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快到了收穫的季節,還記得80.90年代沒有機械化,是怎麼打小麥的?

不醉繁華不醉君


90年代夏收小麥農忙季節可謂是記憶深刻,雖然那會兒天氣炎熱,但夏收小麥時似乎沒有小孩多少事兒,因為那會兒是一大家人合作完成,至少會有兩三個家庭組成一起幹活,分工勞作。而小孩實際上幫不上啥忙,則主要在麥場玩耍或送水送飯以及照看餵養家裡的雞鴨鵝、豬羊等家畜!



記得每年夏收前夕,父母就會和爺爺、二叔家一起將麥場撒上去年剩餘的麥秸,然後先用機器將麥場用水澆透一般,等待晾乾後再用驢拉石磙將麥場軋平整了!待到自家麥子成熟後,父母就會一大早起床,趁著早晨涼爽時下地用鐮刀割麥子,然後天熱時就用驢車將打捆麥子拉回麥場裡,直到一塊地小麥全運到麥場後,這時主要工作便在麥場裡進行!

一般麥場裡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也需要很多人力,因而一個大麥場上會由很多小麥場組成,而每個小麥場又會由兩三戶家庭組成,例如我們家麥場包括父母、爺爺奶奶和叔叔嬸嬸三戶家庭,在麥場上一般先用鍘刀把打捆麥子根部一側莖杆去掉,然後將麥穗部分撒在麥場裡!



當麥場上鋪滿麥穗並經過半天左右曬乾後,這時就會用驢拉石磙在麥穗上一圈圈的碾壓,有條件的農戶也會藉助拖拉機拉石磙,那時候小孩子們就會特別好奇,站在麥場上頂著烈日圍觀。直到麥仁大部分被碾壓脫殼後,這時就會用木製叉子(也叫三叉)和耙子將麥秸划走,然後在麥場角落處將麥秸一層層的堆起來,而這時小孩是可以跟著工作的,就是在麥秸上踩來踩去,以便壓實了麥垛,而關於麥垛的用處,其實在過去修屋蓋房和泥時很常用,也是生活中燒火做飯的引燃材料,同時扔到豬圈裡可以避免潮溼並隨糞便成為一種肥料,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言歸正傳,將麥秸移走後,賣場上只剩下麥粒和麥糠了,這時就會利於人工揚麥子方式進行分揀,也就是男人會用木鍁將麥子一遍遍的拋下空中,藉助風力將麥粒和麥糠、塵土進行分離,而婦女則用大掃帚將麥粒堆積,並划走上面的麥糠!



最後,麥子曬乾後就會在天氣涼爽時裝袋中,然後運回家裡,一部分會放在家裡石制糧倉裡存放,而其餘部分則是準備去鎮上交公糧了!同時,也會利用新收穫的麥子去磨面做一下好吃的美食,畢竟辛苦了大半個月,該好好吃進補一下了!

以上是大概90年代的麥收情景,時過境遷,隨著現在農村機械化大量使用,目前一塊麥田只需要不到半小時就收割完成,然後再半小時播種玉米,而收穫的麥子經過半天左右晾曬後就可以拉回家囤起來或直接去糧站賣掉,可以說非常簡單快捷,以至於現在的夏收農忙併非“特忙”了!


龍百曉生


在我們村裡,已經有近十年沒有一戶人種植小麥了。前兩年隔壁村裡有戶人承包了十幾畝地,就是用來種植小麥的。因為我們這裡是山區,也不方便採用機械化採收。一切都是人工操作。因為小麥採收時間緊迫,必須在其成熟後就要馬上搶手,不然遇到下雨了,那就非常麻煩了。因此他都是在村裡僱留守的老人們幹活。好像男人們一天是150元,而女人們一天是120元。當時爸媽也去幫忙幹了幾天活,回來之後說實在是太辛苦了。

想起小時候,收割小麥,確實很辛苦。當小麥快要成熟了,在外面打工的父親也會特意趕回來。然後一家老少都要去幫忙。而第一件事就是割麥子,弓著腰,然後揮舞著鐮刀在麥地裡機械式的重複。而割好的麥子,要一把把整齊的放在一邊。一半都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和媽媽負責割麥子,而爸爸就負責把麥子捆起來,然後再用扁擔挑回家裡去。

如果是天氣好,那就會把曬穀場用掃帚清掃乾淨,把上面的一些沙子、垃圾、小石子等清掃以後。然後把從麥地裡挑回來的麥子,一把把整齊的擺放在曬穀場上晾曬。一般太陽比較大,那隻需要晾曬兩三天,就要開始給麥子脫離了。在我們村裡的方法比較簡單粗暴。那就是搬一塊大的石板放在曬穀場上,呈45°角立著斜放。把已經曬乾了的麥子,用手抓著麥稈的根部,用力在石板上摔打。就是採用這樣的方法來脫粒。因為每次都需要把麥稈高高舉起,然後再把它狠狠的砸在石板上。所以也是相當累人的,小時候也因為好玩,而玩過幾次。可是沒多久就手臂痠痛了。

當麥子脫粒好了之後,還需要把它放入到風車裡面進行除塵,然後還需要經過晾曬,之後才會放進倉庫裡面!這些都是相當累人的,尤其是遇到下雨了,那更是會手忙腳亂。畢竟在六月天的時候,天氣時不時就會下暴雨的。

如今,村裡再也沒人種植麥子了,就連水稻田也流轉出去了。有些小麥產區都是採用機械化了,這也方便了不少。


農夫也瘋狂


我們這兒是魯北平原,現在過麥太省事了,只開著車在地頭上直接拉麥粒就OK了。

然而,在那個年代,一到過麥,心裡就打怵。實在是太忙太累了。

收麥之前,首先要整理場埦(場院)。開始用牛拉著耙,將場院上的土全部耙起來,曬上幾天。再用牛拉著碌碡,碌碡掛子上拴上許多帶樹葉的鮮樹枝,以將土地抹平,要壓上一個下午,傍晚再挑水把場埦潑得溼溼的,最難忘是1987年的5月20,那次潑場埦,我妻子快要生產了,還要手提倆水桶提水,潑完場埦後,回家晚8點就生了。翌日早上我必須把獲麥秧(去年的碎麥秸)撒在場埦上,必須厚厚的一層,不然會粘碌碡。然後人拉碌碡,要壓上幾個小時。壓好以後,將麥秸用耙子摟出了,再用掃帚掃乾淨。每天早上必須再掃一遍,這叫挄場埦。還有可恨的螻蛄,把場埦拱起土來,必須用農藥拌上麥麩,將它們藥死。這樣場埦就光滑啦。就等著開鏈啦!

開鏈以前還要備齊過麥的工具,有新鐮刀,就是叉耙掃帚揚場掀,碌碡簸萁趕牛鞭……一應俱全。

割麥子當然是手工作業,割了再捆綁起來一個一個的粿子,有時將麥粿子豎起來,然後裝在牛車上,拉回場埦裡。晚上也不閒著 ,點上汽燈照明用鍘刀鍘麥子,麥穗和麥秸就分開了。遇上抷屋(那時多數房子是草屋,每隔幾年要還新草,多數是用麥秸),就不要把鍘下來的麥秸弄亂了,必須慢慢地放好,以備之需。還要把麥秸梳好,再捆成粿子。

麥穗晾曬一天後,傍晚再垛起來,第二天再垛上一些,直到麥子全部割完。就開始用牛拉碌碡打場、起場、揚場、涼曬、裝袋,拉回家入倉。

這還沒完,還要及時播種。

場埦裡還有不少活要幹。就是將揚場揚出了的碎秧子和麥糠,分別儲存起來,以備冬天牛的口糧。具體的做法就是 ,在場埦的一角畫上兩個大圓圈,一個存麥秧,一個 存麥康。用鐵掀紮下溝,然後插入秫秸(高粱杆),再用過麥前準備好的草繩子(順地趴的絆毛)將秫秸連起來,麥糠垛外圍必須用麥秸,裡面盛麥糠,垛頂端覆蓋薄膜 上面蓋上雜草,最後用草繩子封好。這樣麥收基本算完了,而秋後,場埦裡還要多一個豆莢皮垛。

最後,致那個年代過來的兄弟姐妹們,永遠安康、幸福!


活過100sui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們當地就有大型小麥脫粒機了,小麥人工收割後,運到打穀場,堆放一週時間,利用夜晚加班脫粒,每年三夏午收季節,人山人海“大會戰”,農民稱之為三夏大忙季節,夜晚,打穀場上三盞汽燈(每盞相當於300W白熾燈),把打穀場照得燈火通明,大人們在忙脫粒,小孩子在麥垛上玩“躲貓貓”、“抓特務”遊戲。


小麥收割後,用牛車運到打穀場堆放,每年“三夏”收麥子,學校都要帶我們支援“三夏”,去麥地割麥子,捆麥子。白天割麥,犁地播種,夜晚脫粒。我曾發現有些地方小麥還是採用原始方式脫粒,用石碾子脫粒,牛拖著石碾子在打穀場圈圈子,來回滾動,當然效率非常低。

上世界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農村還有茅草屋,為了獲取整齊麥秸稈蓋房子,人們採取人工脫粒,將麥子整齊擺放在打穀場,用連枷拍打麥穗脫粒。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當地還有一種專門用於脫粒的“斛桶”,四方形,農民抓緊麥秸稈,使勁摔打麥穗,麥穗砸在“斛桶”板上,麥粒落入“斛桶”內。每年三夏麥收,農民累得個半死。

到了土地包產到戶時,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小型小麥脫粒機派上用場了。小麥收割後,運到打穀場,直接脫粒,用12匹馬力手扶拖拉機為動力,帶動小麥脫粒機轉動,每戶農民只需1小時就將小麥脫粒完了,輕鬆、放便。

以前,北方還有幫人收麥子的“麥客”這個職業,麥收季節去組織剩餘勞動力,去外地幫人收割小麥。以前人工收割小麥人山人海,大家“一”字排開,爭先恐後,沒有人偷懶,大家有說有笑,非常熱鬧,打穀場上也是一樣,忙的熱火朝天,雖然累,但人們心情是快樂的,喜悅的。

現在都是用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了,小麥不用二次脫粒了,田野上不見人山人海了,打穀場改成耕地了,人倒是在田埂上閒庭信步,悠哉悠哉地,可內心總有種失落,一種酸楚,想起兒時的記憶,內心澀澀味。

現在“三夏”不再忙了,100畝小麥半天時間收割脫粒完畢,外出打工的人也不用回家收麥子了,“麥客”這個職業也消失了,人們在收麥子的時候,還在休閒娛樂!


長江老農


我們豫東地區一直都是全國的小麥的主要種植區域,我是一個80後,對於在80和90年代父輩那一代人打小麥的事還是記憶猶新的。

首先在那個時候我們的生產隊都會有專門的打小麥場地,用我們這裡的俗語就叫“打場”。小麥在收穫以後都得用架子車一車一車的拉到場裡面。然後再把小麥攤開來,基本上會是一個大大的圓圈。不能攤的太厚了因為攤好以後要用石磙碾壓的,沒有四輪車的時候要用牛或者驢來石磙!碾了幾遍後要倒場既把麥秸用杈子翻一遍再碾。直到麥穗上基本沒有小麥籽的時候就可以把麥秸挑揀出來垛成一個麥秸垛了!


最重要的時刻來了就是揚場,就是把麥子和麥秸通過風和專門的木掀揚場分離出來!另外還得有一人專門用掃帚把麥秸掃出來!這個真是一個技術活!揚不好的話是不能夠把小麥籽給分出來的!我這幾年在家種地也揚了幾次但是效果不好!幸虧比較少就用簸萁簸就可以了!



隨著機械化收割機的使用,現在很難再看到這樣的場景了!不過我們這裡現在也有一些人把小麥攤在公路上讓車碾好以後,自己再把小麥揚出來的人。(基本上都是父輩的那一代人)!


豫東小農


過去是用收割機把小麥割了,拉回家用打麥機打成小麥,打麥機就是一臺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