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我們都知道,就綿陽產業而言,以方位來看,勵精圖治的大城南片區產城融合正加快步伐;城西地處科技城集中發展區,以京東方為代表的產業快速聚集,大有後來居上之勢;相比之下,城北似乎相對寂靜,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大動作。據媒體報道,地處城北片區的遊仙軍民融合產業園首期啟動區東林鎮,目前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挖掘機、破碎機等大型施工設備來回穿梭、發出陣陣轟鳴聲……產業園市政道路及基礎配套設施正全面建設,目前20餘條道路已經開工17條,園區基礎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招商引資也在火熱進行中,這座現代化產業園的鑄建,必將為科技城建設和全市軍民融合產業集聚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遊仙軍民融合產業園位於科技城集中發展區“一體兩翼”之北翼。園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啟動區6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G5京昆、綿遂、綿九三條高速公路在園區互通並均設有出入口;省道205線、城市二環路、科技城大道、科學城快速通道四條城市幹道交匯。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這座產業園目前正加快實施,多條道路基礎設施施工面場地已經完成平整,去年4月正式動工後,現在正按照“一年骨架、兩年成型、三年示範”總體目標加快推進,據當地多家媒體報道,截至目前一年時間就完成六億元產值。按照建設計劃,今年6月要完成34塊場地平整 ,20條道路,目前已開工17條。春節前要完成十餘條道路的路面主體施工。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遊仙軍民融合產業園黨工委、管委會按照既定工作目標,全力推進園區建設,各責任主體單位狠抓工程質量進度,對監理過程嚴格控制,確保責任主體單位履行職責,從設計、現場施工保障、協調,實施全程保姆式服務。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園區招商引資也在火熱進行中。“我們通過不斷完善招商政策,充分利用各類會展平臺加大招引力度,園區現已完成新入園企業工商註冊21家。”遊仙軍民融合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5個項目已採取過渡性安置正加緊建設,4個新引進項目已簽約,正開展落地前期準備工作,還有20餘個項目跟蹤在談。

科技城集中發展區是綿陽科技城建設的核心載體,是推動城市永續發展的長遠之計、根本之策、戰略之舉。遊仙軍民融合產業園是綿陽科技城集中發展區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城集中發展區“一體兩翼”之“‘北翼”。目前,園區正將產業功能與城市空間進行統籌安排,科學規劃產業發展方向,制定“12366”發展規劃,著力打造國家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範園區。

園區將共享1個產業聯盟:依託四川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聯盟,將入園的軍民融合企業納入聯盟,實現聯盟企業共贏發展。

融合2箇中心:融合國家軍民融合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西南分中心,為企業技術成果轉讓轉化和推廣應用搭建平臺。

建立3個研究院:聯合有關高校、企業建立軍民融合研究院,聯合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軍民兩用新材料研究機構。力爭研發一批打破國際壟斷,世界先進、國內一流的技術成果。

發展6大產業集群,培育6個以上龍頭企業: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涵蓋機器人學、語言識別、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和專家系統等領域的研發應用,培育1個龍頭企業;發展智能製造產業,涵蓋數控系統、電量傳感器、工業機器人、3D打印、智能電梯的研發生產,培育1個龍頭企業;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涵蓋芯片、商用密碼加密技術、通信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應用。培育1—2個龍頭企業。發展軍民兩用新材料產業,涵蓋電子功能材料、電器散熱材料、新型薄膜材料、鹼性金屬材料的研發、生產、運用,培育1—2個龍頭企業。發展核技術應用產業,涵蓋放射性藥物、核醫學裝備、醫學圖像融合設備的研發、生產、臨床應用,培育1個龍頭企業。發展現代科技服務業,涵蓋技術諮詢、技術二次開發研究設計、項目包裝、平臺推廣、知識產權評估鑑定、資質申報等服務,培育1個龍頭企業。

目前,高端智能製造,信息產業、電梯產業、軍民融合產業和配套服務業正積極實施中,已吸引到包括360信息安全公司、臺灣騰達電梯、綿州通力電梯等大批科技實力企業落戶。而中尚能源、福天下、銫銣科技、恆創銳通、東星慧天、高達科技、西部軍民融合創新研發試驗區、中國兵器裝備智能製造軍民融合產業園等8個項目也已開工建設。園區按照“黨工委領導、管委會管理、公司化建設、市場化營運”的開發運營模式,實現“一年骨架、兩年成型、三年示範”,通過抓好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力爭到2021年,實現園區產值過500億。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按照規劃,未來幾年,這裡將至少還有數十家頗有實力和規模的現代企業入駐,通過產業園區聚集式發展,對推動科技城建設和綿陽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而更直接的是,將帶來巨大的人氣和消費帶動。為此,在產業園區內,規劃有基本的生活配套,如職工公寓等,但更豐富的生活類需求(如人居、休閒、消費、教育等配套)則可以由最近的石馬鎮和一河之隔的青義鎮來共同提供。按照規劃,石馬、青義和龍門部分區域共同構成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北翼”,而目前石馬鎮產業定位是傾向於特色小鎮的產業園,河對岸青義鎮則規劃為教育、科技服務聚集區,和北部片區生活服務區,規劃城鎮人口規模為15萬,加上龍門的8.5萬,該片區將承載將近25萬的次中心生活服務區。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從交通上來看,該園交通非常便利,省道205線、城市二環路、科技城大道、科學城快速通道四條城市幹道交匯。前往城北片區次中心青義鎮,車程只有五分鐘,今年開工建設的科技城大道延長線上的涪江大橋,前期已經方案公示,計劃今年開工建設,往返涪江兩岸將更加便捷。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按照最新規劃,青義龍門石馬組團新城的城北新組團未來將達到25萬以上人的規模。隨著該產業園未來幾年的積極建設投產,該片區消費能力可想而知。就像房產中介有一句話:京東方等大項目的投產,直接將高新區永興片區的房租和消費帶動提升起來。

然而,就青義石馬城北次中心來看,從配套來看,該組團還沒有一處大型品質商住城市綜合體來滿足片區新人口生活需求,基本的生活物資消費就是西科大周邊,時尚休閒娛樂消費很多人還是往南進城,甚至去園藝山。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儘管目前青義龍門石馬新城北的居住和商業服務配套正還處於孕育階段,但潛力也非常巨大。當前位於西科大新區旁邊的超過10萬平米的科大廣場商住綜合體項目,可以算是瞄準了這樣的趨勢,加之依附於西南科技大學校園完善的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品質配套(例如游泳池、網球場、籃球場、足球場、圖書館、綠樹成蔭的校園和生態綠廊等),和東鄰涪江日出東方的絕佳位置,將有望真正填補新城北品質宜居兼綜合商業新空白。

 綿陽城北這座產業園加快建設 能否帶來“新城北”歷史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