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卖火柴的小女孩放到一边去

把卖火柴的小女孩放到一边去

成语“伯道无儿”的意思是对他人没有孩子表示同情、惋惜,出自《晋书·邓攸传》。

邓攸,字伯道,两晋官员。西晋永嘉之乱期间,有一次邓攸带着家眷逃难,眼看追兵就要上来了,邓攸无法同时保住儿子和侄儿,因考虑到弟弟早亡,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能让弟弟绝后,便打算舍弃儿子,保全侄儿。他把想法告诉了老婆,说我们如果侥幸活下来,还可以生儿子的。老婆痛心之余,无奈之际,竟垂泪答应了。就这么,一家人丢下七八岁的儿子仓皇逃命。没想到,跑了一段,儿子又撵了上来。邓攸一狠心,竟将儿子绑在路边树上,重新奔向逃往之路。

邓攸竟然凭着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成为感动晋朝人物,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一路官运亨通,并且名垂青史,被历代王朝树为道德楷模。

用现代人的观点看,邓攸的做法实在过于惨无人道,历朝历代的道德观也过于荒谬。有人对此批判过,我不想再说三道四。令我震惊和郁闷的是,即使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对邓攸的态度由肯定变成了否定,但也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层面的探讨和论述,居然没有一个人对邓攸那可怜的儿子(姑且称之为邓儿)表示过哪怕一点点的同情,更没有人关心过邓儿的最后命运。与此相反,自从安徒生那篇《卖火柴的小女孩》翻译到中国来,倒是有无数国人流下了同情之泪。如果把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到现在中国人献给卖火柴小女孩的眼泪加起来,流量之大估计可与长江有的一比了。

自己有孩子不疼,反而去疼别人的孩子,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更何况,邓儿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史书中有记载。卖火柴的小女孩只不过是一个文学形象,是虚构的,是想象中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这么个孩子。

放着命运凄惨的真实的人不同情,反而同情事实上不存在的虚妄形象,又是一种什么心态?

即便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她的遭遇跟邓儿的遭遇相比,也要幸运的多,尽管二人都非常值得世人同情。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冻饿而死,至少还有个完整的尸体。邓儿是被乱兵杀死或者是被狼虫虎豹吃掉的,连个完整尸首也没有。

卖火柴的小女孩至少有个很爱她的奶奶,她的心里是有期盼,有希望,有温暖的。邓儿的心里则完全是绝望、无助和悲伤。亲爹亲娘就在眼前,生死关头,他们却残忍地抛弃了他。我们可以想象出邓儿睁大惊恐的眼睛,撕心裂肺嚎啕痛哭的情景。那种悲惨的场面,想一想就令人痛彻心扉。尤其当邓儿追上了弃他而逃的亲爹娘,亲爹娘竟然狠心地拿绳子将他捆绑在树上,再次弃他而去的时候,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我至今都不敢去想象。

被别人伤害是痛苦的,被至亲骨肉伤害痛苦百倍。

我就想不透,即使邓攸打算保全侄儿,完全可以背着侄儿逃命,让亲生儿子跟着跑就是了,有什么必要抛弃他?如果儿子实在是累赘,那就由着他自己逃命,自生自灭就是了,又有什么必要捆住他的手脚?邓儿被绑在树上,就算不被乱兵杀害,也会被狼吃掉。

真希望这种灭绝人性的惨剧是虚构的故事,可它偏偏是真人真事。

尽管事情过去了千年,可每次想到邓儿那惊恐的眼神和悲惨的哭声,我都有一种锥心刺骨般的疼痛。

唉,这个可怜的孩子。

千年之后,我们为他祈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