临帖,你还是不会。有人一辈子学书法不得笔也是常有的事。

启功理解这个问题时,是在怎样让字漂亮的层次上理解的,而不是从书法的层次上去考虑。虽然书法也是让字漂亮,但更深层次是书法笔法的功力。

近300年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第一他第二,书法层次上启功远不如他

启功书法

吴玉如考虑这个问题比较深远,因为你临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要脱帖。你如果没有笔法做底子,脱帖了,结构也就没有了,那你还剩什么了?又回到了没学书法时,胡涂乱抹的水平。

所以学书法学书法的笔法最重要,学会了书法的根本,结构问题就看你自己的口味了,想怎么变就怎么变都不会失法。

打个比喻,笔法如同里子是根本;书法结构如同时装,有千种人就有千种穿法,而且时代不同流行也不同。说出你的想法,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