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合規監管才能讓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走上理性認知

只有合規監管才能讓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走上理性認知

近些年,隨著移動支付、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被廣泛討論,監管科技受到各國重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胡濱,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中表示,監管科技需系統規劃,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要建立項目准入機制;二是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的完善;三是推出沙盒後要推向市場時面臨的運營問題。

國內的P2P網貸,移動掃碼支付等,都是按照這種思路來監管的。先是任其野蠻生長,等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再設立准入機制,通過牌照來淘汰掉大部分落後企業,正式將其納入監管範圍,以此來促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同時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只有合規監管才能讓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走上理性認知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也是這種一脈相承的思路,17年的一刀切,現在的鼓勵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提示投資者風險保護等,都是朝著合規監管的方向在轉變,我們需要對行業抱有信心。

數字貨幣市場的寒冬,延續了一年多,仍沒有結束的跡象,但整個市場的基本面,其實一直在改觀。據市場和消費者數據提供商Statista的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幣錢包總數自創建以來一直在穩步增長,Blockchain錢包用戶已接近3500萬,鏈上轉賬等數據及活躍度,也是在持續增加中。數據的背後,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認可和使用的事實。比特幣不再是如鬱金香泡沫那樣的純粹投機,而是有真實的用途和使用場景。

普通人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認知,也變得更加理性,富達投資調查的數據發現,40%的投資者們,願意在未來5年內投資數字資產;近一半的受訪機構投資者,認識到在投資組合中擁有數字資產的好處,其中超過22%已經擁有數字資產。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投資品,正在被大家接納,當做股票、基金、債券、黃金等金融投資品的可替代產品之一。

只有合規監管才能讓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走上理性認知

未來的投資將會更加多元化和數字化,虛擬世界也在走進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