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對岸的光榮與夢想-臺灣特色的半導體之路(三)

今天開始我來講講當今芯片代工產業(Foundry)的三國殺:美國,韓國,中國(臺灣+大陸)。我們看看臺積電是怎麼一路過關斬將走到今天的:

海峽對岸的光榮與夢想-臺灣特色的半導體之路(三)

臺基以51%的市佔率傲視群雄

在講故事以前,我們先來看看芯片代工行業的特點。

首先,這是個重資產行業。

舉個例子,今年6月份,臺積電宣佈要投資250億美元開發5納米工藝。

其次,這是個快週轉高科技行業。

一招鮮吃遍天是不行的,必須得持續前進。按照摩爾定律,芯片每一年半性能翻倍,面積減半而價錢不變:

海峽對岸的光榮與夢想-臺灣特色的半導體之路(三)

恐怖的摩爾定律

這造成了一個致命的後果,你要是技術上追不上哪怕只是晚一點點,造的東西也賣不出去。如果提早造出來了,那麼恭喜你可以數錢了。這就是為什麼英特爾的CPU製造成本只有幾塊錢但它可以賣幾百塊的原因。也是有段時間foundry的機臺稱為"印鈔機"的原因。

另外,這還是個產業協同要求很高的行業。

foundry廠有點類似於汽車整車廠,需要協調各個零部件廠商按照自己的一套標準供貨來進行組裝。考慮到需要上千道工序,這不是件小事。

最後,這是個服務行業。

你像Intel和三星,基本上就是服務自己。你像臺積電幾百家客戶,都需要服務好。客戶間彼此還是競爭關係,怎麼保證公平和信息安全,這是極大的考驗。

看了這幾條,你是不是心涼了一半,這也太難了吧?是的,可是還有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產業發展也有自己的邏輯,水到渠成慢慢就發展到今天了。(有機會以後我給大家解析下芯片的全產業鏈你就明白了)

還是回到foundry三國殺吧。

先講"代工雙雄"臺積電和臺聯點窩裡斗的故事。

昨天我們講到,1988年,藉助英特爾的單子,臺積電終於立足了。前面講過聯電是工研院成立的,而張忠謀是工研院的院長,所以張忠謀也兼任聯電的董事長。兩個冤家張忠謀和曹興誠聚頭了!作為"土鱉"曹興誠,彼時已為臺灣半導體打拼十多年,空降了個"海歸"做自己頂頭上司,我想一定也是不爽的吧。更何況,按曹興誠的說法,1984年曹興誠曾經給彼時仍在美國的張忠謀一份BP(Business Plan,商業計劃),提起過芯片代工的商業模式,可並未得到回應。反而張忠謀一回臺就提出這一模式,開張了臺積電併成為"芯片代工之父"。他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1991年,曹興誠利益衝突為由,指責張忠謀偏向臺積電,罷免了張忠謀的董事長,倆人正式決裂。

1995年,由於臺積電產能不夠,要求客戶預繳訂金,引發不滿;曹興誠趁機轉型主攻晶圓代工。轉型的結果就是聯電專做芯片代工,原設計部分分出去成為今天的聯發科。實際上今天台灣叫"聯X"的芯片公司基本都跟聯電有關係。

早期的時候,兩家公司是差不多的,工藝進展很接近,世界排名也一直是臺基第一,聯電第二。情況發生改變,是在2000年。

一個是技術原因。在0.13微米時期,為了穩固優勢,臺聯電選擇與IBM、英飛凌共同開發。但合作的結果相當不順利,三方各有算盤,很難團結到一起,項目最終宣告失敗。而臺積電趁此機會超了上來,並從此在技術上徹底甩開聯電。

二是政治原因。2001年聯電迫不及待地前往大陸創立了蘇州和艦科技。而彼時阿扁當政,臺灣當局對於晶圓廠嚴防死打,嚴令禁止臺資投資大陸。張忠謀選擇了按兵不動,等到"法令"允許,才嘗試赴上海松江投資設廠,曹興誠頂風作案的舉動為他招來了官司,當局超訴訟頻繁,2006年曹興誠辭去董事長職務,聯電也隨著靈魂人物的離開而漸行漸遠,超越臺積電的夢想破碎了。

海峽對岸的光榮與夢想-臺灣特色的半導體之路(三)

1997年,張忠謀(左)和曹興誠(右)

然而,張忠謀帶給臺灣的只有臺積電一顆大樹,而曹興誠通過不斷的開枝散葉,形成了芯片設計業的"聯家軍":聯發科,聯詠,聯陽。。。都是各行業的領軍公司,為臺灣半導體的繁榮也做了很大的貢獻。勇敢的在大陸設廠也為大陸半導體產業埋入了早期的種子。可惜曹老先生已經入籍新加坡,現在的重心也在收藏上,估計現在在半導體屆看到他的機會不多了。

常有人說中國人喜歡"窩裡鬥"。老張老曹的故事,表面上看是這樣,可是通過他們的相愛相殺,不是促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大繁榮嗎?

明天,我們要講下臺積電面臨來自大陸的威脅,是怎麼化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