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典故:漢鍾離十試呂洞賓

呂洞賓被漢鍾離點化,決定棄儒入道,拜漢鍾離為師。但漢鍾離覺得他還不具備修道的條件,所以設下了十道“場景試題”要考驗一下他是否真的下定了決心。

道教典故:漢鍾離十試呂洞賓

第一場景:有一天,呂洞賓遠遊後回到家裡,發現家裡所有人都病死了。這事兒攤到你我身上,誰不是痛苦得撕心裂肺?可是呂洞賓想到“生死有命”這句話,也就不悔恨自己沒照顧好家人,也不空自傷心,隨即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可是這時,家人又都一個個甦醒過來。他也不驚不懼。這一試,試的是呂洞賓能否參透生死,能不能割得斷俗情。

第二場景:呂洞賓上街賣東西,買主討價還價後,說好了價錢,但又突然反悔,只想付一半價錢,洞賓也不生氣,也不爭辯,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自己照舊做買賣。想想現在許多人,若遇到這樣的事兒,還不爭個面紅耳赤,有的甚至會鬧出人命!這一試,試的是呂洞賓能否參透得失,能不能撇得開俗利。

第三場景:正值大年初一,呂洞賓想出門拜訪親友。不巧一個乞丐正靠在他家門邊要討口吃的。呂洞賓連忙取些饅頭送給他。乞丐卻不滿足,說道:“大過年的,給塊兒肉吃吧。”呂洞賓就拿一塊肉給他。乞丐又要酒來下菜,呂洞賓又給他一壺酒。乞丐拿了酒肉並不離開,也不道謝,竟然還口出穢言,邊吃邊罵。呂洞賓卻只是滿臉堆笑,毫不責怪。若是你我,這場考試能否過?這一試,試的是呂洞賓能否參透榮辱,能不能丟得下面子。

道教典故:漢鍾離十試呂洞賓

第四場景:呂洞賓在山中牧羊,忽然衝出一隻飢餓的猛虎,直撲向羊群。遇到這場面,哪個人不是驚慌失措?可是呂洞賓沒有絲毫猶豫,挺身擋在了羊群前面,老虎沒想到竟然有人不怕它,只好悻悻地離開了。這一試,試的是呂洞賓能否參透真假,能不能捨去皮囊見真性。

第五場景:呂洞賓住在山中茅舍讀書,一天傍晚,忽然來了一位女子,花容月貌,光豔照人。這女子說自己在山中不知怎麼就迷了路,想借宿一晚。呂洞賓就讓她住了下來。可這女子卻不安分,百般挑逗他,甚至要和他同床共寢。面對送上門的美色,現在會有多少男人輕易地放棄道德底線?可是呂洞賓卻不為所動,從容過了這一科考試。這一試,試的是呂洞賓能否參透幻象,能不能經得起美色誘惑。

第六場景:一天呂洞賓外出歸來,發現家中財物被洗劫一空。按理說該火冒三丈立即報官吧?他卻沒有,而是踏踏實實地到地裡親自種糧種菜,供自己日常所需。有一天鋤地,呂洞賓挖出十幾錠黃金,意外橫財,哪個見了不起貪念?呂洞賓卻像沒看見一樣,一鋤頭下去,刨了些土把黃金又掩埋起來,分毫不取。這一試,試的是呂洞賓能否參透意外的得失,能不能去除貪嗔之心。

第七場景:有一次,呂洞賓遇到一位賣銅器的小商販,見他的銅器精美絕倫,便買了幾件回家擺設。回到家後,仔細賞玩,愛不釋手。越看越覺得材質不大像銅,倒有點像金器。找人一鑑定,還真是金的!這下可佔大便宜啦!但是呂洞賓卻不這麼想,他倒替那個小商販著急起來。

想想人家小本買賣,走街串巷,有多辛苦啊!也不知怎麼一疏忽,把金器當銅器賣了,虧了多大的本吶!呂洞賓急忙四處打聽,終於找到那個小商販,把金器還了回去。小商販自然千恩萬謝,有人卻笑呂洞賓真傻。傻不傻,老天爺知道啊!這一試,試的是呂洞賓如何對待不義之財,他又得了滿分。

道教典故:漢鍾離十試呂洞賓

第八場景:有個瘋道士在街上賣藥,他的吆喝與眾不同,說什麼他的藥吃了肉身立刻就死,脫去了這個假皮囊,下輩子就可以轉世成仙了。人人都笑這道士瘋了,世上哪有這樣的藥,吃了就去見了閻王,還談什麼得道成仙?世上有誰見過神仙?呂洞賓卻心有所動,覺得此話有玄機,便毫不猶豫買了一劑,吃下去卻安然無恙。這一試,已經更進了一步,試的是呂洞賓能否破除執迷,堅信仙道。

第九場景:有一次,呂洞賓乘船外出,正遇上河水氾濫。船剛到河中央,忽然颳起了狂風,河水洶湧翻騰,船身劇烈地搖晃起來,一船人驚慌失措、鬼哭狼嚎,亂成一片。而呂洞賓已經經過種種考驗,此時似乎更加淡定,只見他神態自若,端然不動,如同一座神像。這一試,又試出呂洞賓生死度外的定力。

第十場景:有一天,呂洞賓獨自在家,忽然房間裡不知從哪兒冒出無數奇形怪狀的妖魔鬼怪,有的想殺他,有的撲打他,有的嚇唬他,呂洞賓巋然不動,毫無懼色。又來了一群夜叉,押著一個血淋淋的死囚,前來找呂洞賓索命,說:“你前世殺了我,現在還我命來!”呂洞賓說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理該如此,你就殺了我吧!”坦然地任其撲咬打罵。這是最後一場考試,還真有點驚險噢!這一試,試出了呂洞賓胸懷坦蕩,無欲則剛。

道教典故:漢鍾離十試呂洞賓

就在這時,忽然聽見空中大喝一聲,鬼怪頓時銷聲匿跡。漢鍾離飄然而至,拊掌大笑。 十科場景考試,呂洞賓皆以平常心對待,向漢鍾離交了滿意的答卷。從此,師徒相隨,以靈寶秘法、上真秘法相傳承,共同開創了鍾呂金丹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