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計劃於英國劍橋城建芯片研發工廠,這樣的佈局有何深意?

浮雲視界


今年1月份,英國媒體發佈消息稱華為斥資3750萬英鎊(約3.3億人民幣),從美國生物技術公司NWBio手中買下這一塊位於英國劍橋南部的Sawston,地址就在ARM旁邊,佔地550英畝(約223公頃,223萬平方米)的土地,欲建造全新的英國研發中心。

對於這一消息,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疑問:以往華為海思都是隻負責芯片的設計,而製造業務都外包給了臺積電,為什麼現在自己又要涉足芯片製造了呢?

對於以上網友的疑問,我想應該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主要原因,那是因為華為想要通過更加開放的態度,贏得西方國家對自身技術安全的認可,上月任正非在接受英國BBC採訪的時候就表示“我們最近在劍橋買了500英畝的土地建光的芯片工廠,我們建工廠就是為了將來出口到很多國家去。我們英國工廠可以接受英國的監控,經過英國監控的芯片賣到西方國家,為什麼不可以呢?這樣就不在中國生產了。我們可以不做你的市場,但是並不等於影響我們合理的戰略佈局,因為遲早人們都會認識一個誠實的人。”

現在很多西方國家對華為的抵制原因是什麼?核心問題在於國家的意識形態的擔憂,他們以往的經驗認為”國強必霸“,而對於中國這樣體量和發展速度的國家,西方沒有應對經驗,不過這一點非華為能夠改變,他可以做的就是在技術安全層面獲得西方國家的認可,因此對於目前西方很多國家所叫囂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理由,那麼華為選擇進一步開放自己的業務,這樣就等於在說自己在芯片研發、製造各個環節都是在陽光下進行的,西方國家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除了以上華為選擇在海外建芯片廠的原因外,還有另外兩個延伸的小問題,我們可以再簡單介紹下:

1.為什麼是英國?

因為華為和英國政府有非常好的合作關係,從2014年到現在,華為愛丁堡、布里斯托、利普斯維奇都建立了研究中心,同時跟英國的多所高校、運營商都有密切的合作,目前華為在英國擁有1500名員工,英國運營商O2、英國電信旗下的EE、沃達豐三家公司已經開始測試華為的5G設備,所以有這樣的歷史淵源,英國顯然是華為打開西方世界的一個最好的窗口。

2.為什麼是英國Sawston?

因為Sawston這個地方周邊有多所知名學府,其中就包括劍橋大學,同時它還有一個重量級的鄰居,那就是ARM公司,我們知道華為目前的芯片架構就是使用的ARM公司的,該芯片架構也廣泛應用於全球大多數的手機芯片,而華為這次選擇跟ARM公司當鄰居,未來在更底層的技術合作方面也會有更多的便利,甚至會對自己芯片架構的研發提供更多的機會。

當然華為這次選擇涉足芯片製造業務,也有其存在的風險,那就是這個芯片製造廠只能是滿足華為內需的存在,幾乎沒有可能承接外部的芯片業務,因為考慮到技術安全的問題,其他芯片設計廠商不會輕易把芯片製造業務交給另外一個競爭對手,而芯片製造其實也是一個重資產的業務,未來如果只考慮滿足華為每年2億顆芯片需求,在投入產出方面也是個問題,不過總而言之很多事情並非只能從財務數據上看,還有更多因素需要考慮在內,如果華為這次選擇在英建設,能順利打開西方世界的大門,這也無疑是非常划算的。

我是木石心志,喜歡就關注下吧~


木石心志


芯片研發並不一定是製造,芯片設計是難度最高的,其次是製造,最後是封裝,現在我國境內封裝的一大把公司,設計的寥寥無幾,製造的比不上臺積電但是也攻克14nm了,連格羅芳德,臺聯電都放棄10nm以下研發了,所以現在設計還是最有難度的,蘋果CPU為什麼遙遙領先,雖然都是arm架構,但是蘋果是自主更改設計的,華為是直接拿來用的,大家都知道arm的總部在英國,所以華為在英國研發芯片目的可能也是多挖到一些芯片設計人才,然後做自主架構,類似於蘋果,芯片製造不太可能,因為現在也只有三星臺積電兩家7nm的代工企業了,臺積電自己不涉及,只代工,所以大家都敢把圖紙交給他,讓他生產,不怕洩密,華為如果造芯片,只能生產自己的,別人都和他有競爭關係,不能讓他代工,那樣沒法產生規模效應,成本過高


宇哥花卉


這裡面可能有如下考慮:

一,英國在一戰前曾經稱霸世界,現在為爭脫歐也是源於這個原因。中國創建亞投行,西方發達國家中,是英國第一個率先加入。

二,中國著名的商界大佬李嘉誠,早幾年就已在英國境內全資註冊。現在在西方大國的一片抵制聲中,華為入駐英國,一有李嘉誠先入的經驗,二有英國特殊的環境,三是在西方大國中插下了一枚鍥子。


含遠山473


這個高瞻遠矚,便於吸納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