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插秧的時間了,你們有過手工插秧的經歷嗎?

笑笑的麥子


東北水稻插秧在每年五月過後,在五月十號到二十號之間,是插秧最繁忙的時候。



記得前些年還沒有插秧,每年到插秧季節,村裡好多人都會去江北插秧賺錢,那時候一畝地150元感覺好多,這150元可不是那麼好賺的,每天貪黑起早的幹,有的人腰疼堅持不住,只能吃止疼藥來維持,看誰能堅持到最後,有的人堅持不住半途就跑回來了,堅持住的人回來都能賺四五千。隨著插秧機的普及,現在江北沒有用人工插了,用也是人工去補苗。

人工插秧現在我這還有很多,有些農戶地少的零散的,都是自己插秧,或者花錢找人,現在人工插秧價格上漲,開始價格能便宜一些,每畝地兩百元,後期會越來越貴,旱改水的貴些要四百元一畝。

去年我家十畝地旱改水,全是自己插秧,旱改水的地面太軟,插秧機進入就出不來,只能人工插秧,花錢找人每畝地要四百元,我老爸又捨不得花錢,最後只能自己插秧了。

人工插秧要講究行的距離,和苗與苗之間的距離,顆數,還有插秧的深淺度,行距每二五到三十公分,苗的距離是十三到十五公分,顆數每四到五顆苗,距離過密,顆數太多會影響水稻後期成長,和通風不好,稻穗會小,插秧過深影響水稻分櫱。


在我家插秧我是負責運稻苗,撒稻苗,和插大線,什麼是大線,插大線是用兩根細線,順著兩根細線像下插,能使行與行更直,更有順序,就我的插秧速度只能幹這些,因為我比較高在插秧的時候要大彎腰,所以腰特別疼,插秧這種工作真的是太辛苦。

我是海龍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評論,謝謝閱讀。


新農人海龍


大家好,我是李茗說鄉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幾乎每年都會回家插秧,而且,全是手工插秧。


說起手工插秧,可能身處平原地區的人有些不理解,覺得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還是手工插秧,太落後了。

可是,我們這裡是丘陵地帶,水稻田也是梯田,所以大型的插秧機根本無法操作。

而且,在我們附近鄉鎮乃至整個縣城都是手工插秧,而且也沒有小型的插秧機賣。所以,插秧除了手工秧外就沒有其他選擇。

說起手工插秧,真心是很辛苦的。


我前天和昨天連續插了兩天的秧苗,昨晚上躺床上睡覺時,感覺渾身都疼,就連翻身都覺得難受。

而且讓人更難受的是每年下田手工插秧後,我的腿上都會長這樣的小紅疙瘩,又癢又疼,用手一撓還會出黃水。

我爸說,這些小疙瘩是秧癩子,過幾天自然就會好。


李茗說鄉村


應該早在1988年之前的事,我二十歲不到,下田插過秧,好像農民們對插秧人員不要求有多少技術,沒插過秧的也能下田幹活。

水田裡農民伯伯已經用牛來回犁好田,水裡的泥土平整鬆軟。只要求插秧人將水稻秧苗插進土裡站穩就行,叫我學他們樣保持適當的苗距,一溜排整齊就行,其它沒啥要求。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下水田別的不怕,就怕水田裡的瑪蝗沾在我們腿上,膽小的女子尖叫起來,我也是一邊大叫一邊恐懼地用手將瑪蝗拍打下來,那場景現在還記得。


聽我媽說,隊裡有女人懷孕了還站在水田裡插秧,老媽說這話是敬佩那女人太勤勞了,太不怕苦了。

鄉下插秧的季節我們那裡喜歡稱著“大戰紅五月”,紅五月全家老少都出動。能下田的下田,不能下田的在家燒稀飯做大包子,莊嫁漢們,嬸嬸媽媽們回家來就有得吃。
農村插秧苗季節是田地裡人氣最旺的季節,一個水田裡少說有五、六個人在插秧,大家邊說笑邊插秧,心情也非常愉快,我感覺參與插秧的人很少有心情鬱悶的人。

謝謝閱讀。


A猜猜馬迷


有啊,早稻秧比晩稻秧難插,它比較短,插泥巴里太多了就看不見頭了,插泥巴里插淺了都飄起來了,春天是早晚冷,中午熱!天氣還可以,就是老是下雨,經常戴著肥料內袋,自己剪的三個大口就是雨衣了,插晩稻時是最忙的時候我們那裡就雙搶搶著收穀子,搶著插秧,夏天田裡的水滾燙滾燙的,又散了化肥,腳進去都變了顏色,水裡有毒氣,腳都長好多小疙瘩,特別癢,還有馬璜,吸到腳上弄幾下才能弄下來,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了,開春耕地前,田裡好多小魚,捉的那叫開心,因為又有魚吃了,晩稻種了後,夏天晚上就去夾黃鱔,又能改善伙食,又能賣錢,一想到就心裡美滋滋的,天天盼著天早點黑,收收晩稻的時候,田裡看見一個洞就想挖,裡面有黃鱔!現在人在外面,家裡人都出來打工了,回不去的童年,美好的一切只能在夢裡回味了!


吃貨思雅媽媽


插秧,是我十六歲開始學會的,七零年下鄉到知青農場,當時幾個生產隊把搭界的地塊讓出了做為我們農場的耕地,這部分地都是些鹽鹼地,六十年代為治理鹽鹼起了臺田(即一大塊一大塊的田地分開,中間挖有深溝,溝中挖出的土堆積在中間的田地上),我們又要把這些臺田溝給填平整。冬天連著幹了三個月,終於平整出了大塊的可以種水稻的田地。在貧農代表的帶領指導下,我們自己先育秧苗,待秧苗長到一拃多高時,先起秧,再挑到田埂邊,就開始緊張的插秧了,雖然說:“農業活兒,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但是不學還真不中。在代表的指導下,用左手抓著一把秧苗,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指頭輕輕的拈起三、五根稻秧,然後插入泥水中,這個動作不但要輕而且要快,手重了會把秧苗捏斷,太輕了也不行,插不到泥土裡會漂浮在水面上,待我們學會了後,如同小雞🐔啄米一般的,彎著腰頭也不抬的一排一排的插好了整個的稻田……一天下來,一個個的都是腰都直不起來了。但是我們種下的是秋天豐收的希望……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又到了栽秧的季節,其實栽秧還要早一些,那時的口號是“不插五一秧。”秧在五一之前必須插完,這是搶季節的東西,它要早栽早成熟,這是來不得馬虎的!

我們是一九七一年下放農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那時有這樣一個時髦語叫“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下放的地方是東西湖農場,一個典型的湖區,水稻區,全部是水稻,一年栽秧二次,一望無際的水田,真大呀!

四月份的天氣,水田的泥水是涼的,刺骨的冷,田裡的螞蝗一個個又粗又大,起碼有中指那麼大,它一爬上腿子就往肉裡鑽,不管怎麼拉也出不來,真是噁心,貧下中農教我們,就用手在螞蝗附近的腿上拍,拍就會拍得掉下來,果然這樣有效,可惜,過一會又會有螞蝗爬上腿,栽秧從田頭栽到田尾,那個冷哪,累呀,腰疼哪,真不是人做的事,腿在稀泥裡走能不累嗎?彎著腰一栽半天能不疼嗎?可貧下中農笑著說我們“細伢無腰,哪有那麼疼?”看著一片片的農田穿上綠色的新裝,雖然累著但是快樂著,因為栽完了我們就可以放假二天回家看爸媽了!

我雖然生長在城市裡,但是我可以驕傲的自豪的大聲說,我下放過,我栽過了五年的秧!在那裡我學會了堅持,堅強,更看到了農村人的質樸勤勞的性格,他們的生活很苦,而付出的卻很多,收穫的卻很少很少,他們是可爰又可憐的一群人。我永遠忘不了我的苐二個故鄉,一一農場!




秋實18202042318






方興未艾356


那幾年都是手工插秧,這兩年不中水稻了。



汪祁和


我是農村的,必須插過。一直到06年出去打工了才沒有插。插秧我最怕螞蟥,腳有點癢就趕緊抬起來看看。插幾顆又看看腳邊周圍有沒有。想起被螞蟥咬都起雞皮疙瘩,好怕那玩意。


小清清媽


我幹過農活,抗旱,夏鋤,秋收,還種過地瓜,對農活不生疏,栽地瓜苗還是挺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