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突然拉血痢體溫很低,是什麼病用什麼藥?

用戶4596334986215


引起豬排血便的因素很多,這要看豬的日齡大小,拉的血便是鮮紅色的,還是紅黑色的,有無傳染性等情況。如魏氏梭菌,豬密螺旋體,寄生蟲,誤食堅硬物劃傷胃腸等都會引起豬排血便。

要根據具體情況判定,這裡簡單介紹常見的幾種

3日齡左右的新生仔豬多排出紅色的糞便,多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引起的稱為仔豬梭菌性腸炎,俗稱“仔豬紅痢”。特徵是排出紅色糞便,小腸黏膜出血,壞死,發病快,病程短,死亡率很高。在環境衛生條件不良的豬場容易發生。

防治方法:由於本病發病快,死亡快,所以治療效果不是很好。對於病程長些的可以口服磺胺類等抗生素,同時使用口服補液鹽,每天2-3次;本病主要靠預防,做好養殖舍和母豬的衛生清潔消毒工作;在母豬產前30天左右注射C型魏氏梭菌氫氧化鋁苗,出生後的仔豬可獲得母源抗體的保護。


另外一種出現血痢的是豬痢疾,又稱豬血痢,黏膜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病原是豬密螺旋體。多見於斷奶後生長的架子豬。其主要特徵是大腸黏膜發生出血性炎症,後又發展為纖維素性壞死性炎,主要表現為粘液出血性拉稀。本病發生無季節性,流行起期長,可長期危害豬群,一旦傳入很難清除,各種應激因素都可能應發本病,斷奶仔豬發病率高,經治療病死率較低。

防治方法:口服硫酸新黴素或林可黴素,泰妙菌素等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效果很好,但停藥一段時間後可能復發,很難治根。平時也可以用這些藥物預防,可控制本病,很難消滅。要做好飼養管理,減少應激,保持圈舍清潔乾燥,加強消毒。


有些寄生蟲疾病也會造成血便,如豬棘頭蟲病等。防治方案:使用阿笨達唑—伊維菌素廣譜低度驅蟲藥;平時定期驅蟲,糞便堆積發酵處理。


也要考慮是否是食入堅硬物造成胃腸道出血。如果排除的血液是鮮紅色,可能是大腸或肛門損傷出血,如果是暗紅色可能是胃,小腸損傷出血。防治方法:病豬可以注射止血敏或維生素k止血,同時使用恩諾沙星等抗生素進行抗菌消炎;要注意飼料管理,不要有堅硬物混入飼料。

歡迎關注養豬小百科,我們將以視頻或文章的形式與大家討論養殖技術及疾病的防控。

如有不正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養豬小百科


豬突然拉血痢多和豬感染了急性豬痢疾以及豬梭菌性腸炎有關。體溫低是因為出血導致的循環衰竭,如果出現低溫我判斷應該是小豬,因為1-3日齡的豬容易因腹瀉拉稀出現低溫現象,但是豬痢疾在各個階段的豬都有發病的可能,主要以7-12周齡的豬就多,小豬的死亡率會過於成年豬。

豬梭菌性腸炎效的治療針劑注射止血敏,甲硝唑聯合注射. 拌料可以使用地美硝唑。



豬梭菌性腸炎

最急性的發病豬在仔豬1日齡即可發病,主要表現豬精神差,不食,排出血便,另外急性梭菌性腸炎發病率最高,發病仔豬排出血便有灰白色壞死組織,糞便味道腥臭 。

急性梭菌性腸炎病豬剖檢可見,小腸空,顏色暗紅,小腸被血液充滿,脾臟有出血點。

預防方案,注意飼養管理,母豬產前一定要清洗消毒,也可以注射疫苗給懷孕母豬注射C型魏氏梭菌氫氧化鋁菌苗和仔豬紅痢乾粉疫苗。對第一胎次和第二胎次的母豬分別在產前1月和產前半月各注射一次,計量為5-10毫升,第三胎次的母豬產前半月注射。

豬痢疾

豬痢疾病原是由豬痢疾蛇形螺旋體,為革蘭氏陰性菌,豬痢疾症狀會出現發熱,精神萎靡,豬糞便帶血絲,豬季度口渴,最後常因脫水嚴重引種死亡。

剖檢可見,豬的大腸變化非常明顯,豬腸粘膜充血,腫脹為主,腸繫膜淋巴結腫脹,腸管有血塊。


豬痢疾防控方案

1.發病豬針劑注射0.5%痢菌淨肌注,仔豬注射5ml,中豬注射10ml.大豬注射20ml.每天2次,連續注射2到3天,另外飼料裡可加拌含痢菌淨成分的藥物拌料治療

2.關於本病的預防,引種是關鍵,不要引種豬痢疾陰性豬,引種後先隔離觀察。

3.飼養密度要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

4.豬場一旦發病應全群隔離建議最好淘汰,豬場最好全進全出。


豬病課堂


這是急性痢疾病,又稱血痢。是由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嚴重的粘液性、出血性腹瀉病。
一、症狀

發病豬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糞便變軟,漸漸地變為黃色稀糞,表面附帶有粘液和血液,病情嚴重時所排糞便呈紅色糊狀,內有大量粘液、血塊和膿狀分泌物,走路不穩,體溫下降2至3度,不及時治療容易死亡。
二、防治

對於發病豬,要堅持治療與改善飼養管理相結合。做好豬舍環境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採用飲水投放藥物或注射藥物治療。可選用:慶大黴素、泰樂菌素等藥物。1,慶大黴素:每千克水中加慶大黴素11mg或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000國際單位,每天2次,連用3至5天。2,泰樂菌素:每千克水中加入0.06克泰樂菌素,連用3至5天或每千克體重注射8mg。


5781598700416


這個還得請專業的人土看看,頭條解決不了這問題!


我心依然21024924


懷疑密螺旋體引起的豬痢疾。肌肉注射腎上腺素。止血敏和痢菌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