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榕城多山,自古“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其中“三山现”众所周知即沿八一七路中轴线分布的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与乌石山(乌山),而“三山藏”与“三山看不见”则隐匿在闹市中,鲜有人知。

今天,跟随大梦君的脚步,漫游“三山藏”之一的冶山古迹。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漫游线路:

冶山春秋园 — 欧冶池— 冶山古迹 — 中山纪念堂— 林则徐出生地 — 能补天巷— 福建都城隍庙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闽之有城,自冶城始”。

22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以无诸助刘灭项有功,封其为闽越王,无诸筑冶城于冶山之麓。冶城为全闽第一城,闽都千年文化由此发祥。

穿过钱塘巷,进入冶山路,阳光穿过树影洒下点点斑驳,缕缕光线里,尘埃在舞蹈。刚从超市出来的依姆们,边抱怨着上涨了的菜价,边炫耀着得了第一名的孙儿,慢镜头一般,缓缓走过我的身旁。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行不过百米,便可见冶山春秋园。与前次来冶山时的“大隐隐于市”不同,经过一番改造,冶山入口不再藏身于居民楼中,而是大方地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展现给更多的人。

穿过修葺一新的冶山春秋园,便可见昔日欧冶子铸剑之地——欧冶池。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允常聘欧冶子在此处铸剑。唐元和年间置剑院,浚池时出土有铜刀、刀环等遗物。至明弘治年间,池已严重淤塞,仅存半亩方塘。1932年,修复欧冶亭、喜雨轩等建筑。50年后,池北建剑光亭、石舫、池心亭等仿古建筑。


经过疏浚与改造,如今的欧冶池虽不及当年泉涌如潮,却也别具一番古意。池旁几棵古榕枝繁叶茂,茂密的枝叶向池中伸去,已掩映了大半的池面。偶有老者在石舫上垂钓,虽无人为伴,也怡然自得。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拾级而上,不过百余步,便登临冶山。

冶山海拔不足30米,山形整体呈螺形走向。从“一曲”绕至“九曲”,再赏遍布其间的40余处石刻,便是将这冶山绕了个遍。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不仅石上刻有九曲,如果你足够细心,还有一处还原了“流水曲觞”之意的“九曲池”,古时闽都文人雅客在池旁聚会,任其顺廉泉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上的另一侧,是中国海军近代名将萨镇冰的晚年居所“仁寿堂”,萨镇冰88岁时迁居于此,直至人生道路的终结。经过保护与修整,如今的“仁寿堂”被作为冶山春秋园陈展厅对外开放。2200年的恢弘历史,都集中在这两层楼的小屋里,熠熠闪光。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自冶山而下,便见位于中山路尽头的中山纪念堂。

福州中山纪念堂的前身是明清贡院,如今这座中山纪念堂是在新世纪初重新修复的。由于内部闭馆整修,未能进入一窥究竟。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中山路是中国城市较为常见的路名之一,与其他城市的中山路不同,福州的这一条中山路既不是通途大道,更不是商业中心,只是一条藏身于居民区内,傍古迹而生的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小路,就这样固守着自己的质朴与宁静。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但凡来过能补天巷的人,都会对这个奇怪的巷名充满好奇。能补天巷是一条与中山路平行的巷子,百米有余的巷子虽不起眼,却藏着一段极为动人的传说。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据传,旧时闽北穷秀才邝继聪来福州考科举。在贡院西侧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一天下起大雨,一群蚂蚁在水中挣扎,他动了恻隐之心,用一根树枝救了众多蚂蚁。 考试结束后,考官阅卷时发现邝继聪文章很好,但卷中的“天”字,少了一笔,变成“大”字。按规定,文章有错字应列为废卷。当考官再翻开考卷时,‘大’字变成了‘天’字,上面的一横由蚂蚁排成,拂掉后第二天再看仍是如此。 考官觉得奇怪,一问才知其来由,于是不作错字处理,录取他为举人。第二年,邝继聪中了进士,回福建做官,到福州找这条小巷住下。知县想接他到衙门住,他说:“贵县灯笼虽大无斤两,秤锤虽小压千斤,大小岂能定功过,须知此地能补天。”能补天巷便由此而来。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折返步入城直街,跟随指引即可寻见藏身在逼仄居民楼中的福建都城隍庙。可别小看这一隅的香火,位于冶山麓的福建都城隍庙属全国第二早,仅次于安徽芜湖。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而这个城隍庙前的这个“都”字,更是讲究。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开国时颁布了严格的城隍祭祀制度,城隍庙按等级分为“都、府、州、县”四个等级,坐落在冶山麓的城隍庙,便属于最高级别的都城隍庙,辖全省十二府州。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冶山,经历了这座古城两千多年的风云变幻,也是八闽大地跌宕起伏历史的主要见证者,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里都承载着闽都如歌的岁月,在时间的长河里不卑不亢。

冶山古迹: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游

部分文字整理自网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