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57個農房條件改善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8.4億元 建設31720套

交匯點訊 “看到新小區規劃好、配套好、服務好,真高興!”5月6日,淮安區車橋鎮三莊村二組農民蔣斌一大早就趕到三莊佳苑小區開工現場。規劃建設的佳苑小區就在鎮區邊上,建設1+3多層住宅55棟共296套安置房,明年6月竣工。鎮裡除對購買集中居住小區房屋的農戶每平米補助300元外,再給予價格優惠每平米300元,蔣斌家的房子連同宅基地補償等,搬遷後不需要補貼就可以住進120多平米的大房子。去年從項目啟動開始,三莊村一個多月就完成了全村639戶的搬遷。

淮安57個農房條件改善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8.4億元 建設31720套

住得好還要發展好。三莊村群眾房屋搬遷後將流轉出3500畝土地,通過發展芡實種植、蝦稻蟹共生和優質稻米項目,每畝地可增收1000元左右,群眾以土地入股,年底還可以保底分紅。

當天,淮安7個縣區和開發區以縣區聯動方式舉行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項目集中開工,一共涉及57個項目,總投資148.4億元,總套數31720套,總面積482萬㎡。

淮安由於歷史上長期遭受水患,特別是在進入2000年以後對農民建房控制嚴格,有21.14萬戶農房質量較差,佔有房農戶的四分之一,還有14.19萬戶農戶長期空關,空關率達到16.8%。此外,全市有6841個自然村位於“九靠近一滯洪”區域,佔44.1%。

淮安57個農房條件改善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8.4億元 建設31720套

“要拿出攻堅克難的決心、破釜沉舟的勇氣、久久為功的定力,打好攻堅戰、當好答卷人,全力推動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蹄疾步穩。”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多次強調,“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

淮安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工作見勢早、推進快,2017年4月就開始調研謀劃形成專題調研報告,並選擇金湖、洪澤、淮陰進行全域推進。去年9月省裡專題部署以後,該市將農房改善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標誌性、基礎性、引領性工程,列為全市“三農”工作三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今年市委“6+1”部署和市政府重點辦好的“十件要事”進行系統謀劃、強力推進。“今年全市計劃新開工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62個、新建農民定向安置房58540套,改造提升需保留自然村58個,貨幣安置32863套,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戶改造任務3212戶,打造市級示範小區19個,將惠及11.8萬農戶。”淮安市委辦副主任、農房辦常務副主任張天祥介紹說。

淮安57個農房條件改善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8.4億元 建設31720套

在漣水縣成集條河社區,前期建設的86套住宅已基本完工,下半年就可入住。三組村民王鑫談到即將搬入的新居說:“沒想到這麼漂亮,跟城裡的小別墅一樣。”條河社區是“十三五”省定經濟薄弱村,二期規劃的222套住宅將於明年6月竣工,可惠及農民1500餘人。讓王鑫高興的還有一個利好:村裡已將復墾的土地規劃了千畝食用菌產業園,自己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淮安57個農房條件改善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8.4億元 建設31720套

參加條河社區二期項目開工活動的淮安市市長蔡麗新告訴記者,去年9月以後淮安迅速調查摸底,制定了《五年行動》計劃,明確五年改善40萬戶以上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的目標,其中到2020年,全面完成四類重點對象的危房改善。為提升項目質量,該市由市農房辦牽頭,組織14家單位對所有開工項目進行聯合審查,確保達到“七通九有十到位”標準和要求,讓入鎮留村的農民群眾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生活。

通訊員 張耀 交匯點記者 蔡志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