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中关村二小的霸凌事件已经火遍全球的华人社会,整个北美华人也都加入到热烈的讨论。

这次霸凌事件的广泛传播除了发生在发生在中关村二小这样的“牛校”,还在于在国家反霸凌的禁令之下,中关村二小的“冷漠回应”。校方的态度尚且如此,在孩子们的那个“小社会”中试想事情会有多么严重。

毫不夸张的说,70后80后我们每个70后80后几乎都是在校园霸凌中长大,不管被别人欺负、欺负别人还是目睹霸凌,只要是存在于这个社会,没有人可以真正躲得过这个沉重的话题。

1

大伟亲历的霸凌

大伟在念初二时,由于搬家,转学到了一所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从此开始了终身难忘的噩梦。那所重点中学虽然学习全市第一,但同时彪悍和野性也是全市拔尖,东北民风你懂的。初二的孩子经过一年的熟悉,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和“帮派”,而且那个年代“古惑仔”电影给国内孩子的头脑中植入了不少暴力概念。作为一个其他区过来的转学生,大伟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学习方式,同学们更是对这个半路从差学校过来的转学生投来异样的眼光。很难融入造成了孤僻和不合群,到后来,整个班级甚至学校开始流传起关于大伟的谣言。

大伟在原来学校被同学们歪打误撞的起了个外号叫“老狼”,而这个外号恰巧跟原来学校多年前一个著名帮派组织“狼团”沾边。在新的学校,不知怎么大伟这个外号被传了过来,而那个大伟来自于那个神秘的“狼团”组织的谣言也就开始散播。慢慢的大伟感觉到周围同学挑战的眼光,本班同学了解大伟老实性格的同学还好,外班的和高年级的同学开始发起主动挑衅。走廊里迎面路过的时候故意把你使劲撞倒、放学后经常被三五个高年级同学在校门口堵住,除了审查、威慑,临走时还不忘把你兜里的零钱“借走”。最让大伟难以接受的是原来学校的几个好朋友放学后来看望大伟,在新学校门口被上百人团团围住,以为是大伟找来“狼团”援兵来“砸场子”......要不是老师出面及时解围,后果还不知道怎么样。

看过王朔或者冯唐小说的人对那个年代的青葱岁月都会心一笑,确实是莽撞、激烈、荷尔蒙爆棚的一代少年。不像北京孩子还会文明的茬架(约架,因为时间缓冲和中间调停多半打不起来),但在大伟所在的东北地区,那个年代感觉要么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么就是打打杀杀混社会了。大伟在经过了地狱般的半年转学生涯后,跟老爸以死相逼,再加上离家出走,终于如愿以偿又转回了原来的学校。虽然单程要在大雪中骑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但大伟感觉是回到了天堂。当时老学校开大会点名表扬大伟,一个从名校转回普通学校的学生是有多么爱这个集体啊......是啊,到现在,班里的同学们仍然是大伟最好的兄弟姐妹。

一段太过平凡的经历,甚至大伟现在也很多年才能想起一次。但深深回忆起来,那段日子确实给一个幼稚的心灵带来了很多创伤,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内心的自卑、孤僻、缺乏安全感、做事极端等诸多永久伤害。尤其是一个孩子面对来自一个群体的欺凌,那种无助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人面对茫茫大海,要么灰溜溜的逃离,要么投奔怒海、玉石俱焚。

2

加拿大的霸凌

为人父母后才知道对孩子的爱是有多么厚重,谁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遭受霸凌,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变成欺负别人的霸王混账。经过这次中关村二小事件的提醒,大伟也开始关注加拿大的学校霸凌情况,不查不知道,结果让人惊诧......

素以谦和有礼著称的加拿大,在学校霸凌上一点不比其他社会“逊色”。根据加拿大政府官方组织“加拿大健康研究机构”的数据:

  • 在全球35个国家,13岁以下青少年的数据调查中,加拿大的霸凌比率排在第九位!
  • 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年学生近期有报告过遭到霸凌的经历;
  • 在成年人的调查中,有38的男性和30%的女性在学校期间有过偶尔或者经常被霸凌的经历;
  • 47%的家长报告其孩子遭受过霸凌;
  • LGBTQ人群学生遭到霸凌或歧视的必须必其他孩子高三倍;
  • 7%的成年人曾在互联网上遭到霸凌;女孩在互联网比男孩更容易遭到霸凌;
  • 40%的加拿大工人每周都会遭到霸凌;


这组数字虽然令人惊讶,但最重要的移民和少数族群遭受的霸凌却没有体现其中。不管在美国社会还是加拿大社会,大伟并都没有找到相关的统计数字,但我们笨想都知道,肯定不会是一个小数字。大伟这几天正在看的一部描写华人移民的美剧“初来乍到”,虽然是一步喜剧,但其中的一些情节却让人笑不起来。

一直生活在唐人街的一家刚刚来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孩子转学到新学校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被黑人拒绝,转到白人同学的桌子。又被无情的嘲笑,赶走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另外一天,热饭时直接被黑人同学推到一边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Chink是英语中对华人的蔑称,是最不能忍受的侮辱。华人小朋友很争气,后来举起拳头把对方打到在地。

这虽然只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但我相信在国外长大的华人孩子会有很多相同的经历。目前的王中王还太小,在他步入小学或者中学,开始接触社会时,也必然会面临这样的挑战。

3

应对不如“预防”

不管处于国内或国外的孩子,如何面对霸凌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当年年少的大伟不懂得面对,今天长大了依然觉得这是一个相当让人头疼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心理学、博弈学、公共关系学、以及如何收集证据、获取同情、建立统一战线以及获得权威支持等复杂的学问。作为一个打过多年企业间公关战的Marketing & PR 从业者,虽然有不找招数能用在对应霸凌,但想想还是觉得头疼。大伟实在不想把这些大人间和商业社会的博弈过早的教给王中王,大伟更想的是:用自信来武装孩子。

“拥有自信”是孩子在群体中获得尊重的基础要素!不管如何标榜自己文明的社会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上面的数据看到,即使在谦和的加拿大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遭到过霸凌。一个人只要存在于这个社会中,就躲不开诸如霸凌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如何应对,大伟还是相信那句老话:改变自己等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改变,但只要你能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你眼中的世界将会不同。

关于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有太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和理论,几乎每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都会涉及。但大伟恰恰认为,很多人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实用的一点,那就是“特长”!所谓特长是在学习、体育、文艺、演讲、社交甚至是口才、社交、打电子游戏等看来不靠谱的兴趣中获得超过常人的技能。而大伟将这种特长定义为至少是在整个学校领域第一,甚至是整个区、整个市、整个省!一旦孩子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获得某一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自然会受到尊重,获得各方面更多的支持,进而收获自信。

自信不光是要在靠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更重要的是通过特长来让孩子感受自信带来的愉悦,从而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自信和追逐更高的目标,强者更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加拿大的国球是冰球,而加拿大最顶级冰球运动员里的绝大多数都是生在上半年,其中1-3月生日的比例是40%。这是为什么呢,不是星座的守护神在发挥作用,也不是一年的头三个月有什么特殊魔力。真正的原因是加拿大冰球按年龄分组的的分界线是1月1日,所以1月出生的选手是在跟许多比他小的队友争夺晋级权。在青春期到来前,几个月的年龄差异所造成的生理成熟度都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不断的累积成更多的自信和机会,也逐渐造成了加拿大顶级冰球运动员的构成。

关于外界环境如果塑造一个人我们以后再详细道来,但加拿大冰球运动员的事实至少告诉我们,不断积累的自信至少是孩子一步步迈向成功的一个要素,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摆脱歧视和自卑,摆脱霸凌。

4

全民行动

除了自身的努力让孩子远离霸凌,其实全世界都在努力让各自社会更加重视这个问题。最有名的同样是来自加拿大的一个纪念日,粉红日

关于这一天,有个感人的故事。在Nova Scotia省的一个小镇子上,有一个高中男孩在开学的第一天穿了一件粉红色的Polo衫上学。学校里的那些惯于欺负同学的孩子就骚扰他,取笑他穿粉红衫是同性恋,并威胁要揍他。这时,有两个12年级的学生大卫和特拉维斯,听到同学们在议论这件事,觉得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行为,就决定采取行动。

他们去了附近一家降价店,买了50件粉红衬衫,第二天穿了上学。然后他们上网发信息给同学们要他们也一起参于他们的反欺凌行动,这一事业,他们命名为“粉红海洋”的声援。

没想到,第二天,声援如海啸般汹涌而来。不止是几十个学生穿着降价的服装,而是几百名学生穿着粉红色的衣服来到学校,有些人甚至从头到脚,全副粉装。当那个被欺负的学生,第二天看到同学们的粉红盛装,心里一下子感到了温暖。像是千斤重担从肩头卸了下来。有当事的同学说,那一刻,真的是令人震撼的一刻啊。那个同学一反忧郁沮丧,一下子快乐非凡。从那以后,欺负同学的事在这个学校一点影子都不见了。领头的一个学生在电视节目上说,这显示了一点小小的运动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了。

不单单中关村二小,“霸凌”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敌人!


后来,这一“粉红海洋”的故事传遍了全加拿大,并且还传到了美国。现在,加拿大每年都有一个“全国粉红日”来表示人们对欺凌行为的反对和鄙视。加拿大国家电视台为此做了专门报道。“粉红日”的故事成了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反对霸凌要靠社会上的每个人来以身作则,共同抵制。最后我们以一段感人的视频作为结尾,面对霸凌,你能做些什么呢?

孩子的世界是真实社会的缩影,大人世界中的歧视、侮辱、愤怒、欺凌,我么又该如何面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