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今天是5月6日,在告別五一、五四之後,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夏天的開始,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中國老百姓自古習慣把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立,建始也”、 “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 “假” 即“大”的意思,表明立夏之後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也開始進入旺季生長期,可以吃的食物種類更多了。

《黃帝內經》說道: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相當於公曆5月初,說明立夏時,自然界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生理狀態也隨之發生一定變化。古代養生講究“順四時而適寒暑”,因此立夏時節,同樣要順應節氣的變化,這樣才能起到養生的作用。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麼從衣食住行來順應節氣。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衣—看天穿衣

立夏之後,氣溫普遍升高,人體出汗漸多。此時可以脫掉厚重、顏色暗沉的衣物,穿著色彩明麗、輕薄的衣物,要注意選擇具有良好透氣性、散熱性和吸溼性的麻、絲、棉質地,貼身內衣褲也要勤洗、勤換、陽光下晾曬,乾透了再穿。

這個時候雖然中午氣溫升高,但還沒有真正進入炎夏,日升夜降,早晚會有絲絲涼意,所以穿著衣物不要過早去掉保暖措施,不要穿著過於清涼,露臍裝、短褲、超短裙,雖然漂亮,還是等一等再穿。出門的時候要看天穿衣,適時增減衣物,不要過分捂著,出汗較多,容易引起皮炎和溼疹;也不要穿的太少,以免引起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食—健康飲食

立夏後氣溫升高,消化系統相對較弱,很多人會出現食慾減退,不想吃飯。此時的飲食要注意清淡容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性、重鹽重油的食物。食慾不振時,粥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做各種營養保健粥開胃,如將綠豆、蓮子、 荷葉、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熱的功效,也可以用山藥、紅小豆、銀耳、百合等食材熬粥。還可用 絲瓜、冬瓜、黃瓜、生菜等熬製蔬菜粥。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立夏有“嘗新”的習俗,這個時候蔬菜水果的種類也更多了,紅豆、綠豆、蠶豆、冬瓜、黃瓜,西瓜、苦瓜、桃子、草莓、西紅柿,絲瓜、櫻桃......清熱利溼,都很美味,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也可以提供等多纖維素,有增加食慾的作用。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蔬菜、水果在生吃或涼拌時一定要注意洗乾淨,最好現做現吃,不要過夜。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也不要馬上就吃,胃腸道受到低溫刺激後,容易出現生理功能異常,尤其是老人、孩子或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更加要注意。

此外,特別要注意!冰箱內還有一個隱形殺手——李斯特菌。這種細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最常見的是牛奶、乳製品、肉類、蔬菜沙拉、海產品、冰淇淋等。在人們喜愛的生冷食物中就可能存在大量李斯特菌。

絕大多數健康成年人使用了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不會得病,或者會出現輕微的胃腸道症狀或流感樣症狀,很快可以自愈。但對於免疫功能異常的人、孕婦來說,這種細菌就很危險了。孕婦感染後30%的概率會引起流產,甚至可能引起“胎死腹中”,也可能導致新生兒感染,增加新生兒死亡率。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住—睡眠助力

立夏以後白天漸長,要順應氣候變化,可以比春季時稍晚睡覺,每天早上應早點起床,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還是晚睡早起,晚間睡眠時間相對不足,而且立夏後氣溫升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建議養成午睡的好習慣,午時11~13點,適合午睡,不要睡的太久,不然同樣影響下午工作,效率低下,也會影響到晚間的睡眠。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充足的睡眠對於促進孩子身體健康很關鍵,所以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不能太晚睡。

氣溫升高後,屋子裡變得悶熱,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平時要注意保持臥室通風、涼爽,白天開窗通風換氣,夜晚睡眠時關好門窗,蓋透氣、厚度合適的被子。天氣晴朗時曬曬被子,防止細菌病毒感染。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行—適當鍛鍊

立夏節氣,在室外活動的時候要注意防曬,儘量在蔭涼之處進行,避免大汗淋漓,並在鍛鍊後及時更換汗溼的衣物。

在鍛鍊的時候要注意適量有度,應以輕鬆運動方式為主,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練太極拳、散步、慢跑、做健身操、騎自行車、釣魚等運動,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時進行。

運動後要適當飲些溫水,及時補充水份。上下班者,距離不遠時,騎車或步行都是不錯的鍛鍊方式。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看完之後,立夏的衣食住行養生觀你都get到了嗎?讓我們一起愉快的迎接夏天的到來吧!

立夏,你好。夏天,你好。

儘管天氣炎熱,我們依然期待。

春爭日,夏爭時,辛勤耕耘,才能在秋天有所收穫!

立夏衣食住行養生觀,面面俱到迎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