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民营经济成为外贸进出口风向标

(原标题)企业占比增加,贸易占比增长,自营份额提升——崇左民营经济成为外贸进出口风向标

本报崇左讯(记者 农彩云) 近年来,崇左进出口贸易呈快速发展态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连续10年排名广西第一,出口总额连续12年排名广西第一。民营企业是引领崇左外贸进出口最强劲的生力军,在崇左连续12年强劲的外贸进出口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是崇左外贸进出口发展的风向标,对稳定崇左外贸进出口发展起关键作用。

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外贸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崇左外贸进出口经济领域正逐年下降,仅从2017年和2018年来看,外贸进出口额就分别下降81.3%和98.1%,外商投资企业外贸进出口额分别下降37.1%和8.1%。

此时,民营企业却能逆势而上,担当着行业领军的角色,在外贸进出口贸易中比重不断增大,引领外贸进出口经济向更加强劲的道路前行,连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2018年,崇左民营企业全年共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201亿元,增长24.4%,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1.4%,比2017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崇左外贸民营企业的强劲,得益于崇左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深化沿边开放开发扩大开放合作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对外贸民营企业的扶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崇左狠抓开放带动,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全市边境口岸出入境货物量、出入境车辆、出入境人数年均增长10%以上。2012-2017年,崇左外贸进出口总额从434.97亿元增加到1339.4亿元,总量增长了3.1倍,2015年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全国边贸第一大市;全市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及进口增速四项指标连年稳居广西第一。

同时,我市依托不可复制的口岸资源优势,努力培育进出口商品基地。经多年努力,目前,崇左已经形成了红木家具、五金机电、纺织服装、水果蔬菜、中草药、矿产品等六大贸易集散中心,辐射全国乃至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截至2018年,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0多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额1171.6亿元人民币,占广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的55.6%。

产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近年来,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崇左深入实施“零距离、零障碍、零差错”服务“三零”服务工程,为外贸民营企业提供最新、最快的政策及市场信息服务,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决策参考。同时,我市加强与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确保自治区出台的边境贸易支持政策及时落实到崇左每一个非公企业,并督促边境县(市)制定相应的边境贸易配套支持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凭祥、龙州、宁明、大新四个边境县(市),仅凭祥,备案注册外贸企业的就有1000多家,凭祥市本地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就有450家。2018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前50强的企业,就有15家是凭祥的。

崇左民营外贸进出口企业进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大。从抽取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民营外贸进出口企业进出口额共完成137.46亿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93.54%;2015年,全市民营外贸进出口企业进出口额达159.12亿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含互市贸易)的95.64%;2016年,全市民营外贸进出口企业进出口额达到117.12亿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含互市贸易)的95.85%。

企业强劲推动了加工业的发展。依托快速的对外贸易增长,崇左大力推进外贸进出口商品落地加工,积极发展口岸加工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促进边贸转型和产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友谊关口岸机电和红木、凭祥铁路口岸国际物流业、水口口岸坚果、爱店口岸中草药、硕龙口岸干果等“一岸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全国著名食品品牌盐津铺子、汇源果汁、老顽童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崇左,更有力推动了崇左市对外贸易由“通道经济”逐步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进出口加工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国际产能合作基地的加快建设,提升了崇左自营出口企业贸易份额。

目前,贸易加工企业已经成为崇左各加工园区最强最稳定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18年,全市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口岸贸易加工企业达65家,口岸贸易加工业累计总产值212.33亿元。

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强劲,使崇左外贸进出口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