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女兒才能讓她長大後更幸福?

靈犀呀咿呀


你好,我是青欖君,一個擁有百萬粉絲教育公眾號的作者,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前段時間電視劇《都挺好》熱播,劇中蘇家重男輕女、畸形親子關係、啃老等問題,引發了很多爭議和討論。


作為一個媽媽,我最為感慨的是姚晨飾演的明玉的成長軌跡。


與另一部熱播劇《歡樂頌》的女主角樊勝美相似,兩人都是被原生家庭辜負的女孩,但蘇明玉要比樊勝美強很多。


雖然無依無靠無權無勢,她硬是掙脫了原生家庭的桎梏,靠雙手拼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看著蘇明玉的蛻變和成長,我想,若是希望女兒能夠一生幸福,最重要的,是教給她這三點:


  • 不放棄學習和成長是最寶貴的品質


羅振宇曾說:“每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自我成長,而成長要經由持續學習來實現。”


現實中,通過持續學習,實現自我成長,從而改變命運的例子,比比皆是:


寫下《感謝貧窮》的寒門女孩王心儀,認真學習,努力成長,最終考入北大,改寫命運;

被稱為“地才”的蔡依林,勤學苦練,挑戰極限,製作出一張張高質量專輯,成長為亞洲天后;

來自農村家庭,非科班出身的趙麗穎,一年365天,在劇組待上300天以上,不斷鑽研,磨練演技,成為小花中的演技擔當收視擔當。

<strong>


一個不放棄學習與成長的人,不一定會很成功,但一定都有勇氣突破自己,努力畫出漂亮的人生軌跡。


  • 人格的獨立自由是一輩子的功課



經濟的獨立,是女孩贏得尊重的底牌,思想的獨立,能成為女孩兀自強大的盔甲。


作為家長,窮養富養都不如精神上的滋養,讓女兒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讓她無論何時何地,遇到任何事,都不需要依附他人,都有能力有底氣撐起自己的一方天地。



  • 懂得放過自己是人生的最大智慧


強大如明玉,走到現在,唯一阻擋她走向幸福的是“不能放下”。


當她反反覆覆看明成在警察局念道歉信的羞辱視頻時,石天冬的話,在點醒她:“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但你也可以選擇放下。”



只有和自己的痛苦和解,和傷害自己的家人理清關係,放下過去,過好現在,明玉才能真正得到幸福。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家有女兒,


  • 我們要培養她堅持學習和成長的品質,讓她有思想有見識,能夠抵禦生活的磨難。

  • 我們要培養她獨立自由的人格,讓她掙得了足夠的錢,過得了想要的人生。

  • 我們要教會她放過自己的智慧,讓她內心強大到能直面一切,遇上天大的事情也能一笑而過。


畢竟,人的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學會獲得幸福。


我是青欖君,青欖家長地帶公眾號的作者,本篇回答有部分摘自我的原創文章《《都挺好》明玉越來越好:教會女兒這三點,不怕女兒不幸福》,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回答,請為我點贊或者留言評論。


青欖教育


曾經有人寫過,養一個女兒比養個兒子操心!也有人說女兒要富養,不知道你怎麼看?我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對我來說女兒們幸福是終極心願!我想,每個媽媽都一樣吧!我的孩子一個四歲一個兩歲,對於幸福的教育,我會這樣做。



一,沒有過多的物質,堅持簡單舒適實用的原則,女孩的東西繁多,如果堅持富養,樣樣都好都多隻怕將來慾壑難填,最終不是累垮自己就是累垮別人,與幸福背道而馳是我不願看到的。所以我給她們創造了簡單但足夠的物質條件。

二,讓她們快樂玩耍,保持身心健康發展。如果她們對某些事情產生愛好,我接受學習一兩樣特長。在學習過程中我會要求堅持,並盡所有努力。原因是我認為產生興趣容易,努力並堅持才能克服困難有所成就。成就感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幸福體驗。

三,多閱讀,讀好書,腹有詩書氣自華,女孩子在浮躁的世界中不迷失,不沉淪是需要一點思想的,思想從生活和書本中來。所以我會培養她們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從書中吸取營養充實心中,會使她們有能力把握自己人生航道。

四,適當的旅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旅途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增長見識也是培養女孩幸福感和胸懷很好的方法。大寶四歲第一次短途旅行回來,給家人描述見聞頭頭是道,一個見識廣的孩子對人生的意義是積極的。

五,教她發現生活中平凡的美。我會和她們一起看美麗的晚霞,逛逛市民公園,和鄰居老太太聊聊天,讓她們一起參與家務,大寶能把自己的衣服晾曬得很好,有時參與洗碗,掃地,有些事並不能做得很好,但我會鼓勵她並教她,她很樂意學習,總說長大了要像媽媽一樣。

幸福是一種感受,有人簡簡單單就倍感幸福,有人腰纏萬貫依然孤枕難眠,所以想讓孩子幸福,我們首先成為幸福的人,祝願大家都幸福!


雅兒媽媽育兒碎碎念


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問題。

我的回答只有一個,讓自己活得幸福是最好的辦法,女兒會照著父母尤其是媽媽的樣子活成一個幸福的樣子。

先引用三句句話:

第一句,育兒及育己

第二句,言傳身教

第三句,子女最後基本上是活成的父母的樣子

第三句可能很多人有疑惑,說自己在各種觀念上比父母先進多了,而且從小就特別反思父母的做法,想到自己以後為人父母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相反的方式來,一定不能讓孩子重演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依據知媽身邊那麼多長大以後又為人父母的表現,知媽基本上可以確定地告訴大家,在實際具體的技巧和方式上肯定是有改變,和父母輩不一樣。但真的都是表象,由控制慾極強的父母養大的孩子最後一定是換了另外一種方式同樣對子女表現出一樣強大的控制慾。這其實是一個悖論,很多把父母的育兒方式當反面教材的人最後其實成了他們原來也會討厭的人。

所以,建議只有一個,媽媽要自己幸福,有幸福的夫妻關係,有朋友,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把自己活成幸福的模樣,女兒也會活成你希望的樣子。

很多事沒有那麼複雜。


夏目木桑


女人從進化的角度而言,天生是需要“關係”上的關注的(遠古時代人猿向人的進化過程中,雄性被分配為打獵,而雌性的主要功能則是照看孩子和老人。後來進入農耕時代,更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狀態。所以女人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維護家庭關係。那麼她們也就更為注重“關係”)。所以培養女兒,一定要先注意給她足夠的關注,把她當成“生命的至重”。

女孩被足夠的關注和看重,有利於培養女孩的自信和獨立,讓她在今後的人生中有自己的追求,而不是一味依靠。同時,足夠的重視可以給女生安全感,不至於使她們成年後總是懷疑自己懷疑別人,不會出現“我和你媽同時掉河裡,你先救誰”的幼稚思維!


rainbowzhong


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有女兒的父母最想得到的答案。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讓他們的人生能夠走得一帆風順,過上幸福的生活。特別是對於女兒,都希望把她當成小公主養育,希望她長大後遇到一位愛她的白馬王子,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可現實不是童話世界。我們無法預知他們的未來,也無法一直把他們保護於羽翼下。我們能做的,就是用心培養,用心陪伴,和她們成為朋友,一同成長。給她們健康的體格,良好的性格,自信的心態,打好了這樣的基礎,相信孩子長大後,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人生,她們都能用智慧、樂觀、堅強去面對。而我們,永遠是她們的依靠!這本身不就是一種幸福了嗎?


茵你而淳在


做一個認真對待生活,心懷善念的人。


犀利小會計


想讓女孩長大幸福的爸爸媽媽們怎麼辦呢?

  第一步

  幫女兒得到童年的50分

和睦,不吵架;給女兒很多很多愛;爸爸媽媽能和女兒分享喜悅,也一起面對挫折。

比如遇到困難,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媽媽能和女兒一起找原因,真誠的交流。

  做到這三點,女兒的童年就會幸福啦,就可以拿到50分,給人生埋下快樂明媚的基調。別的,父母有幽默感,家庭富裕什麼的,並不是必須,只是錦上添花啦。

  

  第二步

  告訴女兒什麼叫自我實現

  是的,你是一個女孩,但你首先是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你必須要自我實現。

  你長大後要有一份工作,(這份工作最好是你喜歡的);你要能自己養活自己,(經濟不獨立,何談人格獨立呢);你要堅強,勇敢,不僅照顧好自己,還要對別人,甚至,對這個世界有幫助。

  別怕孩子聽不懂,孩子都會懂,並會潛移默化,內化為她們認識和世界觀的一部分。

  孩子懂得了什麼是自我實現,自然就會對自己有要求,長大後不僅外表美,內心也會宏大豐盛,離幸福的距離更近。

  第三步

  告訴女兒:愛情不是那麼重要<strong>

  科學家的研究表示——地球上的女性,認為最重要的愛情,真的只佔10%哦。

  

  為什麼要這樣告訴孩子呢?

  既然只佔10%,那麼為什麼失戀了,會覺得天塌地陷,分分鐘想找塊豆腐撞上去狗帶呢。

  這是因為,上面的第二步沒做好。佔40%的自我實現開了天窗,只好把希望寄託在愛情上,潛意識誇大愛情對於幸福感的作用,把愛情僅有的10%,當作30% ,40%……甚至100%。

  他對自己好,自己就幸福得不行了,對自己說話的語氣稍微不那麼溫柔了,就覺得宛如地獄。

  反觀男人們,因為有自我實現,能找到自己的社會價值,愛情對於他們的幸福感,就真的只有10%。男人的生活有事業,有工作,有足球,有遊戲,有哥們,然後才是愛情。

  女人用自己全部的幸福感,去搏男人的10%,就像王菲歌裡唱的:越小心安撫,反而連一個吻都留不住,這就是為什麼男女關係裡面,女人常常被動絕望的原因了。

  這就是人生的真相,沒那麼夢幻,或許爸爸媽媽們早就明白了,不過是沒告訴女兒。

  那麼在恰當的時候,告訴人家好麼,或許是女兒看到韓劇,表示很羨慕女主的時候,或許是女兒放學回家,提起一個小男生喜歡她的時候。

  像聊家常一樣,告訴人家。

  只有當女孩兒的目光從狹隘的愛情裡走出來,放眼看到世界的廣闊,看到那麼多東西值得追求,才會更快樂,那時候,真正的愛情,反而會降臨了。

  最後一步

  這件禮物一定要送給她

  爸爸媽媽們,如果你們有個女兒,這件禮物一定要送給她,這樣她才可以幸福並快樂的生活。

  獨立思考:

  女孩是弱勢群體,很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標。因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讓孩子自己去判斷、選擇。如果不放心可以讓父親幫忙,因為父親在培養女兒獨立思考方面往往比母親更有成效,而且父親培養出的女兒更自信,將來不易遇到渣男。

  生理:

女孩與生俱來就比較關注自己的身體和容貌,因此父母更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並懂得如何愛惜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育的快,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並適當的教育孩子一些有關兩性方面的知識。

  安全感:

女孩就像花朵,儘管美麗,卻很脆弱。因此,父母要幫女兒建立穩固的安全感。儘量保持家庭和睦的氛圍,多點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鼓勵和幫助,並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禮儀:

對於女孩來說形象是自己的品牌,時刻保持良好的儀態儀表,不僅體現出個人的風度和品味,同時也是對他人的尊重。而禮儀並非是一下子就能學會的,它需要家長從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的培養孩子,例如吃飯不出聲、請求幫忙時要說請謝謝、懂得分寸等。

  懂得欣賞

女孩看到比自己強的人,很容易產生嫉妒心理。而嫉妒往往會矇蔽人的雙眼、思想,繼而阻礙孩子進步成長。因此家長從小就要教會孩子欣賞別人的優點,並學會裁長補短。

  

  來自美國的阿尼·伯格(Anea Bogue),擁有文學碩士學位,是一位很有名氣的教育家。我們請她來分享幾個可能阻礙你女兒充分發揮潛能的教育方法,你可能對此還全然不知。

  DO NOT 1.教導她有禮貌並且要保持安靜

  舉止端莊有禮貌和沉默寡言、保持安靜之間是有天壤之別的,但看起來女孩們經常被推進後者的範圍之內。

  “ 女孩是蜜糖是香料是一切美好的東西,這句格言是用來引導我們撫養可愛的女孩子的。”伯格說。“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對女孩灌輸:為人友善,避免衝突,不要煩擾他人,以及要安於現狀,都是成為一個討喜可心的好女孩/好女人所必須的。”

  對她未來的影響:<strong>顯而易見,這種心態可能導致女性不去力爭更高的薪水,因為她們不想開罪一位潛在的僱主,或者導致她們讀書時不在課堂上大聲發言,工作後也在會議中默不作聲,以免被視為不夠淑女。

  如何避免:<strong>儘管我們都想讓孩子彬彬有禮,不要忘記告訴女兒辯論、持有不同意見和交涉都是沒有問題的,尤其在同輩中——當然要講禮貌。鼓勵她從幼兒園到大學都要在班級中大聲發言,陳述她的觀點,然後準備好捍衛自己的觀點。

  

  DO NOT 2. 給她買帶有鮮明性別色彩的玩具。

  3歲前只遞給她粉紅色的玩具,你的孩子可能會認為粉紅色就是她最喜歡的顏色,因為“那是女孩子所喜歡的”。事實上,研究認為,導致孩子們更喜歡有性別色彩的玩具的真正原因是父母和其他社會因素,而非先天的基因傾向。

  對她未來的影響:<strong>這很重要,一份調查發現31%的“女孩”玩具都是關於儀表妝容,包括塑料化妝品玩具和娃娃的服裝。同時針對男孩的玩具則鼓勵發明、探索、競爭、靈活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全是創新者和領導者所必備的。

  如何避免:<strong>在商店中努力避免只在有芭比娃娃和玩偶的那條通道逗留,而是向孩子提供鼓勵科學發現、競爭、探索和解題的遊戲和玩具。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DO NOT 3. 對她的誇讚只有漂亮……無它

  不錯,她是可愛的洋娃娃,卷卷的馬尾辮令她看上去如此可愛,讓你忍不住誇她漂亮、可愛。但是她寫起詩來也的確出色,還是位建築奇才——能搭起復雜的積木,更喜歡唱甲殼蟲樂隊的歌曲,還能一邊唱歌一邊模仿彈吉他。

  對她未來的影響:<strong>“我們所處的社會非常外貌協會 ,除非把你的女兒完全隔絕在各種媒體和學校互動之外,她總會明白儀表是很重要的。”伯格說。“然而,父母雙方可以共同努力對她不基於外表的成績(學業、體育、音樂,等等)予以獎勵、進行認可並表現出由衷的讚賞,這樣就能明白無誤地傳遞信息——她的價值不是因外表而起也不會因外表而終。”

  如何避免:<strong>伯格建議你“挑戰一下自己,每讚揚一次女兒的外表,同時至少再讚揚兩個她所取得的不基於外表的成績。”

  

  DO NOT 4.把她培養成“公主教”教徒

  現實生活中的公主們大多多才多藝,有真才實學。她們能說幾國外語,具有卓越的外交技巧,但是你的小女兒不知道這些。她所知道的是,要想永遠幸福地生活下去,關鍵是有一副足夠美妙的歌喉以吸引一位王子將她從一堆麻煩中解救出來。

  對她未來的影響:<strong>“公主文化鼓勵女孩做落難少女,只需楚楚地等待一位白馬王子從天而降, 拯救她 併為她及她的人生帶來價值。”伯格表示。“我們將一直讓女孩們有這樣的感受——如若不依附於男性,她們自身是無足輕重沒有價值的。”

  如何避免:對你的女兒完全屏蔽公主文化這幾乎不可能辦到,並且只要能向她傳遞正確的信息,也真的大可不必。和她一起看電影《勇敢傳說》(Brave)吧,它講述了一位公主打破魔咒拯救她的國家和自己的故事——沒有求助於男人。如果你的女兒已經愛上了傳統的公主故事,一定要向她指出女主角自己所做的所有了不起的事情。

  DO NOT 5.家裡所有的體力活都留給爸爸做

  讓家裡的男人打開泡菜罐或修理吱吱作響的地板可能更容易,但我敢保證,如果你用心,你也能做這些事情。

  對她未來的影響:<strong>“父母有意識地挑戰典型的性別分工,這很重要,”伯格說,“尤其是那些總是說女人比男人嬌弱,女人是照看者而非幹活人 、 修理工 和養家餬口的人 。”

  如何避免:<strong>向女兒展示你進行重要的理財操作——每位媽媽都應該做類似的事——並能夠修剪草坪和打開泡菜罐。還要避免根據性別進行家務分派。也讓你的女兒修剪草坪和倒垃圾,讓你的兒子或丈夫也做做洗碗和吸塵的工作。

  DO NOT 6.只讓她跟其他女孩玩

  這個問題不僅限於在把女兒送進女子學校,仍然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女子學校的研究指出在對女孩的教育方面女子學校有利有弊。一項研究顯示女子學校畢業的學生SAT考分更高並更有自信,也更投入學業。但是去年秋天發佈的另一份報告頗具顛覆性,報告發現女子學校畢業的學生不僅沒表現得更有造詣,還更可能相信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

  對她未來的影響:<strong>問題不僅僅是你的女兒是否讀女子學校,還會延伸到她的校外生活。研究實際顯示,不僅是學齡前兒童傾向於和異性劃清界限各玩各的,這種分隔還會導致男孩女孩形成兩套不同的社會技巧、處事風格、期許和偏好——無一能夠幫助她某天躋身董事會。

  如何避免:<strong>如果你的女兒在學校裡身邊圍繞著一堆女孩,一個男孩也看不到,試著鼓勵她在校外與幾個男孩建立友誼,可以是鄰居家的小孩或你朋友的小孩。對於小小孩來說,安排其與異性小朋友玩尤其重要,邀請男孩子來參加你女兒的生日派對或遠足活動,讓你的女兒自由自在地在附近籃球場玩耍或參加一個有男有女的運動隊。她將學到,男孩做的一切她也能做到……甚至她能做得比男孩還要多。

  

  DO NOT 7.批評自己的身材,或其他女性的身材

  健康飲食對每一位母親及她的女兒來說都是必須的,所以不能做得太過,抱怨自己的身材,或者嘲笑批評別人的身材。

  對她未來的影響:<strong>通過在女兒面前討論節食,抱怨你如何需要再減掉幾磅或鑑於其他女性的身形而批評她們的服裝選擇,你傳達了這樣的信息:女性必須保持一定的身材才會被認為可愛和成功。

  如何避免:<strong>“很關鍵的一點是我們想要女兒怎樣,自己就先要以身作則。”伯格說。健康飲食應該是這樣的:根據食材的營養價值和我們所需的能量選擇平衡的膳食。不要購買低脂食品或加工食品,不要省掉任何一餐,這些都是不健康也不成功的減肥方法,還斷送了你的健康。

在這個強調男女平等的社會<strong>

女孩子當然不能用陳舊的方法培養了~

<strong><strong>

做到以上這幾步,女孩長大就會幸福。<strong><strong><strong>

爸爸媽媽們一起加油!


愛家搭配


專注婚姻與情感,願做你情感的榕樹洞,貼心的成長顧問。

最近和好幾個朋友聊天時都提到:如何讓女兒幸福,如何讓她們在愛的路上更順利,如何在成長的路上更能做自己。

傾聽她的內心,尊重她的感受並引導她前行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一個上課逃學,讓哥哥幫忙寫請假單,考試總不及格,還愛和隔壁孩子打架的孩子大概是老師討厭、家長頭疼的大難題,在這個故事中,權威而武斷的父親,在鄰居找上門來的時候硬是給孩子貼上了“態度惡劣”的標籤;而伊桑的媽媽,儘管像許多母親一樣,溫柔慈愛,卻也只能在深夜裡一邊看著兒子從小到大的影像記錄,一邊默默流淚。

而在他一次又一次努力卻一次又一次失敗甚至習得性無助時,父親卻簡單粗暴地將其送到一座“管理嚴格”的學校,而看不到他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依戀……

陶虹在節目中也說過:如果連媽媽都不能包容她的錯誤,那這個世界誰能包容她?

也許我們不能要求每一位父母都成為教育家,但是為什麼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卻不能夠有最基本的理解;父母們習慣於關注每日的新聞,朋友圈在發生什麼,卻不甚關心孩子的心靈。

其實在孩子成長髮展的道路上,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學校和老師主要的任務是一般知識的傳授和麵對集體學生的教學,所以很難做到將每個孩子看作special,而對於每一對父母來說,自己的孩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獨一無二。然而遺憾的是,在故事和我們的生活中,父母往往成為無意識的“迫害者”和“幫兇”。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你的後盾

在前不久性侵的不同案例中,都出現過他們試圖告訴自己的父母,臺灣作家林奕含小心翼翼的告訴父母時,她的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恰逢最近在讀李銀河的書《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書中提到一個普遍現象,在大家第一次月經的時候,出現各種各樣的現象:

為此事感到害羞並得到“女人命苦”的現象;

惶惶不可終日,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有恐懼感;

又矮又胖,再也不會長高;

對自己的意識有影響,認為給自己帶來很多不方便;

只有少數孩子的媽媽開心的告訴他們,你們長大了,並告訴方法,這樣的孩子在父母那裡得到了鼓勵、支持;

而大部分人都是:在最應該支持瞭解自己的父母那裡沒有得到支持和幫助。

如果不曾有人愛你,一定要自己愛自己

女孩們,你們的身體比頭腦更誠實,不開心你會難受,開心你會笑,那是身體給你的反應,而在你哭的時候大腦可能會告訴你,不是你想的那樣,你就跟著大腦走了,忽略了身體的反應,但是分享群萌仔曾說給一個有趣的名詞--【綠茶腦】,就是你的大腦也可能會騙你哦。

當你看學習超過十點的時候,它就提醒你各種不能晚睡的理由,讓你洗腦;

而當你看電視,看小說到1,2點,可能它也不會蹦出來;

這時候就是你被大腦控制了。

所以你必須知道你的心想要什麼,你的靈魂要什麼,然後身體會自動配合你,不要被大腦控制。判斷一件事到底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就從身體去反應觀察。

最後致已經長大的女孩:

由於我們的父母受限於他們的原生家庭,她們可能沒辦法愛我們,甚至於她們都沒辦法愛自己,所以無論你過去經歷過什麼,記得告訴自己:你是值得被愛的。

以下是朋友的語言,我稍加修改,送給長大和沒長大的女孩們:

我的親愛的孩子!媽媽會極盡所能的寵你愛你,直到媽媽離開人世的那一天!

我的孩子,你也要學會愛!先要愛自己。

不論將來有沒有其他人會像媽媽愛你這樣來待你,不論將來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你都要愛著自己!

我的孩子,你要愛那些真心愛你保護你的人,沒有誰的愛是廉價的,沒有誰的付出是必須的!

我的孩子,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而真心愛你的衡量標準就是你的感受,如果不舒服,無論對方說什麼,那就不算愛,尊重自己的感受。


i愛會看見


我認為要讓女兒長大後更幸福,從小應這樣教育:

一是不斤斤計較。女人一般是比較敏感的,不管什麼事總是想了又想,老是集中在一點去考慮問題,非常糾結。女人大都追求完美,容不得半點瑕疵。這樣,往往自己容易心累,別人也跟著累。特別是在家庭生活中,有時會使家人受不了。相反,一個大大咧咧的女人,她是快樂的,與人相處,身邊的人也是開心的。

二是要自立自強。一個女人不管找了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丈夫,如果自己沒有一份事業或者一份工作,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始終心裡是空虛並不安的。當信誓旦旦愛你的丈夫出軌了時,你會感覺天都塌下來了,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三是要學會自我排解。人的一生總會遭遇一些不愉快和不幸的事,作為扮演幾個角色的女人,女兒、妻子、兒媳、母親甚至還是職場的人員,角色的變換,承受的也更多。如果自己不能自我排解,就會整天感覺鬱悶,心思重重。這時候很需要自我排解,可以放聲高歌、可以縱情跳舞,也可以在沒人的地方盡情發洩,還可以將委屈傾訴於字裡行間。一句話不要壓抑,放鬆而不放縱自己。


落葉餘暉


孩子從小幸福成長,長大後幸福生活,是每一對父母的願望。

作為普通人,如何教育女兒讓她長大後更幸福,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在孩子小時候,她就像錄像機一樣,會把父母的對話和相處模式完整刻錄下來。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並不喜歡爸爸媽媽的一些行為。有的孩子也會暗暗發誓,長大後,絕對不要像爸爸媽媽那樣。可是,長大後會發現,自己偏偏就像當年自己的父母那樣,對待自己的配偶和孩子,活成了自己小時候討厭的樣子。

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相親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二,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對女兒精神富養。

精神富養,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作為父母,要努力工作,用心生活,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樣才能給孩子提供更多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提高眼界,擴大格局的機會。

另外,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態度,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成為女兒的人生榜樣。

作為母親,自己要不斷學習,永遠有一顆好奇的心。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夢想。而熱愛閱讀,這是我最希望給女兒“遺傳”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