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长期一个人带孩子,会对孩子性格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佳常育儿


我们情况一样,宝爸在娃两个月在小区里开了茶叶店后基本是早出晚归。我每天的生活安排是这样:上午家里忙好带娃去店里找她爸,然后带娃买菜回家做饭,午饭后午睡,下午继续带娃去店里或周边闲逛。每天如此风雨无阻!就这样的安排我家娃还是很认生,所以不要想太多。幼时多陪伴是最好的。在小区闲逛总能看到宝妈,没事多联系多交流,不要一个人扛起所有,宝妈总是有共鸣的。心态很重要,只要给够娃足够的安全感和关爱,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乐活悠悠


首先肯定的回答,长期只有一个人带孩子,对孩子的性格肯定有影响。


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是全职妈妈,老公经常出差。爷爷奶奶在老家,而且因为婆媳关系不好,还有和公公也吵过架,所以根本不来往。孩子整天就只跟妈妈接触。

这个妈妈是脾气非常暴躁的人,我觉得有点狂躁,而且对孩子过度的紧张。比如带孩子去小区里跟别的小朋友玩,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撞到他的孩子啊,别人家孩子太脏啊,别人家妈妈不讲理等等,所以跟邻里也搞不好关系。


现在孩子已经四岁多了,上了大半年幼儿园了,每天都会哭,撕心裂肺的哭,不肯去。在幼儿园别人家孩子都在玩,她孩子就一个人坐在边上,动不动就说哭着说想妈妈,要回家。在家里因为妈妈要做家务,没空陪他,就让他一个人待着又不让看电视,所以孩子在家里各种搞破坏,家里够得着的,能扔的,能撕的,全部都弄乱,撕碎,打破,纸巾,花瓶,台灯等等。一旦外出,特别是人多的地方,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拉不住,不然就大喊大叫。每每妈妈都情绪大崩溃,打孩子,但是下次又一样。


我个人觉得,带孩子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孩子不断的接触外界和认识外界的过程,所以需要多人参与,让孩子能够看到更多,过度的紧张,长期把孩子禁锢,对孩子影响非常不好。

第一,孩子只跟妈妈一个人接触,肯定会生活的重心里只有妈妈,只愿意粘着妈妈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就像那个小孩,四岁多了,上幼儿园还能每天哭成那样,就已经很不正常了。

第二,妈妈的性格对孩子也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妈妈情绪波动大,所以造成孩子性格也会这样不断焦虑,容易通过大喊大叫,搞破坏,不听指挥等来获得关注或者发泄。如果接触多点人,这种影响就会小一些,有所转移。


第三,除了妈妈,孩子还应该多接触其他的亲人,爸爸,爷爷奶奶,甚至周围的邻居等等。学会接受别人跟你不一样的地方有包容心,也会让孩子能感觉得到世界的万象。反之,这不能接触那不能接触,把孩子搞成温室里的幼苗,反而更脆弱。

总之,让孩子多接触外界,明白世间的多元,多跟人互动,多接触自然,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南希shuo


作为一个长期自己带俩孩子的全职妈妈,有些事情可以分享一下。

大宝1岁左右,我就怀上了小宝,于是,从那时起,大宝基本上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小宝临出生前,由于家庭原因,大宝更是长期跟着老人生活,而我就负责照顾小宝,直到小宝2岁,我才将大宝从爷爷奶奶家接回来自己带,而那时大宝已经4岁了。

虽然大宝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但是大多数时间,大宝还是奶奶在带,爷爷除了做饭,基本上不带孩子。而奶奶又是一个特别谨慎的人,带大宝出去玩的时候,奶奶觉得危险的东西不让大宝碰,不让大宝跟着其他小朋友跑,怕孩子摔倒,而且会严厉阻止大宝玩这个,玩那个,每次看见奶奶这样对大宝的时候,我都想阻止,但是却不好沟通,渐渐地,大宝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去尝试,变得胆小、不合群、没有耐心,没有一颗孩子应该有的好奇心。

后来,当小宝长大后,我自己也有能力带两个孩子了,将近4岁的时候,我将大宝接回了家,自己一个人带俩孩子。大宝和小宝在一起玩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俩孩子的不同:大宝胆小,不愿意尝试,小宝却什么都愿意去摸一摸,看一看;大宝做事没有耐心,遇到困难就哭闹,小宝会自己专心摸索,实在不知道的会主动找我询问;大宝好动,静不下来,做事三心二意,小宝在一件事上专注的时间更长......

俩宝的这些不同,让我意识到:一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养成,跟带孩子的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现在,我跟题主的情况差不多,一个人带俩孩子,宝爸每天早出晚归,只有周末才会陪孩子玩。所以,在我陪孩子的时间里,我会尽量带孩子们出去找小伙伴玩,鼓励孩子主动去交朋友,交往过程中遇到矛盾,尽量不主动帮助孩子解决,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也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家里,也让俩孩子自己玩,不参与俩孩子之间的争吵,我在家制定了一个规则:如果其中一个找我告状,两个人要一起接受惩罚。慢慢的,大宝也变了一些:更有耐心、也喜欢问为什么了......

所以,宝妈一个人带孩子时,虽然属于自己的时间有限,虽然有家务缠身,但是也尽量抽出时间去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不足,及时纠正,也随时改变自己的带娃方式,通过看书、网络资料等,学习一些育儿技巧和经验,相信,孩子的性格也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都胆小怯懦。全职妈妈的孩子,也一样可以开朗自信。


【我是"成长为自己",今日头条育儿专栏作者,希望通过身边的故事影响你我他,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及评论】


成长为自己


我也是长期自己带宝宝。孩子1岁多的时候带回老家,看到陌生人就害怕,特别是看到男士都不敢抬头看。当时马上觉得自己带孩子有问题。自己是个内向妈妈,喜欢独处,不喜欢热闹。如果能在家呆着就尽量在家呆着。所以导致孩子如此怕生。我尽最大努力改变了生活习惯。

带孩子出去玩耍

夏天的时候每天带孩子出去玩,在小区跟其他小朋友玩,可能孩子太小,对小朋友不感兴趣。我就带她坐公交车,宝宝特别喜欢坐公交车,坐一阵再换乘下一辆。经常带她去海边玩,她喜欢玩水,玩沙子,城堡。可以脱鞋感受沙子的那种细密的感觉。秋天带宝宝去公园,植物园。带孩子捡落叶,回来玩树叶贴画。冬天因为天冷出去的少,小区里几乎看不到小朋友。每次下雪,陪她出去堆雪人。回来时再带一小桶雪继续在家玩。



几乎每个星期天会带她回乡下姥姥家,那里有山有水。大自然是最好的游玩场所,也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及“自然缺失症”,即现在的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大自然能给孩子开阔的视野,完全原始单纯的快乐。带孩子去爬山,挖野菜,捡树枝,摘山楂,板栗,看虫子,玩泥巴等。每一项对孩子都有无穷的吸引力。

平时有时间我都会到妹妹家去或让妹妹带孩子来我们家。让宝宝对身边更多的亲人产生安全依恋,对宝宝来说就不会将注意力全部用在妈妈一人身上。让宝宝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多接触,多创造机会一起玩耍。

爸爸带来的快乐

宝宝的生活中绝对不能缺失了爸爸(即丧偶式育儿)。专家指出父亲缺失容易让孩子变得懦弱,脾气暴躁,还有可能变得攻击性强。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分别扮演了两种不同的角色,相较于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妈妈,爸爸的动手能力更强。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激发探索欲,想象力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越强,越能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以前我忽视了宝爸的作用,觉得宝爸的教育理念不如自己。现在我会在爸爸在家的时候(下班回家,休息日等)把孩子全权交给他带,给他和孩子一起快乐玩耍的时间。我发现宝爸给孩子带来的都是刺激性比较强的快乐。比如爸爸会让孩子骑大马,孩子特别喜欢“中途摔下马”,每次都是哈哈大笑。爸爸把自己半躺给宝宝当滑梯。趴在床前让孩子“爬山”。每次宝宝都玩的气喘吁吁。《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中写道:大多数父母都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做好自己

全职妈妈一定不要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将自己完完全全奉献给孩子。让自己保持快乐健康的心态,多读书,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终有一天要长大,终要离开自己。作为全职妈妈也要精神独立,经济独立。无论宝爸能不能挣钱养活一家人,都要做到离开谁你都会自信快乐的生活。这种信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我家宝宝现在2岁多了,活泼开朗。


素墨浓香


我女儿快三岁了,长期我自己带,我妈偶尔过来帮忙,但不带孩子。从小月龄开始,我就喜欢带她逛街,背个包带上所有需要的东西,推车,我就出门能逛一天。现在大了,一手牵着就能随时出门。长大报了早教班,所以性格方面还挺好。

要说有什么缺点呢,就是真的太黏我,晚上睡的迷迷糊糊都要爬起来确定我在不在。有时候我背对着她,她就会哼哼唧唧哭。随时随地要摸着我的胳膊肘才能安心,就像有些宝宝喜欢咬指甲有的宝宝喜欢啃口水巾一样。

我说的话都很听,别人说的可能就会顶嘴。

这种例子太多太多,毕竟24小时陪着,感情依赖肯定比别人相对要浓一点。


太阳底下的贝壳她娘


从我的体会告诉你,妈妈一个人长期带孩子,爸爸又上班陪孩子时间太少,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影响很大,孩子会胆小、怯懦、怕生,并且在社交方面很欠缺。

我就一直一个人带女儿,因为住的6楼,上下楼也不太方便,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家里的,特别是冬天冷,女儿身体差,爱生病,经常都是好些天不出门的。呆家里,爸爸上班了,孩子面对的就是我一个人,总是喜欢粘着我和我玩,往往弄的我什么都干不了。

可能我这个人性格也不善社交,带孩子出去玩也不大会和人互动,孩子也因为出去少而不懂得怎么和别的小朋友玩。我每次看女儿都是很想和别人玩,但又不知道怎么做。而且特别胆小,有些孩子比她小的,调皮捣蛋的,她都看上去有些畏惧。为此,我看着心里特别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这种情况。小区院子人见我女儿这样,都让我多带孩子出来玩,多接触人,慢慢孩子就会适应的。

我心里后悔的呀,后悔自己带孩子出去的太少,把孩子性格变的如此内向胆怯,不善交流。我决心改变自己,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和别的小朋友一块玩,多去人多的地方练习孩子的适应能力。现在女儿快4岁了,再加上去年上幼儿园了,变的比从前好了很多。记得刚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说,她问女儿话女儿头扭向一边,根本就不愿开口,也不吃饭,也不玩,就那样呆坐着一天,我很着急。后来,慢慢的老师告诉我女儿变化了,也会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了,也大方开朗了不少,但相对于那些活泼外向的孩子,她还是有些羞涩内向。这就是我的失败之处,我觉得很愧对女儿。

所以,我想告诉和我情况相似的宝妈,干万不能再重蹈我的复辙了,赶紧行动起来,多带孩子出门锻炼,别让自己后悔,别影响了孩子!


青花欣悦


孩子缺乏父爱,会更加渴望父爱,长期宝妈独自带孩子,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有个爸爸很晚才下班,回到家看到5岁的儿子站在门口,爸爸这时已经很疲惫,也很烦躁。  

“爸爸,你能告诉我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吗?”  

“儿子,这不应该是你问的问题。”  

“可是我想知道,爸爸。”  

“好吧好吧,我一小时赚20元。”  

“那……爸爸,我可以跟你借9块钱吗?”  

爸爸听了孩子的话有点生气,他烦躁地告诉孩子,爸爸已经很累了,不要再胡搅蛮缠了,赶紧睡觉去。  

“我每天工作已经够辛苦了,不要再拿这些无聊的事来烦我。”爸爸气愤地说。  

小男孩一脸委屈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过了一会儿,冷静下来的爸爸开始对自己先前的态度感到不安。  

“我刚才的话有点重了,这是9块钱,拿去吧。”  

小男孩开心地从床上跳起身,然后从被子底下掏出一叠皱巴巴的零钞。  

看到这情景,爸爸的火气又升腾上来了。“你不是有钱吗?干嘛还要借钱?”  

“刚才……还差9块钱。”小男孩有点怯生生地回答。  

“爸爸,我想让你陪陪我。我有20块钱了,可以买你一个小时吗?这就是现实孩子想得到的父爱,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这个层次的感悟的。

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女性的照顾也容易培养孩子的善良与细腻,那么爸爸的陪伴可以给孩子独立、坚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等,虽然不绝对,但大致可以互补男女性格的不同。

养不教,父之过,这个古训就道出了父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strong>

再一个长期呆楼上,缺乏社会人的接触,对于宝宝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都也会受到影响。

必须要调整,多带孩子出去参加活动、户外走走,宝爸工作固然忙,也尽量抽时间视频电话,录好故事陪伴孩子入睡,节假日有时间就多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等等哦!

孩子虽小,但是现在的孩子人小鬼大,等孩子拿出零花钱买大人的时间,我们就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时间花在哪里了呢?值不值?


伍妈说营养


宝妈长期一个人带孩子,会对孩子性格、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我是独自带娃的宝妈。

在孩子两周岁前,我认为独自带娃挺好的。

待在我身边的宝宝,自己可以安静地玩很长时间,不打扰我做事。

带宝宝出门,宝宝也会乖巧地跟在我身边。宝宝紧紧地抱着我,让我感觉到母爱的伟大无边。

让我意识到我独自带娃出问题的是,有一次我感冒了,躺在床上实在不愿意动,不愿意说话,吃饭也是瞎凑合。

第二天,宝宝走到我的床边,对我说,“妈妈,你看看我。”

我无力地把头转向他。

宝宝伸出小手,“啪”打在我的脸上,“妈妈是个大懒虫!“

当时,我真得更蒙了。我眼里乖巧的宝宝,怎么会这么冷血?

我反思我带娃的过程,我意识到孩子先是通过认识妈妈再来认识世界的。妈妈的语言,做事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

一,妈妈说话的方式不恰当。

我常挂在嘴边上的话有,“快起床,你个小懒虫”,“再闹,就不乖了”等。这些玩笑话刻在了孩子的心里,孩子拿出来运用是正常的。

二,妈妈的矛盾行为。

我是安静型妈妈。我从内心里又喜欢宝宝变得活泼、外向,所以我对宝宝的语言和行为会互相矛盾,刻意刺激宝宝。

更多育儿妙招请关注木头宝妈。

希望能帮到你。

木头宝妈和你共同关注孩子,家庭。


木头宝妈474


宝妈一个人带孩子,说实话,孩子的性格会比较内向及弱一点。

刚好我今天在小区碰见一位妈妈,她看着我的孩子在那和小朋友开心地玩耍,并且嘴里不停地说这话,表示很羡慕。

她旁边也有一位小女孩,一直躲在她身后,双手紧紧的抱着她的左手。

那位妈妈和题主差不多的情况,两夫妻带着孩子,爸爸工作比较繁忙没什么空陪孩子,从孩子出生就是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现在孩子三周多了还是非常内向。

我觉得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妈妈教会孩子礼仪、照顾起居生活,那么爸爸则是教会孩子勇敢、胆大。

我自己从胎教开始就让孩子爸参与进来,每天陪胎儿说说话,唱一首歌。到孩子出生以后,只要我们在家,就让爸爸带着孩子出门,我不说我孩子如何优秀,至少非常开朗,并且能很快的融入新环境。

(冬天带着孩子出门看雪)

那位妈妈可能也意识到了孩子的不足,也说每天上午只要天气好就带着孩子出门跟着小区里的这些小朋友一起玩耍。而我也建议爸爸这个角色要丰满起来,多让爸爸带着孩子。

所谓父母父母,父亲是掌握孩子大致教育方向,而母亲是负责将方向细致化,孩子的教育离不开两位家长的同心协力照顾。

希望题主可以多和孩子爸沟通一下关于孩子教育及性格培养问题,多带孩子出门玩耍。


派球育儿经


我是单身母亲,儿子一岁的时候办的手续。考虑到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我特意雇了一个大舅舅来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虽然经济略显紧张,但目前来看,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另外,我觉得更为关键的是宝妈的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更为深远。小孩子对大人的一举一动很敏感,你稍微有个不高兴不耐烦他都能感知到,你怎样是逗他在生气,你怎样是真的在生气,孩子比你都清楚,所以,不管多累多辛苦一定不要转嫁给孩子!

是的,长期自己带孩子,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会很烦躁,每个月那几天也不能休息,甚至还要夜奶,是容易崩溃的。姐们儿,听我的,学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有可能你会得到暖心的回应。

我儿子一岁零七个月的时候,夜里睡觉前坐在我的肚子上玩儿,我苦兮兮的和他说“大宝啊!妈妈肚肚疼,屁屁也破了,等过两天妈妈病好了你再坐肚肚上好不好?”我儿子看看我然后一轱辘就翻下来,躺在我身边,一只手拍着我的肩膀,嘴里有节奏的哼哼着,我惊奇的说“啊!孩儿啊,你是在哄妈妈睡觉吗?”他点点头,我说不用啊,妈妈自己能睡觉,他还不罢手。当时,我的眼泪儿就流下来了。真的是被感动到了。

呵呵,说的都有点多了。总之一句话,一个人带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第二,要学会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必要的时候不用当ta是孩子。第三,尽量创造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