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最豪气的一句诗是什么?

东庭雨竹


说到豪气万丈的诗词,没有人能比的过毛泽东了吧,毕竟他写的诗,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是在真实的情况下,所感所悟。

他是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所处的时代,属于是一个非常时期。当时的国际情况十分复杂,还发生了世界大战。

也就是说毛泽东面对的是一个国内外都很复杂的形势。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形势,开阔了毛泽东的视野,陶冶了他的情操,这些经历,让他写出来的诗,豪情万丈的。

我们随便举例子说几个:

你看毛泽东写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样的诗,是不是古今中外,只有毛泽东一个人才可以写出来。

这说明当时毛泽东遇到了最顽强的敌人,说到世上最凶猛的敌人,恐怕没有能比的上龙吧。

通过毛泽东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把反动派比作了龙,即使是龙,他也敢去抓。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怀。

对于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你是龙没关系,我早就准备好了绳子和你决一死战。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终将会被我们打败的。

所以说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是写不出毛泽东这样豪气万丈,大气磅礴的诗句来的。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你看毛泽东写的这首诗词,又是多么的豪迈呀。

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就把毛泽东此生所做的事情,全部给概括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一切国内外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这不就是换了人间嘛,所以说毛泽东诗词的豪气,是别人写不出的。

毕竟,没有经历过,是永远不会空想出来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就可以看出毛泽东革命的决心,以及他的远大抱负。历史的车轮永远都是滚滚向前的,革命的脚步也是生生不息的。

只有通过革命,给人民争取自由和平的生活,才能给人民提供一个太平盛世。正如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

所以说说到最豪气的一句诗,还要说是毛泽东的。他的很多诗都是豪气万丈,慷慨激扬的。


汉史趣闻


个人感觉诗词当中,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最为豪气,最为热血。

当然了这和毛泽东的经历是有关系的,因为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只有毛泽东一个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彻底的翻了身,成了国家的主人。给人民建立了一个和平,自主,独立,自强的新中国。让全体中国人民有了生而平等的权利,让全体中国人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让中国人民,彻底的在世界上站起来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作的背景是国共两党内战打响的时候,那时候国民党正在举全国之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这个时候,也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打响的前夕。

这时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虽然毛泽东面对的对手,异常的强大,革命的形式异常的严峻。

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形,毛泽东从来就没有退缩过,因为即将到来的,终究是会来的。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毛泽东没有退缩,是因为他明白,自己是在干什么。自己既然选择了革命,就要为革命战斗一生,奉献一生。就要为民战斗一生,直到战争的最终的胜利。

敌人强大没有关系,因为敌人是不得民心的。我们可能暂时,还很弱小,但是,我们有人民的支持,只要有人民的支持,我们就会强大到让敌人,颤抖的地步。就能最终打败敌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敌人,只要是反动派,只要是给人民作对的,终将会被我们所打败。

也正是毛泽东有了这种态度,这种大无畏不怕牺牲的信念,所以,最终才让他打败敌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他所取得的成就,正如他诗词里所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史学达人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结合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不难觉察出从容不迫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豪气。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泰然自若,临危不乱。

关于“急中生智”的小机灵,并非每一次的迫在眉睫都能柳暗花明。灵机一动真能别出心裁吗?请把这种碰运气的期望值降一降,毕竟,那也是一种心态的博弈。

年轻人,稳住,不要慌。小机灵鬼就需要沉着冷静,胆大心细。



御月流轩


有几句诗词我觉的很豪气冲天,读完之后让人胸怀都开阔一些。

尤其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恢宏霸气,让人敬仰。

比如《诉衷肠(赠周恩来)》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道出了毛主席忧国忧民的情怀。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道出了当时新中国的建设时间紧迫。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多么霸气,体现了毛主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大无畏的勇气和精神。


禾田芦屋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伟人、文豪诸多,他们留下很多豪情的句子,但笔者看来,这几条应该是能够称得上“最”字的。

第十,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第九,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第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七,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四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五,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第四,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第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二,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第一,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抛砖引玉,供大家分享。





海舟诗话


豪气的诗歌太多太多,这里只贴李白的一小部分,都是牛气冲天的万古名诗。

一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整首诗汪洋恣睢,一气呵成。特别是前四句排比句,浩浩荡荡,真有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全诗你说哪一句不是豪气冲天?所以全写出来,一句也不舍得删掉。

二 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纵使诗仙李白也有迷茫惘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但是李白失落之后,不会一直消沉,很快又会信心满满:乘风破浪,奔向远方!

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李白狂浪一生,上至皇帝贵妃,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我想,都可把酒言欢,只是我不愿意的,谁也逼不了我!

四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振翅,青云直上,天空海阔,任我翱翔。这天地之间,留待我建功立业,流传后世。这大好河山,留待我呼朋引伴,流连忘返。

五 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少年任侠,行侠仗义,不知是多少人远去无法实现的梦想,好在李白留下了这首《侠客行》,可以让我们向往,可以让我们在梦境中回到大唐。


小新9293


我认为古今中外最有豪气、最有价值的一句(首)诗,是唐代的著名大文豪、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静夜思》,传遍古今中外,被誉为“中华第一诗”。

三.《静夜思》通俗易懂,韵味魅力无限,是他安居扬州思念故乡的不朽之作。

四.明朝大文学家胡应麟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妙绝古今,实仍为天下诗的绝唱也”。

这首李白的《静夜思》诗句,经久传颂不衰,如今的大人小孩都能吟唱两句,被奉为经典与不朽之作,人心所向!

感谢题主、感谢大家!



祥辺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1990年,受到《宋书.乐志》启发的黄霑终于完成了第七稿词曲修改,他在给徐克的传真纸上画了一个亢奋的生殖器,并附言:

“要便要,乜乜乜乜老母,你不要,请另请高明”。

于是,《笑傲江湖》电影里,令狐冲遇上了被人追杀的刘正风和曲阳。尽管危机四伏,杀气阵阵,却是高山流水觅得知音。

三人在渔船上放声高歌,琴箫和鸣,荡气回肠,好一曲《沧海一声笑》。

那是曾经影响过我们几代人的江湖,一个快意恩仇、汪洋恣肆的精神世界。

白衣美少年,仗剑走天涯,美人陪身侧,侠义心中留。











陈不烦的瓷趣生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古词新译——年少曾轻狂,老愈当益壮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轻狂,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将士头戴华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大部队浩浩荡荡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的追随,我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以慰众心。

酒意正浓,我的胸怀自然更加开阔,胆气更加张扬。即使两鬓微微泛起了白霜,那又如何?朝廷何时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满弓箭,像满月那样,瞄准西北,把代表入侵者的天狼星射下来。


二、解构分析——身傍实才,心系四海

苏轼于38岁,不惑之年尚且未及写下这篇词赋,而一开篇便豪言以“老夫”自称,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更是自己内心想有一番作为的一种写照。而对于这种境遇,苏轼以一贯的豪放来期待朝廷派遣像冯唐一样的使臣来召回自己,并非像以往一些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大放阙词、感慨生不逢时,纵使两鬓已经悄悄地染上了白霜,也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虎,一展豪情。

且不说未老,就算老了,也是意气风发不输少年,姑且来抒发一下自己的豪情壮志,再加上酒意正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这看似是一场狩猎,但在苏轼看来这却是一场战争,一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对垒,而自己就是那领着“千骑”席卷平冈破敌降虏的战将。左边牵的不是猎狗,而是像猎狗的牙齿一样锋利的利剑;右边擎的不是雄鹰,而是雄鹰一般犀利的旗帜;锦帽貂裘实则是钢盔铁甲,一身戎装。搭弓射箭,将弓拉得像圆月一样,然后强劲地射向如野狼一样凶残的敌人的心脏。

但是,魏尚始终等到了冯唐,而你的“冯唐”却仍无期可待。你知道“冯唐易老”,可你就是意气风发豪不减;你知道两鬓的微霜随着季节终会凝成皑皑白雪;可你就是这样一匹志在千里的老骥,你知道人生由“少年”到“老夫”是转瞬之间,可你就是愿意等,就是狂。所以你没有埋怨,没有抱怨君主大材小用,没有抱怨小人从中作梗,没有抱怨时运不济,而是更加希望,希望等到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醉卧沙场的机会。因为你要宣告给世人的不只是你要建功立业,更是杀敌报国。国家没有辜负你,百姓没有忘记你,只是统治者忽略了你,所以你要报的也不只是“倾城”,更是“倾国”。所以,你愿意等。


Latinabe


所谓豪气,便是豪迈,给人一种气吐山河的感觉。这种诗词表现的最多的地方,一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行伍为多。二是踌躇满志,对实现人生抱负充满乐观的激昂之情。行伍类我最欣赏的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他的一生如流行一样一闪而过,却闪耀了华夏两千多年。虽然只活了23岁,却击匈奴于漠北,于阴山封狼居胥。其二我喜欢的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多么的自信,高兴和豪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