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鼓励?

冯煜林


我小时候,家长们大都不懂赞美自己的孩子,社会上都认同"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些观点,我很少得到爸妈的赞美,直到现在我做什么总会犹豫不决、不自信。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家长们、尤其是有点文化的家长都知道赞美的重要性了,很多教育专家提倡的"赏识教育"深得人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很多父母都会毫不吝啬的夸赞自己的孩子。可是,过度赞美又会落入另一个怪圈,孩子不但胆小、没有自信,还会自我感觉良好,心里脆弱承受不了挫折。我们的初心是父母用自己的爱去激励,赞赏,赏识孩子,孩子会从父母的爱中感受到自信,阳光,还有上进心。可是大多数父母只知道要夸孩子,但是怎么夸孩子才是有效的。就值得我们好好考虑了。

先来举个例子。我儿子的幼儿园同学--贝贝。贝贝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在家里是一个受宠的小公主。贝贝无论做什么事,她的妈妈总会说:"哎呀,你真棒宝贝儿,""你太厉害了,""宝贝儿太优秀了。"小贝在班里面傲娇的像一个真正的公主。事实上,小贝各方面确实都挺棒的。能歌善舞会画画,还有礼貌讲卫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公主。到了上一年级的时候却让妈妈费尽了周折。连续转了两所学校。第一次转学,小贝上了一周。因为在第一所学校里面。他感受不到了那种众星捧月般的。明星的感觉。和班里两个同学先后发生矛盾。她感到受不了挫折。在家里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肯上学去。第二次转学,是因为以前在幼儿园都是老师帮她梳辫子、系鞋带,所以她经常找老师请帮忙做这样的琐事,几次之后老师在班里批评她动手能力差,又加上每次老师表扬刻苦学习的同学中没有他。因此又郁郁寡欢。因为我儿子和小贝是幼儿园同学。以前接孩子时会经常互相聊一聊,还一块儿出去玩过几次,所以我对她妈妈的教育还是知道一点的。无论小贝做什么,妈妈都会极力赞美。小贝如果做手工做成了,妈妈就会惊呼哇,太棒了宝贝儿,小贝如果是把古诗背下来了,妈妈也会说你真棒,宝贝儿。小贝自己洗手帕,妈妈也会说你真了不起。这种泛滥的赞美,让孩子过度膨胀,已经失去了抵御不完美的能力。对孩子赞美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有效的赞美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赞美要有指向性。赞美不能停留在空洞无物的夸奖当中。当你说你真棒的时候。孩子心中是有喜悦,但是他不知道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得到的赞赏还是他的行为赢得了赞赏,这种赞赏没有目的性,没有指向性。这种赞赏是假大空。久而久之,孩子会沉浸在这种虚幻的感觉中。他根本没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虚无的夸奖,还有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些夸奖都指向了人,而不是人背后所做的行为,努力。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说。她也没有对孩子起到一激激励的作用,当孩子把手帕洗干净了。不要说你真棒。而要夸孩子。"你自己把手卷洗干净了,你的动手能力真强,你刚才洗得真认真,才把手帕洗得干干净净的"。让孩子明白,她是由于认真做事收到了妈妈的欣赏。

其次,夸奖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这件事情本身。比如说孩子把手帕洗干净了,你夸她。"你把手绢儿洗干净了,妈妈真为你自豪!妈妈真开心。"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孩子面前夸耀你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看别人的眼色,忽略会关注自己做这件事,首先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去迎合别人的体验。而忽略了她自己的内心。家长的感受会导致孩子在以后做事的过程中会第一时间考虑我做这件事,别人会怎么看我。强调自己的感受,会导致将来孩子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做出改变。养成去迎合别人。依赖于他人。取悦别人的特性。

第三,变赞美为鼓励。

仅仅是赞美,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价值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把夸奖变为鼓励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不管别人认可不认可他都认为自己,他都认可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孩子。早早的就树立了自信的观念。早早的就树立了自信,自立的良好品质。比如孩子考了100分,家长如果说:"我为你能考到100分,100分而骄傲自豪"。过于强调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受。其实恰恰是剥夺了孩子的成就感。而应该是当孩子考到100分儿的时候,家长真诚地对孩子说:"我从这个100分的看到了你的努力和勤奋,这个100分儿反应了你的勤奋和努力。"孩子从父母的认可中得到了鼓舞,得到了自信和自立。

欢迎您关注我~妈妈帮哦,分享育儿知识,助您解开教育困惑。


妈妈帮哦


鼓励孩子是个技术活,用对了方法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家长,应该学会正确鼓励孩子:

看到孩子的进步

很多家长虽然嘴里一直喊着“重要的是过程,结果无所谓”,但是,在实际育儿过程中,却往往心口不一。比如说,孩子每次考试的结果,我们应该要帮助他分析和总结,要看到他的进步,而不是只盯着分数。比如书写较之以往更工整了,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得牢固,这些就值得表扬。


欣赏孩子的优点

孩子的成长路上,除了看到他的进步,还要善于去发掘他的潜力,从内心深处去欣赏他。比方说,孩子很喜欢画画,而且创作能力非常强,有独特的视角,这些就是难能可贵的优点。作为家长,就要从孩子的这些优点去肯定、引导他。


拒绝盲目夸奖

鼓励孩子,不等于毫无原则地使劲去夸他,而是要夸到点子上,夸得言之有物。鼓励,除了用心夸奖,最重要的还有激励,指引他以后该具体如何进步。比方说孩子第一次炒菜,他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有哪些地方做得很好,爸爸妈妈的鼓励就要落在这两个方面,而不是单纯地说“你真棒,你好厉害”之类。

综上所述,家长鼓励孩子要落到实处,正确表扬,激发潜能,才是王道。


小王子爱上狐狸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简单地讲道理基本上只派得上几次用场,如何科学有效地让孩子树立信心战胜困难,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苦难都很容易失去信心,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就更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失败会让他们气急败坏,会让他们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


父母看见孩子陷入困境,一般都会很心急!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喊口号:加油!你是最棒的!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不过上面这个方法不能反反复复使用,否则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孩子听得多了也开始审美疲劳,让他们觉得父母只会喊口号。作为大人,有时候可以选择与孩子并肩作战,加入到克服困难的队伍中来。


比如说孩子在背英语单词时受挫:昨天辛苦背了20个单词,今天起床后已经忘了15个。他的内心肯定很郁闷,家长此时不要盲目责备孩子不用心,或者讲些不痛不痒的废话。你可以认真地看着


孩子说:背单词是很辛苦的,忘记那么多背过的单词就更痛苦了!不如让我加入到你的作战队伍中吧?然后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孩子互动,让他们很快树立自信、战胜苦难,同时也加深了宝贵的亲情。

如果孩子的胆量很小,遇事往往畏畏缩缩,家长切不可说风凉话:胆小鬼!你这样以后能有啥出息?作为父母,你要反思并且改进教育方法,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舞台,久而久之他们的信心之花就会绽放。


你给了孩子生命,孩子给了你成为他启蒙老师的机会,与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这一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少讲大道理,多多在行动中去支持你的孩子,相信他们很快会成为你的骄傲!


大家医联医生集团


家长对孩子进行鼓励,有助于孩子提高自信心,性格也会开朗,因此家长要不吝于对孩子进行鼓励。

但是鼓励也有方法,错误的鼓励要么使孩子飘飘然,要么使孩子不以为然,偏离了家长鼓励的初衷。

正确的鼓励掌握两点即可:

一是具体。

比如不要对孩子说:“你考得很好,真棒!”而是要点出孩子具体的行为,如:“这次数学考试计算很仔细,全对,你真棒!”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认可点是:“计算仔细”,孩子收到表扬,就会更加仔细,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是要往前看。

孩子做得好要鼓励,做得不好也要鼓励。这时家长对已经发生的事点到即可,重点要讲今后的事。比如:“这次数学没考好主要是计算错误。接下来我们重点攻克计算问题,每天做完作业后,再做10道计算题,争取正确率100%。”

这样孩子有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要求,在家长的鼓励下成绩有了提高,这样的鼓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


苏菲的世界Sophie


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如果你听听专家给你讲课,讲的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科学分析,长篇大论,让你听课时信心百倍,觉得回家后一定能和孩子沟通好,教育好孩子。可是纵有经验千千万你也不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只听专家的迷信专家。那你听谁的,听孩子,看你的孩子是啥样的然后因材教育。孩子和孩子那可是千差万别的套用别人的方法永远不会成功。摸索出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一套经验,你就成功了。


题主问到了正确鼓励的方法。不知道何时专家们说出来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像还有本书,书名就叫《好孩子就是夸出来的》,实事求是的讲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好多家长开始无底线的夸奖孩子。

我没有说夸奖鼓励孩子不对。适当的鼓励夸奖肯定是必须的。就连我们成年人都喜欢听夸奖的话更别提小孩子了。夸奖鼓励使孩子增强自信心,所以大人们天天嘴边挂着这句:宝贝你真棒!宝贝你是最棒的!说的太多了,孩子们也会想不会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联合起来骗我的吧。其他小朋友都能完成就我不会,我棒啥棒。你在夸奖他时,他听到耳朵里不再是美妙的语言了。还会起到逆反作用。所以鼓励夸奖的语言不能使用太频繁。而且鼓励时语言要明确,不能笼统的说句真棒。而是指出来他那里做的好,值得表扬但是还是有点缺陷,如果怎样怎样就更棒了,那他在得到鼓励的同时,家长也给他明确指出了以后行动的方向了,为了得到家长更多的表扬鼓励,他会按照家长指出的样子努力的去做的。

我小外甥女今年一年级,因为我妹妹生意忙事情多,由我父母照看孩子。我父亲是退休的中学教师。天天为孩子写作业发愁。,因为孩子一写到难题就开始哭说自己不会,做不上来。我爸爸也夸她是聪明孩子,以激励她好好做题,她指着我爸爸说:姥爷是骗子,我不会,我不聪明。那天正好我过去看望父母。孩子在那哭呢。我爸爸说这孩子太犟了跟她爸爸一个样。我用眼睛制止父亲再说下去。然后走到书桌前。我说我看看小美女咋哭了,刚才我还给你们老师打电话了老师说萱萱在学校最听老师的话,在家里最听姥姥姥爷的话,有难题不会做就让姥爷讲,姥爷也是老师。孩子说姥爷不是老师,是老头,他讲的不对和老师讲的不一样。我父亲是教高中的,不太懂一年级现在的一些方法。我就给孩子讲题。同时又给她出了几道同样的题给她做,来巩固这道她不会的题。她都很快算出来了。我在这时开始鼓励她,我们萱萱原来也很棒你看难题都做对了。下次遇到难题不能哭,一哭就不聪明了。题就做不上来了。她后来开心的表示以后不哭了。要做个聪明孩子。所以鼓励要分场合。

我始终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两手抓,一手是严格要求,一手是表扬鼓励。鼓励表扬的同时要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能一味的表扬鼓励。

说的都是自己的小了解,水平有限不到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心中百合静静开


鼓励是孩子进步的最好方式,也是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的方法。

那么怎样鼓励孩子呢?我总结了一下几个方法:


1.鼓励强调的是孩子的优点或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成就。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孩子有一些有点或是努力的过程时就该鼓励。比如孩子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努力的过程同样需要被看到。

2.减少提及孩子的弱点和失败。这样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对孩子很重要。更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如不听话,成绩差,网隐等等。


3.关心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家长很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把孩子的心事放在心上。

4.和孩子共度时光。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陪伴,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是在一起的,而不是虽然父母人在,却自己干自己的事情。


5.帮助孩子学习达到成功的步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习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地一步步地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6.在孩子沮丧时保持沉默。每个人都有沮丧的时候,都需要时间和空间自我消化,自我疗愈。

7.支持孩子的努力,而不仅限于成功的时候。只要孩子努力了,哪怕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也同样需要被鼓励。


8.努力了解孩子的观点和世界。成人常常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而没有以孩子的心理去了解。

9.父母和孩子都要有正向的观念。

10.允许成人和孩子有倒霉沮丧的时候,并且需要让对方知道不是对方的责任。比如父母不高兴不是孩子做错什么,而是因为工作上出了什么问题等等。

关注更多教育问题,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更多家长交流。


fol168


孩子的成长,缺不了给孩子鼓励。鼓励孩子,能够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够让孩子在困难面前,勇敢的克服。但鼓励也要恰当。不恰当的鼓励,会让孩子变的自负,高傲。


第一。多给孩子肯定。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给予孩子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总是否定孩子,会让孩子变的不自信。给予孩子肯定,会让孩子变的有动力,有激情。

第二。遇到挫折,多鼓励孩子去克服。没有人一生是幸运的,难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面对挫折的勇气都没有。所以我们要从小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挫折,不要害怕。告诉孩子,挫折终会过去。有些孩子的心里比较脆弱,遇到小小的困难就会很紧张,很不安,就是因为从小缺少培养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当孩子失败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的话。"别灰心,只是一时的失败而已"。只要努力,成功终将到来。


落花永不凋谢


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要经常要用到表扬的手段,那么,怎样的表扬才算是有效、得当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列个清单,与大家分享。

1.别吝啬表扬。 表扬,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和努力把事情做好的决心,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注意或重视这一点,平时多以“吼”和“骂”的批评、鞭策代替,长此以往,其危害早已是世人皆知,不必多言。也别说自己不是这样,说自己经常表扬孩子,亲,那就请先回忆一下自己上次是什么时候表扬孩子的?你多久没真诚地表扬一下Ta了?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但随年龄的增长,就要注意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2.要表扬,就请及时表扬。 遇到需要表扬的事儿,就第一时间表扬,孩子在兴头儿上,及时到位的表扬,会迅速将兴奋转化为信心与动力,因此,别等着、拖着,转身都会失去效果,何况隔夜甚至隔日呢。对待孩子如此,在公司里对待员工(或者我们本身对领导表扬的期待)也是一样的。

3.公开表扬。 表扬孩子不要偷偷摸摸,当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当着爷爷奶奶、当着七大姑八大姨的面,都可以大方表扬,说的通俗一点,就和我们在公司里开表彰大会一样,如果只是简单的把奖金、奖状私下发给个人,被表扬的人要么体会不到分量之重,要么还以为来路不正呢,通过表彰大会,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表扬,会增大激励效果。

4.既要表扬结果,更要表扬过程。 孩子取得进步、成功,或者做了家长认为满意的事情,可以正常表扬,但更要关注孩子努力和付出的过程,关注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的勇气,比如,孩子考了第一名,或者班级进步了10名,可以说:“孩子,这学期,老师、爸爸和妈妈看见了你的努力,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作业,正是因为你的努力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给你点赞”!而对于那些孩子付出了很大努力甚至很是尽力,但也没有取得明显成绩的事情,同样可以客观表扬他们努力的过程。经常受到注重过程表扬的孩子,更愿意接受挑战、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更容易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5.表扬要具体,不要泛泛夸聪明、赞真棒。 日常生活中,对于3岁后的孩子,当觉得需要表扬Ta了,不能简单地夸孩子“你真棒”、“真聪明”,要把需要表扬的事实清晰而简洁地表达出来,还可以清晰强调好的效果。比如:“宝宝,你会自己刷牙了,而且没有把水洒在地上,还很会漱口,真好”。再比如:“孩子,放学你和没有带伞的XX一起打伞回家,这样XX就不会淋雨了,你助人为乐,是个好孩子”。从Kaysen三岁开始,对语言理解的更加透彻后,我们逐渐减少直接说“你真棒”了,更侧重于具体事实的表扬。

6.表扬不要言过其实,也不能过于频繁。 表扬,最重要一点是基于事实,万不可夸大,这一点可不能学那些个“微商”们,豆粒儿大的成绩就说成是地球大的成就!夸大,既容易给孩子染成虚荣浮夸恶习,又容易让孩子觉得受之有愧压力大。同一件或同一类的事情,尽量不要重复表扬,表扬的时间跨度也要适当把握,不能时时刻刻表扬,也不要不分大事小情,每天都表扬。否则孩子就会产生“表扬疲劳”,进而不够珍惜。

7. 表扬,不仅仅是耍嘴皮子功夫。 摸摸头、拍拍肩、相互击掌、相互拥抱、大拇指点赞、吻额头,等等,都是温暖而有力量的激励,这些肢体语言,伴随着口头儿表扬同时施加出来,效果倍增。我和Kaysen形成的固定动作是"小拇指拉钩+大拇指互顶"。

8.感谢式的表扬。 当孩子做了有助于我们大人的事情,就先把感谢放在表扬词之前。比如:“谢谢你,Kaysen,帮爸爸把小凳子拿过来,这样爸爸就节省了时间”。再比如:“谢谢你,Kaysen,你把玩具分享给小弟弟玩,这样小弟弟就不哭了,姑妈就很高兴”。

9.尝试事前表扬。 表扬,也不全都是事后的事儿,事前提出来,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孩子要开始进行短跑比赛了,我们可以这样事前表扬性的鼓励:“孩子,上次比赛,你跑了第一,很厉害哦,这次只要尽力,也一定能有好成绩”。这样的表扬,一定会瞬间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信心。

10.尽量不要直接和频繁用物质奖励代替表扬。 最有力量的表扬,精神鼓励一定大于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型的表扬,是激发孩子的内在向上动力,具有长期效果,物质奖励型的表扬,是满足孩子短时间内的欲望,具有短期效果,二者效果不尽相同。这里并不是说要永远的“干拉儿”,适当的选择合适的物质奖励,也是有助于放大表扬的效果,但决不可频繁使用,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再好,也尽量不要这么做,否则就很容易和孩子形成一种交易关系。频繁使用物质奖励,多数情况下是家长乏于表扬的体现。 今天开始,真诚地、适当地表扬你的孩子吧,Ta一定会给你更多的惊喜!


小辣辣ABC


有句话“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给予孩子夸奖,让孩子更加自信。”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孩子会在父母的赏识和赞美中感受到鼓励而倍加努力,如果孩子在童年及少年时期缺少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就会影响他个性的健康发展。

父母要常常赞鼓励孩子的优点,因为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中被激发起自信,自觉地将信心运用到自己的弱势上,使自己获得全面发展。


花开半夏


1.即时鼓励。事情过了再来提,就远远没有当时就鼓励效果好。

2.具体鼓励。要针对,某个具体的行为给予鼓励,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值得保持和发扬的,少去做一些空泛的鼓励,比如说孩子你真是太聪明了之类的。你应该说具体是什么事儿,比如,孩子,你今天,懂得自己叠衣服了,真不错。

3.适当鼓励。鼓励的频度也不要太多,不要整天都在把孩子捧在手心里面表扬,那样的话表扬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