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为什么还主导制造了三起蜀汉冤案?

蜀汉人才稀缺,到了后期更是几乎无将无相,数十年间大将军大司马一职均由文官费祎蒋琬担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武将姜维,在延熙十九年才当上大将军,而整个蜀汉政权,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当过丞相。就是人才稀缺的蜀汉,冤案却层出不穷:除了魏延被杀与诸葛亮无关之外,另外三起冤案似乎都跟诸葛亮有关,至于是不是诸葛亮主导制造的,咱们来看看正史的记载,并分析一下诸葛亮参与制造这三起冤案是情非得已还是深谋远虑。

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诸葛亮是主动替刘备和刘禅背黑锅,要是不制造这三起冤案,蜀汉政权走向何方还真难以预料。所以诸葛亮参与和主导制造了蜀汉三起冤案,正彰显了他对刘备刘禅的忠诚。这时候有读者可能要问了:既然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他为什么要参与甚至主导制造这三起蜀汉冤案?

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为什么还主导制造了三起蜀汉冤案?

​请读者诸君稍安勿躁,咱们抽丝剥茧,还原一下这三桩大案的前因后果。

首先我们要说,诸葛亮设计杀魏延,在正史中是不存在的,真正要杀魏延的,是以蜀中士族为主的文官集团。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对魏延一直是想当包容甚至庇护的,而且魏延甚至可以算诸葛亮的嫡系:“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魏延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在跟杨仪的权力之争中,没有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当时魏延杨仪同时上表向刘禅告发对方谋反,刘禅就征求董允和蒋琬的意见,结果是“琬、允咸保仪疑延。”于是刘禅宣布魏延为叛军。可是魏延直到众叛亲离,也没有投吴或者降魏,倒是杨仪真有了谋反之心:“诸葛丞相病逝的时候,我要是带领全军投降曹魏,混得肯定比现在好,可惜我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为什么还主导制造了三起蜀汉冤案?

​言归正传,咱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跟诸葛亮有关的蜀汉三起冤案。首先就是刘备的养子刘封被杀一案——绝非因为不肯救援关羽。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是否出于刘备诸葛亮的授意,正史讳莫如深,但是刘封不去营救败亡的关羽,却纯属子虚乌有。真实的情况是“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这就是说,关羽在出于优势和攻势的时候,要求刘封孟达带兵助战,刘封孟达以新攻占的三郡需要安定为由拒绝了。

暂且不说都督荆州事的关羽有没有权力调动刘封孟达,就是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刘封孟达轻举妄动,刘备加封的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申耽、建信将军西城太守申仪一直也没有真心臣服蜀汉,最后还是归了曹魏,并且坑死了孟达。如果刘封孟达轻率出兵去支援处于优势地位的关羽,那么上庸西城必然后院起火。

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为什么还主导制造了三起蜀汉冤案?

​关羽襄樊兵败,几乎就是瞬间的事情,根本就没来得及或者没好意思向任何人求救,刘备没有来得及派援兵,离关羽较近的马超也没有驰援。所以刘封不救关羽的罪名是不成立的,而且关羽败亡之后,刘备也并没有追究刘封的责任。

刘封之所以获罪,是因为他跟孟达合不来,孟达投降曹魏而后带兵攻打刘封并劝降,刘封毁书斩使死战到底,最后粮尽援绝败归成都。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就能看出养父刘备更本就没想过要杀养子刘封,只是摆出父亲的架子骂了他一顿而已。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先主为之流涕。”好一个“因此除之”,说白了就是用这个借口除掉可能成为后患的刘封。

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为什么还主导制造了三起蜀汉冤案?

​刘封被杀,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案。但是我们不能说诸葛亮做的不对,因为袁绍一家的前车之鉴在那摆着呢。刘封是养子而不是义子,养子跟义子最大的区别,就是养子是有继承权的,也就是有资格跟刘禅夺嫡的,诸葛亮未雨绸缪除刘封,也是为刘备身后之事着想,这是一个忠臣的应尽义务。

除了刘封,诸葛亮还跟另一起冤案有关,那就是“马超举报彭羕谋反案”。

刘备对彭羕很是器重:“先主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先主领益州牧,拔羕为治中从事。”大家可能不知道州牧和治中从事是什么关系,这里要解释一下:“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但是不管怎么说,治中从事都是一个文官,只要不是疯子,就不可能想到要造反,而彭羕“谋反”的“罪证”,来自马超的举报,而马超举报的内容,就是彭羕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懂文言文的读者都知道,这话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马超当时是骠骑将军,当时蜀汉没有大将军,马超军衔最高,按理说就应该带兵在外打仗,彭羕从刘备贴身幕僚的身份被外放去当江阳太守,自然有些失落。所以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你在外面带兵打仗,我在后方替主公出谋划策,恢复汉室不算啥难事儿!

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为什么还主导制造了三起蜀汉冤案?

​彭羕发牢骚之前,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最终的结果是彭羕在狱中给诸葛亮写信解释自己没有谋反之心,没管用,“羕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在彭羕案件中,诸葛亮虽然是重要推手,我们还是可以说诸葛亮没错,因为彭羕虽然没有谋反也罪不至死,但是在诸葛亮眼里,比自己还小三岁的彭羕,可能会因为蜀中士族的身份,对外来户刘禅构成威胁,所以还是及早铲除了的好。

蜀汉被冤杀的最高级官员,当属车骑将军刘琰了。这位刘琰跟刘备是本家,而且属于刘备老班底:“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这位刘琰因为跟魏延不对付,就被诸葛亮夺了兵权赶回成都:“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可见诸葛亮对魏延之器重)。”空头车骑将军最后被当众斩首(弃市),就是因为他打了老婆。

诸葛亮对刘备和刘禅忠心耿耿,为什么还主导制造了三起蜀汉冤案?

​刘琰为什么打老婆,他老婆又怎么有胆量控告丈夫,是受了谁的指使,这个就不必要深究了,但是有司衙门的判决实在奇葩:“卒非挝(打)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这句话翻译过来,我们就会发现让车骑将军被斩首的“大罪”有两个:第一,你不能让手下人替你打老婆;第二,打老婆不应该用鞋底子打脸。即使是男女平等的现在,用鞋底子抽有出轨嫌疑的老婆,顶多也就批评教育一顿完事儿,在男尊女卑的后汉三国时期,那根本就不叫事儿……

有人说刘琰之死跟诸葛亮没关系,因为刘琰被杀的时候,诸葛亮在祁山跟司马懿打仗呢。但是我们细看史料就会知道: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二月刘备出征,刘琰是建兴十二年一月被杀的。要杀掉车骑将军,没有诸葛亮首肯,谁敢?

之所以这三起蜀汉冤案都跟诸葛亮有关,我们还真不能说诸葛亮对蜀汉不忠,因为诸葛亮对刘备刘禅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与曹操司马懿的本质区别,就是从没想过让诸葛家族代代掌权。

诸葛亮参与或者主导制造这三起蜀汉冤案,正彰显了诸葛亮的苦心和对刘备刘禅的忠诚:袁绍殷鉴不远,刘封不可不杀;蜀中士族蠢蠢欲动,必杀彭羕敲山震虎;刘琰不死,很可能会暴露蜀汉阵营一大丑闻乃至动摇国本——刘琰夫人疑似出轨的对象,正是蜀汉后主刘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