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之最——清末及民国时期襄阳铁路修筑计划

转自【襄阳档案信息网】

襄樊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由于襄樊地理位置的重要,清末及民国时期曾有数次拟定到达襄樊或经过襄樊的铁路修筑计划,据文史资料记载曾有过信襄铁路、泽襄铁路、信宜铁路、广宜铁路、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等铁路的修筑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末成功。

信襄铁路

清光绪23年(1897年)9月,铁路大臣盛宣怀奏准修筑由河南信阳至湖北襄阳的信襄铁路,作为芦汉铁路(芦沟桥至汉口,后改称京汉铁路)的一条支线,聘请比利时工程师俞贝德进行勘测,只等外国借款到手,“即行接续趱办,由楚入豫,节节前进”。后由于借款未遂,此铁路计划被搁置。民国初年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曾画有这条未成铁路的路线。

泽襄铁路

光绪24年(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福公司订立合同,准许该公司“专办开采山西数处及豫省河北之内煤、铁、火油各矿”,并准该公司修造由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到襄阳的铁路,以便该公司将所采各矿运至襄阳装船由水路转运出去。后来该公司发现汉水过浅,不能航行大轮船,又于光绪25年(1899年)要求清政府允 许将铁路路线改为由泽州至南京对岸的浦口,清政府觉得这样的铁路要穿过芦汉铁路,对芦汉铁路有妨碍,因而拒绝了公司的要求,福公司只好停止修筑泽襄铁路的计划。

信宜铁路

光绪31年(1905年),湖片总督张之洞拟修一条由宜昌经荆门、襄阳、随州达河南信阳的铁路,将川汉铁路与芦汉铁路连接起来,派知县张延鸿进行勘查,后因这条铁路地跨两省,经费难筹,铁路计划被搁置。

广宜铁路

光绪34年(1908年),已离任的湖广总督张之洞致函湖北官绅,创议修筑连接川汉铁路与京汉铁路的广宜铁路,由宜昌经荆门、襄阳、随州达广水。此线全部在湖北省境内,经费由本省自筹。后因川汉铁路风潮起,铁路停工,广宜铁路计划也随之告吹

民国元年(1912年)11月,黄兴任粤汉铁路督办,将川汉铁路加入,改称汉粤川铁路,同时计划修筑广宜铁路。12月,聘定德国人黎诺为总工程师,将旧测路线图细加研究,进行设计。汉粤川铁路和广宜铁路的修筑经费依靠向四国银行团(包括英国汇丰、德国德华、法国汇理、美国花旗等银行)借款,后来借款交涉未成功,铁路计划亦停。

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

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计划由花园和广水经随县、枣阳、樊城至老河口。 9月,派曾克家等7人组成经济调查队,沿此线所经各地作初步经济调查,并编印一本《经济调查报告》,说明修此支线的必要。12月1日,派工程测量队出发勘测,次年春勘测结束。正当准备动工修筑时,抗日战争爆发了,铁路准备工作停止。

抗日战争结束后,民国35年(1946年),省参议会曾提出恢复修筑这条铁路的议案,虽经通过,但当时政府正忙于打内战,无意新建铁路,这项议案也没能付诸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相继建成通车,3条干线交汇于此,襄樊成为一个连通东西南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杻。

襄阳之最——清末及民国时期襄阳铁路修筑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