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榕城多山,自古“三山現,三山藏,三山看不見”。其中“三山現”眾所周知即沿八一七路中軸線分佈的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與烏石山(烏山),而“三山藏”與“三山看不見”則隱匿在鬧市中,鮮有人知。

今天,跟隨大夢君的腳步,漫遊“三山藏”之一的冶山古蹟。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漫遊線路:

冶山春秋園 — 歐冶池— 冶山古蹟 — 中山紀念堂— 林則徐出生地 — 能補天巷— 福建都城隍廟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閩之有城,自冶城始”。

2200多年前,漢高祖劉邦以無諸助劉滅項有功,封其為閩越王,無諸築冶城於冶山之麓。冶城為全閩第一城,閩都千年文化由此發祥。

穿過錢塘巷,進入冶山路,陽光穿過樹影灑下點點斑駁,縷縷光線裡,塵埃在舞蹈。剛從超市出來的依姆們,邊抱怨著上漲了的菜價,邊炫耀著得了第一名的孫兒,慢鏡頭一般,緩緩走過我的身旁。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行不過百米,便可見冶山春秋園。與前次來冶山時的“大隱隱於市”不同,經過一番改造,冶山入口不再藏身於居民樓中,而是大方地將這一段輝煌的歷史,展現給更多的人。

穿過修葺一新的冶山春秋園,便可見昔日歐冶子鑄劍之地——歐冶池。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允常聘歐冶子在此處鑄劍。唐元和年間置劍院,浚池時出土有銅刀、刀環等遺物。至明弘治年間,池已嚴重淤塞,僅存半畝方塘。1932年,修復歐冶亭、喜雨軒等建築。50年後,池北建劍光亭、石舫、池心亭等仿古建築。


經過疏浚與改造,如今的歐冶池雖不及當年泉湧如潮,卻也別具一番古意。池旁幾棵古榕枝繁葉茂,茂密的枝葉向池中伸去,已掩映了大半的池面。偶有老者在石舫上垂釣,雖無人為伴,也怡然自得。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拾級而上,不過百餘步,便登臨冶山。

冶山海拔不足30米,山形整體呈螺形走向。從“一曲”繞至“九曲”,再賞遍佈其間的40餘處石刻,便是將這冶山繞了個遍。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不僅石上刻有九曲,如果你足夠細心,還有一處還原了“流水曲觴”之意的“九曲池”,古時閩都文人雅客在池旁聚會,任其順廉泉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上的另一側,是中國海軍近代名將薩鎮冰的晚年居所“仁壽堂”,薩鎮冰88歲時遷居於此,直至人生道路的終結。經過保護與修整,如今的“仁壽堂”被作為冶山春秋園陳展廳對外開放。2200年的恢弘曆史,都集中在這兩層樓的小屋裡,熠熠閃光。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自冶山而下,便見位於中山路盡頭的中山紀念堂。

福州中山紀念堂的前身是明清貢院,如今這座中山紀念堂是在新世紀初重新修復的。由於內部閉館整修,未能進入一窺究竟。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中山路是中國城市較為常見的路名之一,與其他城市的中山路不同,福州的這一條中山路既不是通途大道,更不是商業中心,只是一條藏身於居民區內,傍古蹟而生的充滿煙火氣的市井小路,就這樣固守著自己的質樸與寧靜。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但凡來過能補天巷的人,都會對這個奇怪的巷名充滿好奇。能補天巷是一條與中山路平行的巷子,百米有餘的巷子雖不起眼,卻藏著一段極為動人的傳說。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據傳,舊時閩北窮秀才鄺繼聰來福州考科舉。在貢院西側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棧住下。一天下起大雨,一群螞蟻在水中掙扎,他動了惻隱之心,用一根樹枝救了眾多螞蟻。 考試結束後,考官閱卷時發現鄺繼聰文章很好,但卷中的“天”字,少了一筆,變成“大”字。按規定,文章有錯字應列為廢卷。當考官再翻開考卷時,‘大’字變成了‘天’字,上面的一橫由螞蟻排成,拂掉後第二天再看仍是如此。 考官覺得奇怪,一問才知其來由,於是不作錯字處理,錄取他為舉人。第二年,鄺繼聰中了進士,回福建做官,到福州找這條小巷住下。知縣想接他到衙門住,他說:“貴縣燈籠雖大無斤兩,秤錘雖小壓千斤,大小豈能定功過,須知此地能補天。”能補天巷便由此而來。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折返步入城直街,跟隨指引即可尋見藏身在逼仄居民樓中的福建都城隍廟。可別小看這一隅的香火,位於冶山麓的福建都城隍廟屬全國第二早,僅次於安徽蕪湖。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而這個城隍廟前的這個“都”字,更是講究。據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開國時頒佈了嚴格的城隍祭祀制度,城隍廟按等級分為“都、府、州、縣”四個等級,坐落在冶山麓的城隍廟,便屬於最高級別的都城隍廟,轄全省十二府州。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冶山,經歷了這座古城兩千多年的風雲變幻,也是八閩大地跌宕起伏歷史的主要見證者,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這裡都承載著閩都如歌的歲月,在時間的長河裡不卑不亢。

冶山古蹟: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城市漫遊

部分文字整理自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