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啥有人频繁改姓?日本的姓氏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开始日本人在接触中华文化之前是没有姓氏的,再加上文化发展较晚,可以说相当混乱。比如说日本的初代天皇名字是:神日本磐余彦尊,他的父亲叫彦潋,儿子叫神渟名川耳尊,所有人看到都是一副疑惑地表情。

随着接受了隋唐文化的影响,日本开始正式汉化,学习中国礼仪和很多习俗,之后的人名也比较好理解了,比如说织田信长、明智光秀,姓在前名在后。但是其实织田 明智等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姓,属于苗字。

日本人为啥有人频繁改姓?日本的姓氏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日本的姓只有几个,源、平、藤原、橘被称为日本的四大姓,几乎所有古代的著名人物都来自于这四个姓氏。源平都出自天皇,源就是“与朕同源”之义,当时由于皇室人口越来越膨胀,天皇感觉负担太大,于是给与部分人姓氏以示跟皇族的区别,外放各地。

结果没想到这些落魄的皇族在地方慢慢掌握了权力,最后反而架空了在京都的天皇一脉,形成了一系列的日本幕府。

藤原氏则来自于天皇对于臣子的此姓,这点中国历代王朝也经常出现,不足为奇。

日本人为啥有人频繁改姓?日本的姓氏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后这些姓氏家族的力量逐渐膨胀,涌现出了源赖朝、平清盛等一系列牛人,互相征伐。但是所有国人看到这个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就这几个姓,天下不乱了套了么,出门打个招呼一堆人都是同姓,区别起来都很困难。日本人当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各地贵族纷纷使用苗字,例如织田 武田、上杉等,多来自于地名、官职(这点古今中外姓氏都差不多)用以彼此区分。但是在正规场合还是会称呼姓氏,例如当年中国与日本沟通时会称平秀吉(丰臣秀吉,其实他确实姓丰臣,但是大明懒得管他)源家康(德川家康)等等。

那么在古代日本的体系下只有2种人没有姓氏或者说苗字,一个是天皇,一般都叫X仁,比如明仁、睦仁等。另一种就是底层的人,大部分都叫X助、X卫门等类似于中国的小名。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天皇开眼看世界,感觉日本大部分人都没姓氏太没牌面,于是要求全国所有人都必须有姓,结果导致各自奇怪的姓氏层出不穷(我孙子等。。)。

还有一点让国人非常疑惑地就是为了日本人为啥没事就改姓?例如前文中说的丰臣秀吉,最开始叫木下藤吉郎,之后叫木下秀吉,在之后叫羽柴秀吉,最后叫丰臣秀吉,而且这些都不是化名或者小名外号,都是正规的名字。这让人很难理解,但在日本古代确很正常。

例如德川家康,本名松平元康,但是由于德川是源氏中的名门,而在日本只有源氏或者平氏的人才能登上权力的最高峰,所以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发展也是不要脸的跟古代名门一个苗字了。而其中的家字是家族通字,每代人名字里面必须带一个家字,这在中国已经属于乱了辈分了,但在日本确实孝顺的表现。

还有一个战国名人武田信玄,信玄不是他的名字是他的法号,也就是出家之后的名字,日本佛教盛行(但是佛教徒可以吃肉娶妻生子)经常有人没事出个家。本名叫武田晴信,信是家族通字,晴是当时的领导幕府将军足利义晴的名字,赐给了武田信玄,领导给的当然要用啦。

综上日本的姓名文化可以说深受中国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岛国环境又自成一派,倒是颇为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