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典故: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吕洞宾被汉钟离点化,决定弃儒入道,拜汉钟离为师。但汉钟离觉得他还不具备修道的条件,所以设下了十道“场景试题”要考验一下他是否真的下定了决心。

道教典故: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第一场景:有一天,吕洞宾远游后回到家里,发现家里所有人都病死了。这事儿摊到你我身上,谁不是痛苦得撕心裂肺?可是吕洞宾想到“生死有命”这句话,也就不悔恨自己没照顾好家人,也不空自伤心,随即置办寿衣、棺木,准备料理后事。可是这时,家人又都一个个苏醒过来。他也不惊不惧。这一试,试的是吕洞宾能否参透生死,能不能割得断俗情。

第二场景:吕洞宾上街卖东西,买主讨价还价后,说好了价钱,但又突然反悔,只想付一半价钱,洞宾也不生气,也不争辩,让买主大摇大摆地把货物拿走,自己照旧做买卖。想想现在许多人,若遇到这样的事儿,还不争个面红耳赤,有的甚至会闹出人命!这一试,试的是吕洞宾能否参透得失,能不能撇得开俗利。

第三场景:正值大年初一,吕洞宾想出门拜访亲友。不巧一个乞丐正靠在他家门边要讨口吃的。吕洞宾连忙取些馒头送给他。乞丐却不满足,说道:“大过年的,给块儿肉吃吧。”吕洞宾就拿一块肉给他。乞丐又要酒来下菜,吕洞宾又给他一壶酒。乞丐拿了酒肉并不离开,也不道谢,竟然还口出秽言,边吃边骂。吕洞宾却只是满脸堆笑,毫不责怪。若是你我,这场考试能否过?这一试,试的是吕洞宾能否参透荣辱,能不能丢得下面子。

道教典故: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第四场景:吕洞宾在山中牧羊,忽然冲出一只饥饿的猛虎,直扑向羊群。遇到这场面,哪个人不是惊慌失措?可是吕洞宾没有丝毫犹豫,挺身挡在了羊群前面,老虎没想到竟然有人不怕它,只好悻悻地离开了。这一试,试的是吕洞宾能否参透真假,能不能舍去皮囊见真性。

第五场景:吕洞宾住在山中茅舍读书,一天傍晚,忽然来了一位女子,花容月貌,光艳照人。这女子说自己在山中不知怎么就迷了路,想借宿一晚。吕洞宾就让她住了下来。可这女子却不安分,百般挑逗他,甚至要和他同床共寝。面对送上门的美色,现在会有多少男人轻易地放弃道德底线?可是吕洞宾却不为所动,从容过了这一科考试。这一试,试的是吕洞宾能否参透幻象,能不能经得起美色诱惑。

第六场景:一天吕洞宾外出归来,发现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按理说该火冒三丈立即报官吧?他却没有,而是踏踏实实地到地里亲自种粮种菜,供自己日常所需。有一天锄地,吕洞宾挖出十几锭黄金,意外横财,哪个见了不起贪念?吕洞宾却像没看见一样,一锄头下去,刨了些土把黄金又掩埋起来,分毫不取。这一试,试的是吕洞宾能否参透意外的得失,能不能去除贪嗔之心。

第七场景:有一次,吕洞宾遇到一位卖铜器的小商贩,见他的铜器精美绝伦,便买了几件回家摆设。回到家后,仔细赏玩,爱不释手。越看越觉得材质不大像铜,倒有点像金器。找人一鉴定,还真是金的!这下可占大便宜啦!但是吕洞宾却不这么想,他倒替那个小商贩着急起来。

想想人家小本买卖,走街串巷,有多辛苦啊!也不知怎么一疏忽,把金器当铜器卖了,亏了多大的本呐!吕洞宾急忙四处打听,终于找到那个小商贩,把金器还了回去。小商贩自然千恩万谢,有人却笑吕洞宾真傻。傻不傻,老天爷知道啊!这一试,试的是吕洞宾如何对待不义之财,他又得了满分。

道教典故: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第八场景:有个疯道士在街上卖药,他的吆喝与众不同,说什么他的药吃了肉身立刻就死,脱去了这个假皮囊,下辈子就可以转世成仙了。人人都笑这道士疯了,世上哪有这样的药,吃了就去见了阎王,还谈什么得道成仙?世上有谁见过神仙?吕洞宾却心有所动,觉得此话有玄机,便毫不犹豫买了一剂,吃下去却安然无恙。这一试,已经更进了一步,试的是吕洞宾能否破除执迷,坚信仙道。

第九场景:有一次,吕洞宾乘船外出,正遇上河水泛滥。船刚到河中央,忽然刮起了狂风,河水汹涌翻腾,船身剧烈地摇晃起来,一船人惊慌失措、鬼哭狼嚎,乱成一片。而吕洞宾已经经过种种考验,此时似乎更加淡定,只见他神态自若,端然不动,如同一座神像。这一试,又试出吕洞宾生死度外的定力。

第十场景:有一天,吕洞宾独自在家,忽然房间里不知从哪儿冒出无数奇形怪状的妖魔鬼怪,有的想杀他,有的扑打他,有的吓唬他,吕洞宾岿然不动,毫无惧色。又来了一群夜叉,押着一个血淋淋的死囚,前来找吕洞宾索命,说:“你前世杀了我,现在还我命来!”吕洞宾说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理该如此,你就杀了我吧!”坦然地任其扑咬打骂。这是最后一场考试,还真有点惊险噢!这一试,试出了吕洞宾胸怀坦荡,无欲则刚。

道教典故: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就在这时,忽然听见空中大喝一声,鬼怪顿时销声匿迹。汉钟离飘然而至,拊掌大笑。 十科场景考试,吕洞宾皆以平常心对待,向汉钟离交了满意的答卷。从此,师徒相随,以灵宝秘法、上真秘法相传承,共同开创了钟吕金丹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