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運氣歌訣!氣沉丹田、氣發丹田、意守丹田練法!

運氣也叫用氣。運氣的過程是先換氣,然後以意領氣,下沉丹田(即全身之氣匯聚丹田),最後發氣(即發力),內功以意領氣,外功以意進氣。氣與力的融合即為氣功。

運氣歌訣:

四更黎明速起身,面向東南吸氣深。

三呼三吸洩廢氣,吐故納新舒肺門。

呼則足跟往上提,展臂搶手向前伸。

吸則擴胸展雙肺,足跟落地臂側分。

呼氣前探吸後仰,骨節筋外展繃緊。

動則舌頂上顎處,全身宗氣聚閥門。

運氣上達崑崙峰,緩緩下注達腳心。

起落開合貫一氣,上下左右緊附身。

氣出丹田達指尖,氣回肺腑手足緊。

手滾而出意氣摧,身滾而動攝氣存。

少林氣功妙在練,久練功深推山滾。

每日清晨,面向太陽,吸氣三口,然後運氣。上運達崑崙,下運至腳心。手之出人、足之進退,身之左旋右轉,起落開合,練成一氣。

少林運氣歌訣!氣沉丹田、氣發丹田、意守丹田練法!

(一)換氣

少林氣功中換氣也叫吐故納新,是練習氣功的準備動作。每日早晨約5點鐘起床,到空氣新鮮的地方,面向東南,挺直而站,腳立成八字形。先活動頭頸,然後再活動四肢、腰等部位片刻。兩手由胸前分開,由下向外、向上、向前劃弧,同時開始吸氣。當兩手平肩時,兩肘向後張,使胸部擴張。當兩臂向上越頭伸直時,腳跟離地上提,用力吸一f1氣。然後兩手由頭上緩緩向前、向下,上身慢慢前俯,同時用力呼氣。當兩手下落過膝時,兩掌五指環扣交叉,儘量下按,使兩掌心著地,兩膝繃直,用力呼一口氣。然後兩手鬆開,慢慢向上劃弧,開始吸氣,上身慢慢直起。就這樣起身吸氣,俯身呼氣,一呼一吸,反覆進行5一7次。

無論練內功、外功,都必須先學練換氣。這個動作雖然簡單易學,但在氣功中卻是很重要的一環。換氣。不僅是氣功的基礎功,而且也是永恆功,要每天堅持不懈。

少林運氣歌訣!氣沉丹田、氣發丹田、意守丹田練法!

(二)氣沉丹田

氣沉丹田,首先是明確丹田的部位。對此,寺院眾僧說法有別。東院氣功大師淳濟認為丹田在臍下一寸五分;南院氣功大師貞緒認為丹田在臍下三寸;少林寺方丈德禪法師認為丹田的部位是指臍至臍下三寸的一片;首座僧素喜武師也認為丹田是臍至關元穴(臍下三寸正中)的一片。

拳譜曰:

丹田位臍下,三寸正中間。

換氣五七循,意守在丹田。

調息聚關元,勁源在丹田。

意領發四梢,瘦漢擔泰山。

四兩撥千斤,丹田是力源。

以意領氣,使氣人下腹正中為“氣沉丹田”。每天早上換氣後,或挺身站立,或站弓步樁、馬步樁,開始以意領氣,每時每刻都以意調息,意守丹田。

丹田之法,為氣功之母法。丹田之氣,為虎力之源。在練此法時切記要有耐心,恆者必成。

少林運氣歌訣!氣沉丹田、氣發丹田、意守丹田練法!

(三)氣發丹田

氣發丹田即以意領氣,使氣沉丹田,漸而聚之丹田,然後任意發至所達部位。少林寺己故氣功大師貞俊認為:“丹田為氣功之根,洪流之源。”意思是說,丹田是氣功之本,是生洩元氣之腑,貯勁之庫,發勁之源。當全身之宗氣、衛氣、元氣匯聚在丹田時,就可迸發出強大的力量。右動者,進勁即達左;左動者,進勁即達右;上動者,進勁即達上;下動者,進勁即向下;全身百節齊動者,進勁即疾注百節,勢如山崩。

動與進要同時發動,周密配合,久練方見成效。開始先動手、動腳。練到數月後,再動腿、動肘、動膝。繼而練身、練躍,然後再逐步練手功、足功、腿功等。

(四)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即是用意靜思丹田,默默地堅守。此法說起來比較抽象,特別是初學者更感玄妙,其實不然。常言說:“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一定能夠收到滿意的效果。

練意守丹田的時辰一般以早晨6一7時、上午9一10時、下午2一3時、晚10- 11時為宜。初學者每次練10 30分鐘,一年後每次練30一60分鐘,早晨和晚上可適當延長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