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知道长城汽车的高利润,可以了解一线员工的工资吗?

倾、我所有


首先表明一下,笔者不是长城汽车的一线员工,对于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不太了解。但笔者作为一个财经人员对于已经上市的长城汽车可以从财务上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一下行业的对比吧:
从公司整体资产创造收益的情况来看,在市值前10的上市车企中,长城汽车的总资产收益率处于中等偏上,位居第四,剔除货币资金后的总资产收益率达到5%,远高于长安汽车的0.85%,确实可以说得上行业中的高利润企业了。
一线员工的工资要直接从财务报表中看不太容易,只能大致推测一下:
拿最新2108年长城汽车的年报来看,最近两年公司应付职工薪酬都在20亿左右。再来看看公司统计的员工人数:
根据报表统计的员工总人数为63455人,那么平均每位员工应付职工薪酬应该是:20亿/63455人=3.2万左右,平均到一年12个月里面,那么可以进一步得出员工平均月薪在3000左右。
大致看了一下很多长城一线员工在底下的回答,应该就是这个数字差不多,但是考虑到可能被平均的情况,所以,对于一线员工来说,特别是汽修店来说,一二线城市的员工可能高于这个数字,三、四线城市的员工可能低于这个数字,大致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根据财报公开数据,公司全体董监高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总共是2904.42万元,在列高管总人数为17人,平均高管年薪在170万左右。
从这一点来看,长城汽车高管薪酬相对普通员工薪酬可能确实有点过高,或者说普通员工薪酬相对高管薪酬太低了,其实长城可以稍微提高一下普通员工福利待遇水平。
最后,以上数据仅为根据公开报表数据的估计数,仅作参考,作为外部人员对于长城内部薪酬结构肯定是不清楚的。

锐眼财经


离职好多年了,我来回答一下。10年刚毕业自己面试的,先来了3000还是5000米长跑,那个时候跑了第二名,第二天给电话通知我通过了。然后就是军训,我比较幸运分配到了kd车间,在车间实习了一个月,然后办公室招人直接把我调到综合管理部原价管理科负责成本核算,那个时候工资好像才900块钱。我们科室的氛围挺好了,我师傅还有我们科长对我特别好,在那工作了大概两年吧,期间公司大改革,撸下我们部长直接成了普通员工,学习松下幸之助的精细管理,写学习感悟,去股份大楼学习好像是erp(时间太长了忘了),OA系统,编物料编码,总之那几年确实学了不少东西。我们部门除了月初月末盘点做报表一般情况下不怎么加班,不过因为整个办公室没人整点下班一般都会在办公室墨迹半个小时左右。在那离职的原因是感觉那的管理太僵硬死板了,最最让我头疼的是精益部门,每个月变着法的给你挑刺,比方说那个创意功夫,我们部门每个月个人必须提出50块钱的省钱方法,娘滴,我们一个后勤就用个笔几包打印纸怎么省,还有公司外边吃个煎饼都给500罚款,天天唱那个破长城之歌。后来实在受不了直接不干了。总之一句话这个公司整体还算可以,可能我们部门不错吧,不过基层加班确实挺多的,跟我一块儿去的基本上都是好几个月就走了。还有就是虽然学的精细管理,但是实际行动起来还是一刀切,不考虑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


左指的印痕


首先谢谢题主给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作为在长城工作了快半年的员工,我真的想辞职走了,我没啥学历,家在重庆读的专科学的汽修,长城到我们学校招聘的时候提供的岗位叫做供应物流管理,我们面试时自己明确提出了这个所学专业不对口,长城的面试官说了没关系这个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到了公司有人专人培训带领,我们当时对就问了一下不需要技术是不是生产线长城明确表示不是生产线,在确定了一系列东西后就叫我们把三方协议签了,那时真傻他叫签就签了,直到来到保定过后我才知道啥叫供应物流管理,就是每天把汽车配件往生产线上面送,就是备料,那个几十斤重的东西抱着走送生产线,真的快受不了了,听说有两个一起过来的同事都离职了,每天上班早点去下班晚点走,加班不满一个小时不记入,迟到30分钟类罚款50,超过30分钟无正当理由算旷工,动不动就罚款,长城对学历的分层次也很严重,要是高学历高技术人才还可以来长城锻炼两年,要是像咱这样没有技术,没有学历,还是去干干别的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塍陳稱


作为一个保定,一个长城的供应商,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保定,长城汽车一线员工的工资基本在5000上下,五险一金。可能大家觉得这个工资收入并没什么,但是你得想想前提,这是保定。长城的工资和待遇在保定基本属于上等水平了。五险一金除了政府部门基本也没有别的公司有这个待遇了。保定同行业的工资收入基本在3000左右,没有双休,没有一金,就是所有三线城市该有的样子。

至于上汽,一汽,北汽的同学们基层基本在8000-10000,我想说的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工资有意义吗?一汽作为国企更没有代表性了。

再说长城的成本管理,我们公司作为长城的供应商,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一毛钱的费用。不需要对长城采购人员请客吃饭,送礼维护。举个例子,有一次长城员工要去我们公司考察,不坐我们的汽车,自己打车,也不和我们一起打车,因为要自己算自己的打车费。到了公司,不抽我们的烟,不喝我们的矿泉水。但是我们到他们公司是可以喝他们的矿泉水的。这就是长城的管理成本控制。长城的采购人员的电话都是被监听的,如果被发现有人贪污,第一,长城肯定是和你打官司把你送进监狱,第二,供应商会被永久踢出品牌名单。这样能够把成本控制到最底层。

总结:有些人的确不适应长城的管理模式,因为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则管理,你只要违反了规则,肯定按照规则要求惩罚你。这是我至今见识到最干净,最廉洁,最正直的企业,包括外企在内。


白陌阳


长城工作三年七个月,现在已经离职。

长城利润我不知道,但对待员工也是没谁了。

他的管理对于公司利益来说是正确的,但这样做也造成了忽略员工感受。

我这离职时各种为难,还扣着工资,不给发,必须离职二十天后,再回去提取档案,交罚款后才给工资。

刚毕业就来的,学到了很多,很感激。但现在只剩下恨。什么破管理,浪费青春。曾经也想过为民族企业奋斗终身,去了才发现一群无能的管理者。

不要经常跳槽,前提是跟对领导。


搜噶85847951


昨天看了一片文章,也是头条上看到的,说欧美企业的员工为什么能干到退休。丹麦为例 ,车间环境,恒温26度,超过15公斤的东西必须用辅助工具,重视安全,一个绳子结打错了也罢工不做,人文环境,工作7小时,休一小时喝咖啡,带薪年假,企业做不到你告到政府部门,罚金多到你想不到的。技工和经理工资一样。(对应的项目经理)不是总经理。再对比中国的企业,动辄罚款,对员工克扣,事情错了是你做错了,有好处功劳都是领导的。要求你学雷锋,讲奉献,就是不讲奖励。还发个五一劳动奖,让你奉献到死。


闻香识人655


首先非常感谢悟空提供的平台,让我们互相帮助答疑解惑。

题主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我来说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国内的自主品牌当中,长城汽车的单车利润应该说是遥遥领先的,在众多的自主品牌单车利润当中,长城一直都是处于领跑者的这么一个状态


。能够常年维持这样一个突出的地位,我个人感觉除了要有相当出色的销量以及营收之外,对于成本以及员工工值的控制,也是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因为我个人大学就是在保定上的,南二环那边长城部件园也是比较多,对于长城员工日常的工作状态也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下边我就来给大家结合我个人的感受去分析一下,供大家起个参考作用。
首先说长城如果是自己旗下部件园的话
,一般流水线工人的工资大概就是在每个月3000到4000元之间。因为保定这个地区相对来说工资水平并不是特别的高,每年的人均收入在全国也排不上特别靠前的这么一个位置。所以说依托于这个便利点,长城在单车利润上也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节省。如果真的想要去长城内部上班的话,前期的军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离不开长城军事化管理的这么一个理念。除此之外,像徐水新开的工厂或者说是天津工厂的话,工资水平可能略有提高,但是不会有太大的一个出入。

除了说长城内部的员工之外,还有很多的业务属于外包的这么一个情况。比如说内饰材料,零部件制造,新车的检验入库等等都是对外包给其他公司的。如此一来的话,对于绩效考核会更加的严格,基础工资一般都比较少。属于多劳多得的这么一个状态。

所以说总结来看,长城内部的员工其实数量并不是说特别的庞大,很多业务都是外包的,不过就目前国内的车企来看,长城还能够维持住自己的日常运行,在很多其他的品牌来看,很多工厂都已经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的这么一个状态,如果现在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话,长城倒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去处,毕竟在近一段时间当中,不会说大幅度的裁员或者说是停产。

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我是小辉,一个非专业的汽车评论员,喜欢我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聊车,侃车,玩车。


小辉侃汽车


我在长城待过3个月,二本机械设计,3年机电工程师工程电气调试经验,原公司基本工资加出差补助1万2左右,到长城给安排了一个电气维修的活。实际上就是跟生产线上件的一样,每个月税前2200,和一群17岁中专来实习的一个价,制度什么的就没必要说了,这个价格说实话,走了以后一回想我都笑了



我不知道长城的利润,因为长城不是我的,我想说的是长城的创业史,八十年代长城就是一个汽车修理门市,后来随着越做越大开始改装长城客车,经过一步步努力直到现在的长城汽车厂,有些人在长城工作嫌工资低或者不如意,我要告诉你尽可学习长城的创业精神,从小做起,逐步做大,再创造出一个类似长城的民族企业来,不要总是抱怨,把你的能力展现出来,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永祥5432


长城在职员工。想说在本地工资不算高,除了一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高。另外最想说的是,管理人员太垃圾,需要反思。推诿扯皮,只做面子工程,不出问题万事大吉,至于业绩都是夸大其词。个人认为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至于管理的严格性,个人认为没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