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刚一年的新老师,有学生家长送了自己一张3000元超市购物卡,怎么办?

我是三国迷675218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作为家长,为什么会送礼给老师。

家长给老师送购物卡,无非是想让老师多照顾她家孩子,多给予关注而已。这一点,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很能理解。去一趟云南,还给女儿的老师带点茶叶回来呢,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作为老师,应不应该接受家长的馈赠。

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不会接受的。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就是这个意思。地球人都知道,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否,因素万千,孩子的个体差异,也是天地有别。如果我拿了这个卡,而教不好这个孩子,不仅对我本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而且对于家长来说,就像,你给一个主刀大夫送了红包,而患者还是去世了,是一个道理。这个无关于道德,只是我明哲保身的最基本行为准则。

另外一方面,社会贪腐成风,学校是个最为干净的场所,我有没有那个胆子收下,还是个问题。没有人会不担心自己的饭碗被踢,是个聪明人都不会丢了西瓜捡芝麻,为了区区一张购物卡,毁了自己的前程,那是绝对不划算的。

最后,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在这儿放着。之所以把教师职业道德放到后面来讲,是我不否认哪个行业都有渎职犯罪之人,这是不可避免的。退一万步讲,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国家教师,私心是有,但是,到的水准还是相当高的。我曾经听过一个理发师说:“谁送礼,上课就提问谁家孩子,不送礼的,举手也不让你回答”,听完这个来自外界对国家教师道德修养的猜测和评价,我也是给跪了!允许我一个十年教学生涯的教师说句良心话,课堂上,教师是不会心有旁骛的,除了想着怎么上好这一节课,就是想着这节课学生是否学会了,听懂了,哪里有心思去考虑送礼与否!

当然了,我也不否认这个行业一样存在这种所谓的送礼的现象。只想劝告题主:国家培养你,很不容易,家长的心思也很单纯,做好你自己,家长会上讲清楚,不是装逼,不是装纯,请不要让这种歪风邪气刮进你的心里!

欲望,一旦撕开一个口子,便万劫不复!!


下了班以后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我觉得那个老师的处理方式挺好的。

她发了一个朋友圈,大概意思是:亲爱的家长们,我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初入职场的人儿,只不过职业是老师。我自己曾经受教育的经历告诉我,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我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现在还在努力奋斗的路上。

家长们给我送来的吃的,我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会给家长充话费,但我的工资很低,再这样下去,我每个月发了工资就要给家长们充话费成为月光了。请家长们手下留情,别再送吃的了。我会好好讲课,认真工作的。

哈哈,这中间还有我自编的一些话,我觉得她这样幽默的方式处理挺好的。

最后,我觉得你最好不要接这个卡,毕竟你才工作一年,根基不稳,三千不多,但万一因为这个事情影响了什么,对你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发展不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吖吖wendy


想办法还回去,刚刚上班,别被这些事情困扰!

刚工作的时候,假期回老家,有一天陪姐上街,因为她家有母鸡下了蛋,就准备把鸡蛋拿到市场上去卖。路过孩子就读学校的时候,顺道去学校看了一下孩子,老师可能是表扬了几句孩子吧,结果我姐本来是卖鸡蛋的,结果立即就把鸡蛋送给了老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那个时候大概应该是98年左右吧,农村生活还不怎么样。

说实话,现在我每次回去,我都会拿这事笑话我姐,你卖鸡蛋的成了送鸡蛋的,我说我查遇到你这样的家长,我可能天天鸡蛋就吃不完的。那时候我也刚刚上班当老师。

关于购物卡的事,现在有很多情况,好多单位都会有类似的福利(我们没有,已经很多年前都没有了),家长得到这些东西也不算自己掏了多少钱,就顺水送给家长当个人情,顺便让老师关照关照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这种情况比较多,一般家长不会特意掏3000元去买张购物卡送给老师的)。

我建议你:

很多年前,我可以建议你收下。那个时候没那么复杂的环境教育是单纯的。

现在,最好想办法退回去(别为这点私利影响你,特别是对你刚刚入职的老师)。如果退不了,你就通过学生获取家庭地址,用快递的方式寄过去。

要不我留下我的地址,你寄给我也可以哈。


杨锅来了


这个问题很尴尬,相信很多老师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学历还可以的,毕业后回到小地方任职的新老师,刚参加工作就能在学校担任比较好的班级的班主任,或者比较受到学校重用。

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或者是出于家长自己的那一套人情世故,会给老师送礼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个礼收是肯定不可能收的,收了那就是违纪,严重一点的那就是违法。这是出于法律层面,就算是出于个人层面,收这个礼,也有违我们的职业道德。



这里呢,给两点建议:

第一个办法:不收,明确拒绝,一定要明确拒绝。因为现实中送礼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国情就是这样,好多人收礼的时候含含糊糊的、客客气气的导致让别人误会,你想收只是不好意思。所以一定要明确拒绝,否则的话,你有可能惹得一身骚。明确、果断、斩钉截铁的告诉他:不收,不要为难你。如果死缠烂打的,你就直接告诉他:不要为难你,不要侮辱你,请尊重你等等之类的话。



第二个办法:实在不知道怎么拒绝的话,或者说实在拒绝不了的话,收下来!但是这个你怎么收是有方法的!

首先你先把东西收下来,然后你拿着3000块钱去给你班上的同学购买一些学习用品,购买完了之后,你跟这个送礼的家长说:虽然盛情难却,但是我的职业道德不容许我这么做,收你的礼就是违规违纪,所以我用你的名义拿着3000块钱给班上的同学们购置了一些学习用品,算是你的捐赠,你给孩子们的一点心意,以后还希望给我多一点的理解。

然后你在家长群里面跟所有的家长说:某某某家长以个人名义为孩子们购置了3000块钱的学习用品,并附上购物清单和价格明细,还有购物发票!(当然这个话你不能在班上的同学里面说!对孩子不好,对于班上的同学,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是某一位学生的家长捐赠的)。

最后,最后这一步特别重要,你要跟你的领导汇报这个事情,你要跟你的组织汇报这个事情,否则后果会很严重,说明缘由,说明你无法拒绝的理由,说明你怎么处置这笔“善款”。

如果说你做了前面的两步,这最后一步你要是没做的话很容易闹人话柄的,甚至有可能毁了你的前途……。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点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但是请记住,为人师表也好,在体制内也好,这种事情有一不可有二!有一次千万别有第二次,虽然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这样的事情多了,难免别人会误会,误会你跟家长怎么怎么样,误会你跟商家怎么怎么样……。

所以说有一不可有二!!!


华家大叔


类似情况不止是教师会遇到,每个职场新人在掌握些许权力之后都会遇到。
如果你坚决不收,会被认为是不懂人情世故;如果你收了,可能就是走向犯罪的开始。

对此,我有四点建议。

01.了解对方想达到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

家长送购物卡多半是想老师对自己孩子好一些,或者干脆就是预防性措施——别对我家孩子太差就成。这跟很多人在就医做手术时送红包是一个道理。搞清楚对方的目的,然后想想是不是他送的这张购物卡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呢?我个人觉得不能,建议把事情跟家长说开。
作为老师会尽量公平,如果拿了钱或者购物卡会导致不公。你送3K,那别人早晚会送10K,这不是害老师吗?

家长送卡的手段和目的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且也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效果。与其这样,不如别送了。

02.了解自己的价值,以及边界到底在哪儿。

好像行贿受贿,满5000就可以立案,而且只要积累达到这个数额就可以了。
别人送东西也好、送钱也好,无非是看重我们所在的位置,一旦不在其位或者并没有办成对方想办成的事情,很可能到最后闹的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于当事人往往是毁掉了自己的前途。
对金钱的贪婪是万恶之源。
那些被法办的人很多都是从抽供应商一根烟,收别人一盒点心开始的。

落一个不明人情世故的名声,还是最终近监狱。如果二选一,答案应该很明显。

03.提前做好场景模拟,否则事到临头很可能做出错误决策。

就像考试的结果并非在考场上决定,而是之前不断学习与练习的结果,考试现场只是展示。
职场新人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所以我们有必要先行练习,这样事到眼前的时候不会手足无措。要知道人一紧张就容易做出错误判断,有时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比如:先试想,某个场景之下,家长(供应商)塞给我们一张卡,应该怎么办?
多模拟类似场景,请教有经验的朋友,这样可以预防我们走错路。

04.小窍门。

最后,分享一位医生朋友讲的处理红包的方法,两条路,或者是在手术手后给病人家属,或者交给医院。
无论选那个,我们的信誉都不会受到损害。
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如果拿了钱(卡)办不成事,那么我们就在对方手里落下把柄。
由此而遭到举报丢掉职位的也不在少数。
祝好!

这是“张大志leo”的第577个长篇原创问答。

兼容并蓄交织感性理性,无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欢迎关注转发或者留言讨论,让我们用更全面的视角认识周围的世界。


张大志leo


我也是教师,之前在私立学校时有家长送,现在自己开培训中心还有家长送。家长送礼无非是想让你对孩子多关注一些,但是这真的是家长多虑了。很少有老师会因为收了某一个家长的礼品就能给予孩子家长所期待的那种关注。

说起这个卡能不能收,真诚地奉劝你,千万不要。教师这个行业,说小了是教书育人,说大了那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败的事业。如果做教师的不能身正为范,难么整个教育行业就真的毁了。每一次我的家长给我送礼,我都会毫不客气地给他们发一条信息: 抱歉,我一不缺钱,二不缺德。我是教师,无论你怎么看待我这个职业,我都很自豪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每天呆在一个单纯没有污染的环境里。所以请不要把我变成污染源!我教的这些孩子,现在叫我老师,我希望几十年后他们到了您这个年龄,还能在远远看到我时,尊敬地热情地叫我一声老师,而不是在看到我时轻蔑地对身旁的人说,看那个老财迷,当年收了我妈一张卡。

人活一辈子,气节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把自己看得高贵一些,物质条件总会越来越好的,少了三千块本不属于自己的卡没什么,但是因为一张卡让自己的余生无论成败都蒙上羞耻是真的不值!


Apple700


老师在全社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俗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現在这个社会风气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喜欢刮这个送礼之风,但是我认为你一个年轻人,刚走向社会必须把这个底线控制好,因为你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定要行得正.走得稳,以后你的路还长着呢。俗话说得好“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但让校长.或其他/她老师知道,意味着你的人品在同行心目中会大打折扣,以便于以后你的升职.入党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影响。三千元.哪怕三万元也不能对自己的未来不負责任。想办法退回去,跟学生的家长说,我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我会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教育辅导,尽可能把每一个学生的成绩教好。你可以在班级里跟学生亮一下你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免得以后再有其它学生家长出现类似情况。希望你看了大家的建议能从中得到受益!个人观点。










蘇國亞


收下。

就代表了你接受就他的贿赂。这个行为一旦成立就意味着你下水了,包括心理和现实。同时意味着你要对其孩子特殊照顾,为其的过错负更多的责任。

而事情一旦被外界其他人知晓,你身上就背负上了标签,一辈子都甩不了。

可能有人会建议暂时收下,但对卡分文不动,到期末还给家长。

但是,收容易容桂难。而且,只要收下,之前以上的都直接成立了。

所以,我建议,直接拒收!

拒收了以上所有屁事都没有。可以安安心心继续教育事业。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另外一样的。对那,我万言皆休。


雪下靖听


新进入教师行业的老师们除了要处理日常教学工作和行政事务,处理好与学生、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种情境:家长送礼。

面对家长送礼,老师们应该怎么做?

于法于情于理,最正确的做法都是坚定拒绝。

法律依据

早在2014年7月,教育部就出台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发文设立6条“红线”:

一、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二、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 三、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四、严禁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 五、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 六、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题主请注意,你所遇到的情况已经触及规定的“第一条红线”:接受学生家长赠送的财物。

如果你选择接受,将会面临下列处罚:

公开通报批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撤销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中央反复强调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纠正“四风”。教育部也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取得党风政风、教风学风的进一步好转。

教育部也早已把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作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在全教育系统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做到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对发生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地方和学校,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学校或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有诉必查,绝不姑息。


总结

题主坚定拒绝家长送礼即可,并向家长说明教师违规收受礼物属于违法行为,了解家长送礼的真正目的,如目的属于教师应当履行的职责范围内的合法事务,教师应想办法与家长沟通解决,但决不能触碰法律和职业道德底线。

送题主两句话: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以身作则,不仅是为了不违法,更是为了守护教师职业的崇高。


教育正观


退!必须退!

首先,收了家长的礼物,你将会在这个家长面前说话没了底气,时不时会想我要不要给这个孩子一点照顾,总得还了这个人情。

其次,收礼是有风险的。和家长没有冲突时,你收了礼千好万好。一旦有冲突,家长就会骂,亏我还给你送了礼,毕竟家长和老师的很多认识标准是不同的,这种问题还是先避免吧。

最后,我想说,现在教师的名声够不好了,我们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做好自己,为教师队伍正名。每次看那些负面报道,其实教师本身是最气愤的,做的好好的就因为有害群之马被连累名声。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教师之名,从我做起。

总之,我做教师二十多年,虽然现在改行了,但是我可以大声说,我没有玷污教师之名,没有收过家长一分钱,哪怕一盒月饼推辞不了,都是分给班里小朋友一起吃掉的。所以我也相信很多教师都是好的,负责的,我曾经的很多同事都是。有没有不合格的呢,有,少数。每个行业都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