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行人”有人叫好,有人喊停,這一規定到底合不合理?

交規是為了維持路面秩序,這一規定不僅是規範了車輛的行駛,同時也保證了行人的出行安全。而在這幾年裡,禮讓行人這一規定成為了廣大車主的討論對象,而且出現了車主和行人之間的爭端,因為禮讓這個詞原本就是一個比較虛的規範限制,如何才是禮讓,如何才是搶道,這點讓人難以理解,因此也出現了有人叫好,有人喊停的現象,那這一規定究竟是否合理呢?

“禮讓行人”有人叫好,有人喊停,這一規定到底合不合理?


首先我們要了解禮讓行人這一規定的出發點,從字面意思不難看出,這一規定是針對車輛而定的,在通過路口時,需要做出禮讓動作,才不會違反這一規定。因為現在有一些路口為了保證道路通暢並沒有配備到紅綠燈,但同時又有斑馬線設置,因此行人作為弱勢方,車輛必須是要禮讓的。但問題也來了,什麼才是禮讓呢?

“禮讓行人”有人叫好,有人喊停,這一規定到底合不合理?


我們會發現,在遇到一些人流較多的路口時,人流是斷不開的,那就意味著汽車單方面的禮讓只會讓路面一直處於堵死狀態,只要有人過馬路,就要一直等,那等到什麼時候才是頭?這是一個連官方都沒有給出的解釋。所以禮讓行人這一規定,對於行人來說是合理,而且是強勢的,因為這也同時給他們一個強勢過馬路的理由,而且從側面來說,也助長了中國式過馬路這一行為,車主有違規成本,而行人沒有,有恃無恐也不過如此。

“禮讓行人”有人叫好,有人喊停,這一規定到底合不合理?


而對於這一規定,小編覺得另一種設計或許更加合理,那就是在人流相對密集的地方,採用手動式紅綠燈,就是那種你需要過馬路是,自行按鍵等到人行綠燈,當沒人按的時候,車道則持續亮起綠燈,那這種是否相對而言更規範一些呢?當然,這隻能運用在人流量相對較多的路口,而人流稀少的路口,禮讓行人這一規定會更加合理,畢竟成本還是需要控制的。

“禮讓行人”有人叫好,有人喊停,這一規定到底合不合理?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禮讓這一動作其實是雙向的,車讓人的同時,人也要理解車輛的出行痛處,互相禮讓才是最合理的辦法,而這一規定的出臺似乎有些過早了,因為仍存在一些出行覺悟不高的車主和行人,因此也成為了出行盲點。規定是肯定有其存在的意義,但如果是這種單向合理化的規定,那隻會激發社會上更深層次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