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最狂包工头:一年赚5000亿,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企业家

时代的不断进步,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我们会认识到许许多多的企业家以及富豪,而很多人也成为了年轻人崇拜的偶像。也许我们会发现许多的企业家都很“狂”,正如几年前马云曾在节目中说:“钱在他面前只是数字”,而自己从来不止赚了多少钱。而王健林则表示:一亿当作一个小目标。而在企业家有一位被称为“第一狂人”,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最富最狂包工头:一年赚5000亿,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企业家


而作为企业家狂人严介和创办的企业稳居全球工程与建筑业私企第一,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这也是他的底气。他曾表示“我清楚自己不是一般的优秀,是非常的优秀。”在企业内部他认为自己才是最厉害的人“因为我很优秀,我的决策一般都是正确的,所以我的下属都爱听。”曾在在2005年,他还扬言要将自己的商学院在15年里,做到全球前5。因而外界许多人给他贴了个标签—“全球华人第一狂人”。也许了解他的人都有所体会,他有这个实力,也并不是空口说大话。

严介和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人生履历也是十分光彩,曾从教从政10年,官商领袖10年,私营老板10年,历任国有、外资、集体、民营、上市公司“掌门”,先后成就了上百家企业。

最富最狂包工头:一年赚5000亿,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企业家


年幼时,严介和的家庭也是比较贫苦,穷得买块布都困难,传的鞋是用稻草、废麻袋编织的,一遇水便会受潮烂掉,因此每逢下雨他就赤脚。因为某些原因严介和上大学无望,于是在家乡的中学当起了教师。

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教书的期间就发挥出了经商头脑,发动全家编织草帽、斗笠和簸箕等,自产自销,一度积累了几十万资产,但是因为后来被批为走资本主义路线,导致损失巨大,反而欠下8万。后来随着政策好转,重操旧业的他一年就还上了所有欠款。不过后来,因为超生的原因,严介和被迫下岗。当时没有退路的他,彻底放开手脚决定“下海”。

初露才华

由于当时国有淮安水泥制品厂正招聘厂长,严介和便赶去应聘,一举考了总分第一,并在任职后一个季度就把企业扭亏为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而后数年,淮安水泥制品厂、双沟酒厂等当时七家濒临破产的小国企都聘请他管理,没多久均扭亏为盈。

由于严介和当时“抢人生意”,甚至在领导一家机械厂的时候还曾被人暴打一顿,而如今他头顶一块没长头发的头皮就是当时被人拔得,然而即便如此,也没人能阻止他。在92年,严介和拿着12万元的家底“下海”,创办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亏五万不如亏八万

刚成立公司的严介和就和别人眼光不同,剑走偏锋。

最富最狂包工头:一年赚5000亿,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企业家


而当别的工程队都在关注盖楼的生意时,他却看上了由政府一手操办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当时刚创立的公司规模并不大,想要参与这样的工程普通的途径是没有机会的。便开始打听有没有别人不不愿意干的活儿。当时南京市正在建设环城公路,果真有3个涵洞没人肯干,不过经层层转包已经是第五包了,要是接手的话至少要亏损5万元。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协议。

当时由于时间原因,为了加快工期赶回家过年,工程队就开始每日每页的加班加点。140天的工作量硬生生缩短到了72天,不过春节后工程指挥部领导和专家去工地验收项目也非常满意。而这次严介和实际上亏了8万,而他表示:亏五万不如亏八万,既然赚不到钱总得赚个面子,要赔钱就赔到位,吃亏是福。

而就这样的表现,严介和的公司从杂牌军一跃成为指令性承包队,“哪里要突击,哪里有活儿,我们就赶去那里。”直到绕城公路完工的时候,严介和及他的公司净赚800万元。成为了他“下海”后的第一桶金。而他却表示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直到多年后谈起“什么叫大智若愚。什么叫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利润。想做大老板是不能急功近利的。”

“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的企业家”

曾经有一次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有学生提问:“重新给您20万元,您会如何办企业?”而他的回复显然让很多人意外“我一分钱不要,10年之后,我照样能把企业做成今天的太平洋建设集团。”他的话就像许多年轻听过的一个故事说到“比尔盖茨,即使在沙漠中一无所有,只要有商队经过,回去后他一样可以成为百亿富豪。”

最富最狂包工头:一年赚5000亿,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企业家


而严介和似乎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是一位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太平洋建设集团刚成立初期,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宿迁市政府大道。也许在过去很少人知道这个地方,而随着京东掌门的名气他的家乡宿迁也被人所熟知。当时该市财政一时间无法负担,而严介和的公司就决定垫资5000万元为当地政府完成项目建设。而这一模式也被称为“BT模式”,既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英文的缩写,内容大概是政府出资1/3,企业垫付2/3,而后政府逐年偿付工程款。

后来随着这种垫资模式的成功完成,他也把这一模式复制到其它地区的工程中。没过多年的累积,严介和的太平洋建设集团终于在2004年迎来了空前的爆发,在手订单1100多亿元。到2005年底,太平洋建设集团在手的“BT”模式项目订单已经超过2700亿元。同年,严介和的身价也跃居到胡润百富榜的第二位,从小有名气到一夜成名,诠释了“黑马”的含义。

他还曾爆料胡润原本想定我为首富”,并且对自己赞美道,“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的企业家。”

“什么博士、博士后,没有用的”

作为一代狂人,严介和从创业到成功,一路走来都有自己的思路,正如他的退休。

大家都知道许多的企业家都是活到老做到老,典型的就是李嘉诚,如今已经90多岁高龄的李嘉诚依旧活跃在一线。而在11年,51岁的严介和就早早的卸任了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把自己仅有25岁的儿子推上了这一位置。

当年还为了让“80后”儿子顺利上位,严介和煞费苦心。他将交接安排在了儿子的婚礼上,一同见证的人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澳大利亚前总理夫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菲尔普斯夫妇等等名人。但外界很多质疑声时,他却说“我教育出来的儿子,能力是年龄的20倍!”

而相对严介和,严昊就非常低调了。虽然非常低调,但是严介和却一直把他高调的培养,从其进大学校门便开始:大一的时候,严昊在太平洋当办公室主任;大二当总经理助理;大三当常务副总经理;大四当总经理。

而严介和对于他的学业并不是非常看重,在他看来怎么制衡学业:“把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打好,他的作业都是同学帮他做的,毕业论文都是老师指定同学帮他答的。”在他看来,“中国教育太失败了,把我们智商高的都教育坏了。”

后来,有被问到身边有很多博士、硕士,严介和是否有自卑和差距感时,他的回答很干脆,“小成靠德才,大成靠胸怀。胸怀是书本上读不出来的,什么博士、博士后没有用的,胸怀要有肚量,肚量是委屈撑大的。知识改变命运时代拜拜,智慧改变命运。”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他就持有类似的观点,并且在媒体前也很狂,毫不含糊的说到太平洋100个博士,几百个硕士,但“他们多半什么都不是,水货一个。”同时,他还公开了太平洋赚钱的秘诀——太平洋75%的利润都在谈判桌上赚回来的。“每次谈判我都是主谈人,没有严介和就没有太平洋。”而他的这种观点也验证在了他儿子严昊身上。

最富最狂包工头:一年赚5000亿,我就是中国管理水平最高企业家


不看重学业的严昊,刚刚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集团的其中一家公司任董事长,本来年年亏损的企业却发生了转变,逐渐开始盈利开来,甚至第二年盈利就将近10亿。也正是严介和的狂,让严昊从“实践中得到真知”。倘若是他老老实实的读十年书,出来后会做到这个地步吗?

作为企业家高调的总是那么几位,而“狂人”则就更不多了,而对于严介和来说真正的人物都是狂人。并且自称自己的人品是钻石人品,所以狂而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