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I】第四次訪談互聯網之父拉里·羅伯茨

這一次已經是第四次訪談互聯網之父拉里·羅伯茨(Larry Roberts),前三次累計已經有7-8個小時,要每一次不重複,更深入,當然是很挑戰的,需要精心準備訪談提綱。就像一個金礦的礦工,鐵鍬每一下揮下去,力度和位置都得到位才行。今天我們約好了9點,所以還不用太早起,但是考慮到硅谷早上的交通我們還是要預留足夠的提前量。

前三次訪談大致梳理了整個歷程。這一次希望更加系統和深入,能夠詳細的故事和細節。主要包括幾個部分:1、更加詳細的個人成長曆程和生活方面比較有意思的事情;2、ARPA期間,除了ARPAnet之外,其他項目支持情況;3、系統講述一下ARPA之後每一段創業歷程;4、更加具體回憶一些歷史關鍵事件;5、互聯網一些爭議性的關鍵問題。

拉里·羅伯茨是個典型的理工男,有問必答,回答得很認真,有板有眼,但是並不是一個善於滔滔講述的人。所以,我們就得有耐心和意識,一點點深入。我們今天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問他如何定位自己:第一身份究竟是一個科學家、工程師還是一個企業家?拉里·羅伯茨於1967-1973年在美國國防部ARPA負責互聯網前身ARPA網的建設,這是互聯網分娩的關鍵階段,所以可以說是最直接的互聯網之父(圍繞ARPA網是不是互聯網當然也有一些爭論)。他是總架構師,也是具體項目管理和推動者。但是,1973年他就開始創業,努力將ARPA網最核心的技術(包交換)進行商業化。迄今奮戰45年,鏖戰至少半打公司,可謂名副其實的連續創業者,有成有敗。最初因為過於前瞻性,畢竟互聯網要到90年代才真正爆發。

拉里·羅伯茨認為自己一生首先還是一個企業家,他一生的能力都是創造新的東西,並希望通過商業化來改變社會。他的第一段創業歷程,是1973-1980擔任Telenet的CEO。這是第一個推動包交換技術商業化的公司。因為起碼比市場提前了十多年,沒有大成功,但是也成功出售。拉里·羅伯茨也因此成為了百萬富翁。但是,1998—2004擔任董事長兼CTO的Caspian Networks,時機再好不過,正好趕上了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互聯網熱潮。有互聯網之父的頭銜,Caspian前後總共融資了4.3億美元。但是,在他離開兩年之後的2006年停止運營,投資者這次陪大了。當然,遇到泡沫破滅,那個階段的大多數創業項目,尤其是越野心勃勃的項目,都難逃失敗的命運。所以,有時候趕上最好的時機,反而可能也是災難。

拉里·羅伯茨最要好的朋友,另一個互聯網之父倫納德·克蘭羅克(Leonard Kleinrock)在我們之前的訪談中坦言,拉里·羅伯茨最適合的身份就是CTO,他是技術優秀的工程師,但並不是一個真正善於與人打交道,長於管理的CEO人才。當然,拉里·羅伯茨自己似乎並不是如此認為。今年81歲的拉里·羅伯茨依然還在創業之中,這個項目因為目前資金有限,所以他自己是CEO、CFO和CTO一肩挑,他在努力融資,希望能夠融到1000萬美元。不知道這一次他究竟能否成功。但是,他的創業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四次訪談下來,累計的訪談視頻已經超過了十小時。已經比較豐富起來。當然,我們還將再約,繼續深入。雖然,一次次難度都在加大。但是,我希望幾個核心的互聯網之父,我們一定要挖掘最全面、最深入的內容,他們是我們今生能夠見識到的最偉大的時代英雄,甚至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

互聯網口述歷史

【OHI】第四次訪談互聯網之父拉里·羅伯茨

全球訪談影響互聯網最關鍵的500個人物,總結第一個50年,面向下一個50年。
期待你的大力支持!
合作請聯繫我們
電話/微信:18510750649

全球互聯網口述歷史內容博客中國獨家發佈,歡迎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