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獨身橫穿無人區,失聯50天被找到,奉勸後來者吸取教訓

5月5日上午,失聯50天的90後徒步愛好者馮浩,與搜救人員在格爾木市烏蘭烏拉湖東側50公里處相遇。馮浩女朋友林夕告訴紅星新聞,馮浩是自己走出來的,目前一切都好,他們在回程的路上。馮浩穿越無人區之前曾在柳雯的客棧住過半年,柳雯告訴紅星新聞,她也收到馮浩發來的信息:我活著出來啦,哈哈。

小伙独身横穿无人区,失联50天被找到,奉劝后来者吸取教训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馮浩的父親告訴紅星新聞,今天他已經接到兒子報平安的電話,他昨天還回杭州,準備籌錢找救援隊,想多管齊下進行搜救。

此前紅星新聞報道,3月5日。馮浩與女朋友林夕、隊友李志森三人同行,徒步穿越1500多公里的羌塘無人區。行程剛過10天,他告訴女友“想一個人走”,於是拋下女友和隊友獨自離開,但是等李志森和林夕44天后走出無人區,卻發現馮浩失聯了。隨後,當地警方展開救援。

馮浩穿越無人區之前曾在柳雯的客棧住過半年,一邊擺地攤賺錢,一邊為穿越做準備。柳雯告訴紅星新聞,這不是馮浩第一次失聯了,此前,他曾經在非洲失聯30多天,最終平安歸來。

延伸閱讀:

奉勸後來者吸取教訓

西藏林業廳曾於2017年4月發佈禁止在羌塘組織非法穿越的公告,李志森也說,要奉勸後來者吸取教訓,“太多人瞞(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無人區搜救!”

日土縣公安局關於搜救馮浩的最新消息表明,馮浩在和李志森、林夕在邦達錯分開後,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自己繼續橫穿羌塘。

在離穿越的起點310公里處,拜若布錯的北面,搜救人員發現了一條山地車車轍,還有43碼鞋的腳印,這個與馮浩的特徵基本吻合。再分析當時沒有其他人員穿越,所以可以肯定是馮浩獨自橫穿留下的車轍。

李志森和林夕在3月20日到達拜若布錯西北面。從現場留下的馮浩的車轍和李志森、林夕的車轍對比,可以判斷馮浩到達拜若布錯的時間和他們兩個到達的時間相差不多。救援人員沿著車轍追蹤了四十多公里,發現馮浩的車轍基本上是按照原計劃的穿越軌跡行走的。

三大保護區多次發文禁止非法穿越 然而卻屢禁不止

羌塘、可可西里和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群,也是青藏高原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基因庫;其內部廣泛發育的冰川是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與高原湖泊的補給源,對北半球氣候的形成亦有重要影響。該區域在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

近年來,三大保護區曾多次聯合發佈公告,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隨意進入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然而,非法穿越屢禁不止。據一專業戶外網站發佈的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7月至今,至少有11人共8次試圖從不同方向穿越保護區。雙湖縣公安部門表示,他們每年都會多次勸返有穿越意圖的內地旅遊者。

“我們理解穿越者對自然的嚮往與挑戰自我的渴望,但並不贊同穿越行為。”一位民間救援隊負責人表示,他的團隊與雙湖縣公安、森林公安一同進入羌塘保護區,一路上發現了許多非法穿越者留下的輪胎、油桶、塑料瓶等垃圾,這給保護區環境造成了破壞。

“羌塘是真正的荒野。對自然,人應常存敬畏之心。”一位救援隊員說道,人類進入自然的目的不應是為了征服或證明自我,而應是為探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式。

西藏那曲地區林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擅自組織、隨意進入保護區,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有關規定,會破壞脆弱的高原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棲息地,並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希望廣大戶外愛好者知法、守法,以負責任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的熱愛。

來源;綜合成都商報、北青網、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