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没有正规军队吗?为何老是老百姓跟以色列打?

爱好是巧克力棒棒糖


军队是建立在国家机器上的高级产物。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国家秩序,税收和财政收入不能反哺到国家军队建设,正规军队就是空中楼阁般的存在。

艰难的建国历程

1947年11月,联合国分别建国的方案出炉,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上,巴勒斯坦获得43%的土地,以色列获得57%的土地。这对于在巴勒斯坦地区人口占绝大多数的阿拉伯人感觉该方案是在偏袒犹太人。而且在阿拉伯世界占主体地位的伊斯兰教徒,不能容忍异教徒在此建国,矛盾不可调和下,最终爆发了中东战争。

在历次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不仅掠夺了巴勒斯坦的领土,就连参战的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都被以色列占领。埃及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约旦的耶路撒冷旧城和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埃及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收复了西奈半岛,以色列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用土地换取和平,陆续归还了约旦和叙利亚的土地,但是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居高临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阿拉伯国家很容易以此发动对以色列的进攻,因此以色列不肯放弃对戈兰高地的控制。

阿拉伯国家在经过5次的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打服了,为了防止国土再度被沦陷,逐渐减少和以色列的大规模正面军事冲突。只有像伊朗这样少数的强硬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巴勒斯坦成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军事冲突的牺牲品。国家间的战争,战败的一方领土被占领后就成了既定事实,除非战胜方主动归还,不然丧失后的领土是很难通过外交途径失而复得。巴勒斯坦地区是上帝对犹太人的期许之地,出于忠贞的宗教信仰,想让以色列再把胜利果实归还给巴勒斯坦确实很困难。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国家托大的鼓动给带入坑,没有土地的滋养下,很难哺育出正规军队这颗参天大树。

巴勒斯坦内部的分化

巴勒斯坦在面对以色列的蚕食,分化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以法塔赫(巴解)为首的温和派,主张与以色列和谈,和平建国;另一派以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为首的激进派,主张以武力手段抵抗以色列,将以色列彻底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建国。

法塔赫的核心成员多以流亡在海外的知识分子组成,总部长期在海外,在多年的流亡过程中,先后辗转约旦,埃及,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在海外流亡过程中,知识分子清高的毛病发作,看不惯阿拉伯国家的独裁政权,进行颠覆当地政权,干预别国内政的行径。多次与当地政府爆发留血冲突。不受阿拉伯国家欢迎,势渐衰微。

法塔赫最重要的贡献是曾经让巴以和解看到曙光。阿拉法特和拉宾在美国白宫的世纪握手,促成了《奥斯陆协议》的签署。该协议允许巴勒斯坦拥有,用于维护巴勒斯坦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难民营的社会稳定秩序和内部安全的警察部队。

该协议最大的意义在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互相承认其合法主权,但是协议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划分为三个区域,共同分别管理的决定,都被双方激进派认为是屈辱条约,刺激了双方激进派的强烈反对。协议签订后流血冲突不断,随着拉宾被以色列右派刺杀,以色列右派上台,巴以和谈破裂。

阿拉法特逝世后,法塔赫的支持度逐渐被哈马斯取代。哈马斯以街头武装暴动起家,其成员多为在以色列炮火下滋生出来的激进份子。哈马斯迎合了巴勒斯坦民众对犹太人的仇视,也获得了海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很多阿拉伯土豪的资助和海外的人道主义救援使哈马斯不断成长。

长期以来没有正式军队的编制下,哈马斯的兵源来源只能是巴勒斯坦难民。哈马斯以煽动仇恨笼络成员,仇恨成为了巴勒斯坦难民参军入伍的动力,很多巴勒斯坦难民踊跃加入了武装反对以色列的哈马斯阵营。以仇恨聚集起来的哈马斯成为了抗击以色列的主力武装,但是其鼓动巴勒斯坦难民进行“人肉炸弹”的自杀式袭击,引发国际争议,很多国家将其列为恐怖组织,这也让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造成了负面影响。

互相掣肘

由于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方案上存在根本性的分歧,致使其内部在争夺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互相残杀。巴勒斯坦在内斗中损耗,更加难以实现建国的理想。

法塔赫是以色列承认的唯一巴勒斯坦合法代表,也是国际社会承认的准政府代表。但是法塔赫由于长期流亡海外,直到《奥斯陆协议》签订后才回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活动,缺少群众地气,没拥有武装力量。反抗以色列主要以和平抗议为主,这在残酷的巴以冲突中确实太过不切实际,其控制的警察部队和维安人员确切来说不是军事力量,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且一旦爆发巴以冲突后,警察和维安人员的维稳被认为是阻止巴勒斯坦武装抵抗的阻力,被巴勒斯坦难民视为以色列的帮凶。

哈马斯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法塔赫没有办法配合,也没有办法劝阻。而每次哈马斯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都会被以色列军事报复。哈马斯被法塔赫认为其影响与以色列和谈,法塔赫被哈马斯认为其影响与以色列战斗。两者在建国路上互相拉扯,彼此限制,造成巴勒斯坦建国方案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原地踏步。

在巴勒斯坦内部没有达成共识下,巴勒斯坦都是名义建国。从斗争的残酷性上讲,和平建国恐怕是镜花水月,从巴以实力的悬殊上讲,武装斗争建国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困境没有任何一个巴勒斯坦人能解决,国家机器没有正常运行,巴勒斯坦就只能以老百姓为武装斗争的主要力量,这是人民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


梓蕤


从国际法来说,目前巴勒斯坦所持有的领土均是与以色列存在争议的争议领土,以定居点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正规军的条件。所以依照联合国和与以色列的相关协定,仅拥有维持治安的准军事组织,并没有成建制的正规军。



正常来说,成立一只正规军队,首先是需要成为主权国家,存在固定领土,拥有稳定的财政与兵役制度,拥有一定的武器制造与贸易能力,且具备重武器,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但是对于巴勒斯坦来说,一开始联合国在1947年提出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的181号决议,不过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基本不同意,所以导致以色列建了国但巴勒斯坦没有,最后巴方反倒成为以方的自治地区,从法理上低了一节。




阿拉伯国家虽然不同意,但是四次中东战争却没打趴下以色列,不但输了而且导致巴勒斯坦领土范围越来越少,最终以零散的定居点的形式存在,这就使得巴方控制地区的基础设施供给和进出口口岸不得不依靠以色列,受制于人。

而巴勒斯坦现在既没有固定领土,也没有稳定的军工制造与贸易能力,且连固定的军事支出都极其有限,不得不依靠外部国家的资金援助,所以根本就没有能力打造一只具备重型武器与兵役制度的正规军队。



不过由于巴勒斯坦在1964年成立了巴解组织,并且成立的民兵武装,而且在1988年承认联合国当初以巴分治的181号决议,所以出于地区稳定双方1993年在挪威的奥斯陆举行秘密会谈,达成了部分和解协议,比如巴方承认以色列国,而以方承认巴解组织,并承认巴勒斯坦的自治权。

基于这个基础,双方在1993年9月13日签署了《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协议确定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并可以组建2.4万人的治安部队维持治安。



根据以色列前外长佩雷斯在2001年的表态,以方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巴勒斯坦国是只拥有治安部队的非军事国家,对外口岸和领空由以方控制,且不能同以色列敌对国家签署协议,受到以军的保护。

所以以色列希望巴勒斯坦成为国中之国,且控制着巴方的对外贸易口岸与后勤供给,决定了巴方能力上和法理上都缺乏建立正规军队的基础,而这也就是目前巴勒斯坦存在“法塔赫”“哈马斯”等民兵组织,但不存在正规军的原因所在。


马克观察


巴勒斯坦其实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机会成为主权国家,而是因为曾经国际上给过巴勒斯坦成为主权国家的机会,只是巴勒斯坦方面没有珍惜一意孤行,导致了在长期的争斗中渐进的失去了成为主权国家的可能性,而这里面其实有大国较量造成的结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只是大国干预下的冲突情况。


巴勒斯坦这个地方犹太人比阿拉伯人更早生活在该地区,只是由于犹太人建立的王朝覆灭,犹太人开始流浪在世界各地,而后不久阿拉伯人进入该地区与当地人融合形成现在的巴勒斯坦原住民,自从阿拉伯人进入该地区以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都是阿拉伯人居住在该地区,直到二战结束后,各国为了安置犹太人,就在世界各地给犹太人找定居点,而犹太人选择了回到自己民族的辉煌故土,巴勒斯坦地区,而美国西方国家也有意让犹太人在中东立足,从而通过以色列的存在控制中东,从而跟居住在当地的阿拉伯人产生了流血冲突。


1948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因为犹太人建国侵占了自己的土地而排挤犹太人国家以色列,毕竟犹太人进入这里西方美国为主的国家偏袒以色列,把这个地方的土地55%分给以色列犹太人,而阿拉伯人只获得45%让阿拉伯人非常的不满,后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发生过五次战争,最后阿拉伯国家联军战败,100多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被驱逐,成为了流浪的难民,随后的许多年以后美国出面跟以色列达成协议让部分巴勒斯坦人独立自治。


而巴以冲突一直断断续续的持续多年未结束,里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巴勒斯坦做为阿拉伯世界的一份子,一直是想靠其他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共同建立政权,只是由于巴勒斯坦在英国放弃该地区主权管理和以色列进入后,巴勒斯坦自己本身内部派系之间的不和睦和相互之间明争暗斗,导致巴勒斯坦内部政权势力达不到联合国认定的合法政权的标准所以一直没有能成功建国。

而还有原因是因为巴勒斯坦内部的派系不团结以及摇摆不定,即想跟叙利亚共同建立一个国家,又想跟埃及建立一个阿拉伯世界国家,而且内部派系的意见不统一,不够团结到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稳定的政权,再加上美国等国家的从中作梗,导致巴勒斯坦建立主权政权困难重重,毕竟巴勒斯坦内部的派系相互不服,在内战和跟以色列的冲突中相互消耗,导致了巴勒斯坦内部的武装力量减弱,以及以色列的强硬导致了巴勒斯坦建国蒙上阴影。

再者阿拉伯国家自己之间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突出,由于阿拉伯国家之间并不团结,导致了内部争斗,而巴勒斯坦内部的武装力量的援助来自不同的国家,援助国之间的矛盾也影响到了巴勒斯坦内部武装力量之间的矛盾,派系之间的争斗不断和美国的干预和偏袒,导致了巴勒斯坦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完整的政权,而在跟以色列的不对冲突里面,巴勒斯坦的领土和势力越来越小越来越弱,已经失去了建国的条件。

应该没有合法政府的不完整国家,里面存在的只是派系之间的争斗,没有合法政府的存在自然就没有合法的正规部队了,而跟以色列交火的是巴勒斯坦的武装力量,并不是合法的军队,因为这个武装力量并不是巴勒斯坦的合法政权拥有者,所以只能称为武装力量并不是正规政府军队 ,巴勒斯坦根本没有政府也没有正规部队,所以只能称为民间武装力量。


无法超越的足迹


巴勒斯坦是个很悲催的国家,长年被以色列按在地上摩擦,其实它还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但目前为止,巴勒斯坦在联合国还只是观察员国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被一分为二,西部分给了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东部成立了阿拉伯国。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并解散了巴勒斯坦军队。直到1988年,巴以签署和平协议后,以色列允许巴勒斯坦成立了两只警察部队,一只维护治安,另一只在边境上使用行使军队的职能。

这两只部队简称巴解组织武装,人员编制只有16000人,武器主要也是一些冲锋枪类的轻型武器,是根本没办法对抗以色列军队的。

巴勒斯坦还有一只武装,就是经常朝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哈马斯武装。哈马斯是以消灭以色列为目标,思想非常激进,所以被以色列和欧美国家视为恐怖组织。

哈马斯目前正规编制大概6000人左右,武器也十分低劣。哈马斯被以色列视为非法武装,大规模集中就会遭到以色列打击,所以基本都是分散打游击战。

这两支武装都不能同以色列军队进行正面对抗,所以只能靠普通民众通过游行示威,同以色列争取权益,毕竟,以色列军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下手。

但也经常会发生武装分子躲在老百姓后面,向以色列军队放冷枪,不过这个时候往往最倒霉的还是普通民众。

总之,巴勒斯坦人民的抗争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虽然他们无比渴望拥有自己的国家,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他们的愿望好比水中月、镜中花,虚无缥缈。




花木童说史


1993年美国主导、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阿拉法特与拉宾实现历史性握手,“土地换和平”原则得以确认,巴以互认对方合法权利。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共7个城市及附近村庄实现自治,巴以未来将就被占领土最终地位,包括耶路撒冷、难民、定居点、安全、边界、邻国关系等谈判,并以联大有关决议为基础最终解决。

根据该协议,巴方拥有一支用于保障西岸和加沙巴勒斯坦人社会秩序和内部安全的警察部队,属于准军事力量。包括以下组成:

国家安全部队:约1.5万人的警察部队

军事情报警察:负责内部安全与收集以色列情报

民事警察:维护治安与社会秩序

总统安全部队:500多人

另有海岸警备、民防联队、空中分队(只有直升机和小型运输机)、海关人员等配备武器的组织

坦齐姆:巴解政治组织法塔赫手下的准军事组织(高于民兵),人数约3000

哈马斯:加沙地带政治军事组织,成员2万人以上

杰哈德:地下准军事组织,成员数千

阿克萨烈士旅:地下准军事组织,人员上千

1947年11,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将这块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按43%和57%的比例(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不计在内)分配给两个未来之国——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并在1967年六·五战争中夺取由约旦控制的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可怜的巴勒斯坦没有疆土,家园沦落,“建国”比以色列整整晚了40年,至今“身躯”被以色列钳制而不展,“名分”受美国杯葛而不扬,得到150多个国家承认,却难入联合国(2012年成为次于成员国地位的观察员国)。放眼全球,国而不国,唯有巴勒斯坦!

作为地理单元,巴勒斯坦如今只控制约旦河西岸和加沙两块相隔40多公里的土地,合计约2500平方公里。

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后,巴以冲突局限在加沙哈马斯对以色列本土的火箭袭击和自杀式爆炸,上面提到的巴方军队性质警察组织没有参与,若它参加,巴自治地位将不复存在......


ruixuezhaofeng


巴勒斯坦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建国,虽说前几年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也仅仅是名义上的,基本上独立主权国家的标志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甚至都不能说是地区自治,当然就不会有什么正规军队了。



巴勒斯坦人是比较悲催的,在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是外来者,上世纪初巴勒斯坦人陆续的出售土地给犹太人,让其逐渐的扎下根来。犹太人移民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开始显现,这个过程中犹太人也曾接连针对巴勒斯坦人发动恐怖袭击,据说人肉炸弹就是犹太人那时发明的。

随着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一九四七年美英法苏等国支持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分别以百分之五十五和百分之四十五的土地建国。巴勒斯坦人及阿拉伯国家不能接受西方国家偏袒以色列给予它多数的土地,发动了对抗以色列的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阿拉伯国家战败了。接着的几次中东战争同样阿拉伯国家战败,至此巴勒斯坦人的悲剧不断上演,土地被以色列历年来的蚕食仅仅只剩下两千多平方公里。


其中加沙地带被以色列建立隔离墙形同一个超大型监狱,而约旦河西岸呢也是被以色列的犹太人定居点、隔离墙分割成若干个封闭的区域(也算是监狱吧),无法连成一片,完全碎片化了。如今阿拉伯国家出于自己的利益或者现实的考量,对于以色列的存在给予默认,大幅度的减少了对巴勒斯坦人的支持。缺少阿拉伯国家支持的巴勒斯坦人逐渐边缘化,并且只有少量轻武器的准军事人员,对抗以色列还不是鸡蛋碰石头。


更何况现在的巴勒斯坦人控制区被以色列封锁得和监狱差不多,一旦其军事人员及装备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受到损失,恐怕补充装备损失的途径都没有。再加上军事人员与以色列对抗的话就是战争性质,很难争取到国际上的支持。而老百姓走在对抗以色列的前沿,不仅可以在国际上刷刷存在感,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关注,寻求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加压力,或者寻求国际社会的援助,这也凸显了巴勒斯坦人的无奈。


众流成海


——严格意义上说,巴勒斯坦目前还没有军队,根据巴以双方签署的协议,巴勒斯坦只允许成立武装警察部队来维持巴勒斯坦内部治安,人数大概维持在2.4万人,但是,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实际数量一定会在2.4万以上。由于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封锁和武器禁运,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装备水平极差,他们没有海军和空军,主要武器就是卡式冲锋枪等轻武器,再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用来袭击以色列的自制火箭弹。


——巴勒斯坦认为以色列的领土是他们的,他们是被以色列强行赶出自己的故土,流落到阿拉伯各国,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回归故乡的念头。这次发生冲突是因为巴勒斯坦人在反以色列游行的时候与以色列边防军人发生冲,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方向投掷石块,以色列发射催泪瓦斯和开枪射击将巴勒斯坦人赶得四散奔逃。随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以色列则以空袭回以颜色。这次冲突,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向以色列发射了近600枚火箭弹,以色列则进行260次的报复性空袭,至少造成巴勒斯坦23人的死亡。

——因为巴以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所以每次巴以冲突都是巴勒斯坦方面付出惨痛代价,被以色列猛揍一顿后,巴勒斯坦就开始以弱者的形象谴责以色列滥杀无辜,并呼吁国际社会来保护巴勒斯坦。抛开是非对错不论,巴勒斯坦既然敢挑衅,就应该扛得住以色列的报复,不要认怂,如果扛不住来自以色列的报复性打击,趁早就不要去挑衅。国家之间比的是拳头,不是看谁可怜,巴勒斯坦只想回到自己的“故土”,却不反思为什么被赶了出来,想回去,就应该先给自己创造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用上几十年发展经济,等自己强大了再说,而不是用无谓的牺牲来换取国际社会的同情。


三号二


2012年11月29日,联合国以138票赞成、9票反对、41票弃权通过决议,决定给予巴勒斯坦非会员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由此,巴勒斯坦由联合国“观察员实体”地位升格为“观察员国”地位。联合国观察员国并非联合国会员国,不享有投票权。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因此,巴勒斯坦的政权性质依旧是非主权国家,只是政权实体,巴勒斯坦自称是巴勒斯坦国,只是自我定位,一种斗争策略,以及长远的目标,并不被联合国承认。

因为巴勒斯坦只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实体,而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因而无权建立正规军。

没有正规军的巴勒斯坦也并不是没有武装力量的,主要是警察部队与准军事组织的武装力量,主要由军事警察(负责搜集以色列的情报工作)、民事警察(负责治安的警察)、边境警察(边防部队),以及负责保卫领导人安全的精锐武装“17旅”,总规模约为4万人。另外,还拥有不受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节制的哈马斯下属武装卡桑旅、杰哈德的下属武装圣城旅、人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的下属武装穆斯塔法旅等。

这些武装力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治安,指望他们去和以色列正规军正面对抗,不现实。他们战斗过很多次,都失败了。态度上永远是激进的,然而于事无补。唯一的对抗方式就是不对称作战,如恐怖袭击等。但是现在以色列国内安防力量很强,这些武装力量为了国际国内影响也不想把自己定位成恐怖分子,因此就只能暂时性偃旗息鼓了。




猫在荡秋千


哈马斯的别有用心的头头们,为了刷存在感,为了得到国际援助,所进行一系列动作,自己躲在防空洞,煽动青年,妇女,儿童去边界生事,拿他们的生命来换国际同情,这是一群害百姓的畜牲,巴勒斯坦的毒瘤。


李先生38533


拿老百姓当“人肉盾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