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剛一年的新老師,有學生家長送了自己一張3000元超市購物卡,怎麼辦?

我是三國迷675218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看。

第一,作為家長,為什麼會送禮給老師。

家長給老師送購物卡,無非是想讓老師多照顧她家孩子,多給予關注而已。這一點,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我很能理解。去一趟雲南,還給女兒的老師帶點茶葉回來呢,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作為老師,應不應該接受家長的饋贈。

我覺得,對於我來說,是不會接受的。所謂“拿人手軟,吃人嘴短”就是這個意思。地球人都知道,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與否,因素萬千,孩子的個體差異,也是天地有別。如果我拿了這個卡,而教不好這個孩子,不僅對我本人來說是個巨大的壓力,而且對於家長來說,就像,你給一個主刀大夫送了紅包,而患者還是去世了,是一個道理。這個無關於道德,只是我明哲保身的最基本行為準則。

另外一方面,社會貪腐成風,學校是個最為乾淨的場所,我有沒有那個膽子收下,還是個問題。沒有人會不擔心自己的飯碗被踢,是個聰明人都不會丟了西瓜撿芝麻,為了區區一張購物卡,毀了自己的前程,那是絕對不划算的。

最後,教師的良好職業道德修養在這兒放著。之所以把教師職業道德放到後面來講,是我不否認哪個行業都有瀆職犯罪之人,這是不可避免的。退一萬步講,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國家教師,私心是有,但是,到的水準還是相當高的。我曾經聽過一個理髮師說:“誰送禮,上課就提問誰家孩子,不送禮的,舉手也不讓你回答”,聽完這個來自外界對國家教師道德修養的猜測和評價,我也是給跪了!允許我一個十年教學生涯的教師說句良心話,課堂上,教師是不會心有旁騖的,除了想著怎麼上好這一節課,就是想著這節課學生是否學會了,聽懂了,哪裡有心思去考慮送禮與否!

當然了,我也不否認這個行業一樣存在這種所謂的送禮的現象。只想勸告題主:國家培養你,很不容易,家長的心思也很單純,做好你自己,家長會上講清楚,不是裝逼,不是裝純,請不要讓這種歪風邪氣刮進你的心裡!

慾望,一旦撕開一個口子,便萬劫不復!!


下了班以後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我覺得那個老師的處理方式挺好的。

她發了一個朋友圈,大概意思是:親愛的家長們,我是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初入職場的人兒,只不過職業是老師。我自己曾經受教育的經歷告訴我,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我立志成為一名合格的好老師,現在還在努力奮鬥的路上。

家長們給我送來的吃的,我不好意思直接拒絕,於是會給家長充話費,但我的工資很低,再這樣下去,我每個月發了工資就要給家長們充話費成為月光了。請家長們手下留情,別再送吃的了。我會好好講課,認真工作的。

哈哈,這中間還有我自編的一些話,我覺得她這樣幽默的方式處理挺好的。

最後,我覺得你最好不要接這個卡,畢竟你才工作一年,根基不穩,三千不多,但萬一因為這個事情影響了什麼,對你自己以後的職業道路發展不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吖吖wendy


想辦法還回去,剛剛上班,別被這些事情困擾!

剛工作的時候,假期回老家,有一天陪姐上街,因為她家有母雞下了蛋,就準備把雞蛋拿到市場上去賣。路過孩子就讀學校的時候,順道去學校看了一下孩子,老師可能是表揚了幾句孩子吧,結果我姐本來是賣雞蛋的,結果立即就把雞蛋送給了老師,說了一些感謝的話。那個時候大概應該是98年左右吧,農村生活還不怎麼樣。

說實話,現在我每次回去,我都會拿這事笑話我姐,你賣雞蛋的成了送雞蛋的,我說我查遇到你這樣的家長,我可能天天雞蛋就吃不完的。那時候我也剛剛上班當老師。

關於購物卡的事,現在有很多情況,好多單位都會有類似的福利(我們沒有,已經很多年前都沒有了),家長得到這些東西也不算自己掏了多少錢,就順水送給家長當個人情,順便讓老師關照關照自己的孩子(我覺得這種情況比較多,一般家長不會特意掏3000元去買張購物卡送給老師的)。

我建議你:

很多年前,我可以建議你收下。那個時候沒那麼複雜的環境教育是單純的。

現在,最好想辦法退回去(別為這點私利影響你,特別是對你剛剛入職的老師)。如果退不了,你就通過學生獲取家庭地址,用快遞的方式寄過去。

要不我留下我的地址,你寄給我也可以哈。


楊鍋來了


這個問題很尷尬,相信很多老師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學歷還可以的,畢業後回到小地方任職的新老師,剛參加工作就能在學校擔任比較好的班級的班主任,或者比較受到學校重用。

這種情況下,有些家長為了孩子,或者是出於家長自己的那一套人情世故,會給老師送禮是很正常的。

但是…這個禮收是肯定不可能收的,收了那就是違紀,嚴重一點的那就是違法。這是出於法律層面,就算是出於個人層面,收這個禮,也有違我們的職業道德。



這裡呢,給兩點建議:

第一個辦法:不收,明確拒絕,一定要明確拒絕。因為現實中送禮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國情就是這樣,好多人收禮的時候含含糊糊的、客客氣氣的導致讓別人誤會,你想收只是不好意思。所以一定要明確拒絕,否則的話,你有可能惹得一身騷。明確、果斷、斬釘截鐵的告訴他:不收,不要為難你。如果死纏爛打的,你就直接告訴他:不要為難你,不要侮辱你,請尊重你等等之類的話。



第二個辦法: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的話,或者說實在拒絕不了的話,收下來!但是這個你怎麼收是有方法的!

首先你先把東西收下來,然後你拿著3000塊錢去給你班上的同學購買一些學習用品,購買完了之後,你跟這個送禮的家長說:雖然盛情難卻,但是我的職業道德不容許我這麼做,收你的禮就是違規違紀,所以我用你的名義拿著3000塊錢給班上的同學們購置了一些學習用品,算是你的捐贈,你給孩子們的一點心意,以後還希望給我多一點的理解。

然後你在家長群裡面跟所有的家長說:某某某家長以個人名義為孩子們購置了3000塊錢的學習用品,並附上購物清單和價格明細,還有購物發票!(當然這個話你不能在班上的同學裡面說!對孩子不好,對於班上的同學,你只需要告訴他們,是某一位學生的家長捐贈的)。

最後,最後這一步特別重要,你要跟你的領導彙報這個事情,你要跟你的組織彙報這個事情,否則後果會很嚴重,說明緣由,說明你無法拒絕的理由,說明你怎麼處置這筆“善款”。

如果說你做了前面的兩步,這最後一步你要是沒做的話很容易鬧人話柄的,甚至有可能毀了你的前途……。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但是請記住,為人師表也好,在體制內也好,這種事情有一不可有二!有一次千萬別有第二次,雖然說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這樣的事情多了,難免別人會誤會,誤會你跟家長怎麼怎麼樣,誤會你跟商家怎麼怎麼樣……。

所以說有一不可有二!!!


華家大叔


類似情況不止是教師會遇到,每個職場新人在掌握些許權力之後都會遇到。
如果你堅決不收,會被認為是不懂人情世故;如果你收了,可能就是走向犯罪的開始。

對此,我有四點建議。

01.瞭解對方想達到的目的,然後有針對性地解決。

家長送購物卡多半是想老師對自己孩子好一些,或者乾脆就是預防性措施——別對我家孩子太差就成。這跟很多人在就醫做手術時送紅包是一個道理。搞清楚對方的目的,然後想想是不是他送的這張購物卡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呢?我個人覺得不能,建議把事情跟家長說開。
作為老師會盡量公平,如果拿了錢或者購物卡會導致不公。你送3K,那別人早晚會送10K,這不是害老師嗎?

家長送卡的手段和目的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而且也達不到他們想要的效果。與其這樣,不如別送了。

02.瞭解自己的價值,以及邊界到底在哪兒。

好像行賄受賄,滿5000就可以立案,而且只要積累達到這個數額就可以了。
別人送東西也好、送錢也好,無非是看重我們所在的位置,一旦不在其位或者並沒有辦成對方想辦成的事情,很可能到最後鬧的魚死網破,兩敗俱傷。於當事人往往是毀掉了自己的前途。
對金錢的貪婪是萬惡之源。
那些被法辦的人很多都是從抽供應商一根菸,收別人一盒點心開始的。

落一個不明人情世故的名聲,還是最終近監獄。如果二選一,答案應該很明顯。

03.提前做好場景模擬,否則事到臨頭很可能做出錯誤決策。

就像考試的結果並非在考場上決定,而是之前不斷學習與練習的結果,考試現場只是展示。
職場新人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所以我們有必要先行練習,這樣事到眼前的時候不會手足無措。要知道人一緊張就容易做出錯誤判斷,有時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比如:先試想,某個場景之下,家長(供應商)塞給我們一張卡,應該怎麼辦?
多模擬類似場景,請教有經驗的朋友,這樣可以預防我們走錯路。

04.小竅門。

最後,分享一位醫生朋友講的處理紅包的方法,兩條路,或者是在手術手後給病人家屬,或者交給醫院。
無論選那個,我們的信譽都不會受到損害。
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如果拿了錢(卡)辦不成事,那麼我們就在對方手裡落下把柄。
由此而遭到舉報丟掉職位的也不在少數。
祝好!

這是“張大志leo”的第577個長篇原創問答。

兼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討論,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我也是教師,之前在私立學校時有家長送,現在自己開培訓中心還有家長送。家長送禮無非是想讓你對孩子多關注一些,但是這真的是家長多慮了。很少有老師會因為收了某一個家長的禮品就能給予孩子家長所期待的那種關注。

說起這個卡能不能收,真誠地奉勸你,千萬不要。教師這個行業,說小了是教書育人,說大了那是關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成敗的事業。如果做教師的不能身正為範,難麼整個教育行業就真的毀了。每一次我的家長給我送禮,我都會毫不客氣地給他們發一條信息: 抱歉,我一不缺錢,二不缺德。我是教師,無論你怎麼看待我這個職業,我都很自豪可以和孩子們一起,每天呆在一個單純沒有汙染的環境裡。所以請不要把我變成汙染源!我教的這些孩子,現在叫我老師,我希望幾十年後他們到了您這個年齡,還能在遠遠看到我時,尊敬地熱情地叫我一聲老師,而不是在看到我時輕蔑地對身旁的人說,看那個老財迷,當年收了我媽一張卡。

人活一輩子,氣節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把自己看得高貴一些,物質條件總會越來越好的,少了三千塊本不屬於自己的卡沒什麼,但是因為一張卡讓自己的餘生無論成敗都蒙上羞恥是真的不值!


Apple700


老師在全社會人的心目中是一個神聖而偉大的職業!俗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現在這個社會風氣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刮這個送禮之風,但是我認為你一個年輕人,剛走向社會必須把這個底線控制好,因為你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一定要行得正.走得穩,以後你的路還長著呢。俗話說得好“沒有不透風的牆”一但讓校長.或其他/她老師知道,意味著你的人品在同行心目中會大打折扣,以便於以後你的升職.入黨等方方面面都會受影響。三千元.哪怕三萬元也不能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想辦法退回去,跟學生的家長說,我教書育人是我的職責,我會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教育輔導,儘可能把每一個學生的成績教好。你可以在班級裡跟學生亮一下你的為人,和做事風格,免得以後再有其它學生家長出現類似情況。希望你看了大家的建議能從中得到受益!個人觀點。










蘇國亞


收下。

就代表了你接受就他的賄賂。這個行為一旦成立就意味著你下水了,包括心理和現實。同時意味著你要對其孩子特殊照顧,為其的過錯負更多的責任。

而事情一旦被外界其他人知曉,你身上就揹負上了標籤,一輩子都甩不了。

可能有人會建議暫時收下,但對卡分文不動,到期末還給家長。

但是,收容易容桂難。而且,只要收下,之前以上的都直接成立了。

所以,我建議,直接拒收!

拒收了以上所有屁事都沒有。可以安安心心繼續教育事業。

當然,還有一些人是另外一樣的。對那,我萬言皆休。


雪下靖聽


新進入教師行業的老師們除了要處理日常教學工作和行政事務,處理好與學生、同事、領導之間的關係,還需要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種情境:家長送禮。

面對家長送禮,老師們應該怎麼做?

於法於情於理,最正確的做法都是堅定拒絕。

法律依據

早在2014年7月,教育部就出臺了《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針對少數教師利用職務之便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行為,發文設立6條“紅線”:

一、嚴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二、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的可能影響考試、考核評價的宴請。 三、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支付費用的旅遊、健身休閒等娛樂活動。 四、嚴禁讓學生及家長支付或報銷應由教師個人或親屬承擔的費用。 五、嚴禁通過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生活用品、社會保險等商業服務獲取回扣。 六、嚴禁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

題主請注意,你所遇到的情況已經觸及規定的“第一條紅線”:接受學生家長贈送的財物。

如果你選擇接受,將會面臨下列處罰:

公開通報批評;依法依規給予開除處分;撤銷教師資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中央反覆強調要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工作作風,堅決糾正“四風”。教育部也高度重視,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取得黨風政風、教風學風的進一步好轉。

教育部也早已把治理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作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在全教育系統持續開展正風肅紀活動,對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開展高頻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做到嚴格執紀、嚴肅問責,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紀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對發生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的地方和學校,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又要追究學校或教育部門主要負責人的領導責任。有訴必查,絕不姑息。


總結

題主堅定拒絕家長送禮即可,並向家長說明教師違規收受禮物屬於違法行為,瞭解家長送禮的真正目的,如目的屬於教師應當履行的職責範圍內的合法事務,教師應想辦法與家長溝通解決,但決不能觸碰法律和職業道德底線。

送題主兩句話: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以身作則,不僅是為了不違法,更是為了守護教師職業的崇高。


教育正觀


退!必須退!

首先,收了家長的禮物,你將會在這個家長面前說話沒了底氣,時不時會想我要不要給這個孩子一點照顧,總得還了這個人情。

其次,收禮是有風險的。和家長沒有衝突時,你收了禮千好萬好。一旦有衝突,家長就會罵,虧我還給你送了禮,畢竟家長和老師的很多認識標準是不同的,這種問題還是先避免吧。

最後,我想說,現在教師的名聲夠不好了,我們每個教師都有義務做好自己,為教師隊伍正名。每次看那些負面報道,其實教師本身是最氣憤的,做的好好的就因為有害群之馬被連累名聲。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教師之名,從我做起。

總之,我做教師二十多年,雖然現在改行了,但是我可以大聲說,我沒有玷汙教師之名,沒有收過家長一分錢,哪怕一盒月餅推辭不了,都是分給班裡小朋友一起吃掉的。所以我也相信很多教師都是好的,負責的,我曾經的很多同事都是。有沒有不合格的呢,有,少數。每個行業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