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中歌会》,少了素质问答的青歌赛与翻版《歌手》

转眼已经到了5月份,2019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第一季度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纷纷收官,陆续祭出第二季精心打造的综艺节目争取挑剔的观众。湖南卫视在2019年的《歌手》节目算为数不多的第一季度的音乐演唱类节目,虽然有刘欢、齐豫、龚琳娜一众老将,以及吴青峰、小k等年轻歌手,收视率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收视率多期未破1。虽然节目质量与收视率不能一并而论,但也能反映一部分问题,一成不变的群星演唱竞技类的节目形式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在下滑。

北京卫视《中歌会》,少了素质问答的青歌赛与翻版《歌手》

到了第二季度,又有两档音乐演唱竞技类综艺节目登场。一个是网络综艺《我是唱作人》;一个是北京卫视制作的《中歌会》。前者已经播出四集,贡献了很多好作品,豆瓣分数依然坚挺在8分,口碑不俗;后者是已播出两集,话题均游离于音乐之外,从制作到成片混乱成一锅粥的土味综艺。之所以想聊聊这个综艺,实在是在看了半集之后,尴尬的气场围绕在身边,还有其混乱的制作与毫无规则的打分,实在让人很懵。

不存在的打榜

北京卫视《中歌会》,少了素质问答的青歌赛与翻版《歌手》

最初《中歌会》是一档宣传打榜的音乐节目,也联合了各地方电台共同助力。顺子、陶喆、黄绮珊、腾格尔、霍尊等人的加盟,阵容也不错。不过既然是歌手来打榜的节目,那么每个前来打榜的歌手应该带来的是自己最新作品,重点是打榜的作品而非歌手本人,最低要求也应该是来打榜的歌手如江苏卫视的《金曲捞》一样带自己沉寂的音乐作品。但实际来参加竞演的歌手都是老歌翻唱,甚至如于毅,本身就是演员,根本不是歌手,使得节目完全失去了“打榜”这两个字的意义。

北京卫视《中歌会》,少了素质问答的青歌赛与翻版《歌手》

《中歌会》中确实有个“榜”,也仅仅是排名的积分榜而已。在每一次公布分数的时候,一个被打了鸡血的主持人都会用他一点都没有煽动性的,自以为很激情的嘶吼来宣布分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丝毫没被带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现场状况百出

北京卫视《中歌会》,少了素质问答的青歌赛与翻版《歌手》

《中歌会》主打真实,从唱演到流程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如果说首期节目白举纲应对评鉴团关于歌词肤浅没意境、被说“不温不火”,他用自己的一句歌词“醉沙场卧亦沙场”来直面质疑;顺子临上场前紧张到忘记拿话筒;还有腾格尔话筒没声,有人唱歌忘词、忘带耳返、打分显示出错等状况的出现是体现真实。那么黄绮珊所唱的《姐姐》本来现场时是出现破音的,甚至是连续唱劈几个高音,但播出版本中被修成了完美现场,完全失去了live的价值。其实,最有意思的是一档号称不修音的音乐竞技节目,实际修了音,在第二期播出之际又把第一期未修音的破音版本曝出来,炒热度明显。顺带一提,霍尊、腾格尔、黄绮珊都是上过《歌手》的,各位看官可以自行对比一下两者演出效果的差距。

任性的评委

北京卫视《中歌会》,少了素质问答的青歌赛与翻版《歌手》

一档竞技类节目,除了选手亮眼之外,评委也是能出彩的。但出彩也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喝彩,一个是倒彩。《中歌会》成功的将评委点评环节打造的比歌手演唱环节好看,品鉴团的评委画风清奇、不知所谓的点评,以及看似不和的“窝里斗”的叫板,言辞着实犀利却没有点到位的狠话,承担了这个节目最大的笑点与看点。一档音乐类演唱竞技节目,上热搜的第一个话题竟然是评委贺冰新与歌手顺子之间的冲突,偏离了演唱与音乐本身。

无处不在的假嗨

北京卫视《中歌会》,少了素质问答的青歌赛与翻版《歌手》

湖南卫视的《歌手》节目,网友时长会调侃其中出现的各色沉醉的音乐中享受的观众。但纵观每次歌手的演出,以及现场的反馈,会让人觉得现场与电视电脑前的观看的感觉应该是不同的。再看《中歌会》的现场,从观众到舞台上的DJ,有时候在用一种很做作的动作表演一种自嗨的情绪,他们演的累,观众看的尬。


目前《中歌会》仅播出的两期,其中节目最大的亮点贺冰新点评缓和了很多。节目的竞演阵容也还是不错的,南征北战、赵传、马条等人的加入兼顾了多方受众。《中歌会》相当于将歌手节目与青歌赛两者融合,只差一个文化题问答环节了。但融合度欠佳,节目制作方不走心(片尾将白举纲介绍成为13年快男冠军)。一手好牌,目前来看被打的稀烂,如何复盘重建,只能看日后节目进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