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之間是怎麼交流的?有官話嗎?

木子君讀史


其實古代也有“普通話”,但這個“普通話”不是我們今天的“普通話”。古時的“普通話”也是官話,普及率不高,多用於帝都以及官方交流。平民百姓流動性不大,多還是侷限於本土,交流仍是方言。



古時候的方言很多,不同地方語言自然不同,溝通起來比較困難。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推行統一的文字,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溝通的障礙,即使語言不通,但可以書面表達。

往後發展,官話多隨國家的建都地方而定,往往哪裡是國都便以哪裡的話為官話。比如西晉時期,洛陽是都城,洛陽話便是官話;而東晉遷都南京,為了交流方便,洛陽話與南京話相融合,成了官話,被稱為金陵雅言。而到了隋唐,都城在長安,朝廷將洛陽話和金陵話作為基礎正音,此時的官話也被稱為漢音。



宋代在《唐韻》基礎上,作出了《廣韻》,此時的官方語言叫正音或雅音。元朝滅宋後,蒙古語變成了官方語言。明滅元后,朱元璋建都南京,那麼南京話便是官話,而後朱棣奪權,遷都北京,由於大多數人是從南京轉來的,北京經歷戰亂,原居民不多,南京話仍是主要的官方語言。

清朝雍正時期,這種情況發生變化,朝廷建立了正音館,以北京話為官話,專門推廣北京話,北京話並非只是北京方言,是結合了元朝舊北平話和南京官話,摻入了一些滿語語音而成。到了清中後期,北京話慢慢取代了南京話,成為正統。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這些官方語言,雖說是統一的,但是推廣普及率並不高,古代是農耕經濟,安土重遷,百姓流動性不大,自然學習官方語言的機會不大,並且用處也不大,鄉里鄉親的平時肯定是方言溝通。就算是今天,很多老人一樣也不會說普通話,更別說古代了。


90說史


雖然中國古代以農業生產為主,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決定了百姓生活半徑較小,平日裡使用方言交流便已經足夠,但對於往來各處的商人、官員、學子等人員來說,“十里不同音”的語言交流起來顯然較為困難。為了便於交流,因此便有了標準統一的官方語言,這被稱為“雅言”或者“官話”,而隨著政權和首都的變遷、人口的遷徙等因素,這種標準同樣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簡單介紹一下“官話”(雅音)的變遷歷史吧。

夏商周時期:洛陽雅言

洛陽雅言,古稱河洛語(河洛話),也就是今天的洛陽話,其音系為華夏傳統的上古音系,通常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

△夏朝疆域

實際上,周朝以前的雅言發音已經無法考證,不過相傳夏朝建都便是在河南洛陽及周邊地區,而商朝建都的地點也在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故而一般認為夏商時期的雅言標準音,應該就是以洛陽一帶的預言為基礎,因此推測夏商時期的普通話應該就是以古河洛語(今洛陽話)為標準音。


△上朝疆域

周朝起於西北,因此在周朝的建立過程中,語言融合了古羌語的部分發音,因此周朝的官話應該是以河洛語為基礎,融合古羌語之後形成的一種新型語言,這便是西周雅言,而隨著周天子分封天下,這種官話也被傳播到了全國各地。但隨著周平王於前770年遷都洛邑,洛邑的預言又漸漸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

兩漢、魏晉南北朝:洛陽雅言(金陵雅音)

秦朝的標準語同樣已經無法考證,一般認為以古關中話為主。而從李斯的《諫逐客書》來看,此時的語法體系已經相對完善,古代文言的基本語法也已經基本成型。而隨著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政令推行,這同樣也為後來的“官話”語法體系奠定了基礎。

漢朝的官話則繼承了夏、商、週三個朝代的雅言,因此漢朝的標準語也以河洛語為“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而在東漢之後,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相繼建都於洛陽,故而承繼了漢代音韻,同樣以洛陽雅言為國語。

△北朝洛陽雅言,南朝金陵雅音

不過,由於東吳和東晉的關係,南方語系這一時期也發展較為迅速,在東晉建都建康之後,洛語與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南京話,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得以延續,而北朝則基本以洛陽雅言為延續。

隋、唐、宋:長安官音

隋朝重新統一天下後,則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將其融合後形成了長安官音,也稱秦音,並由陸法言等人編著形成《切韻》。

△《廣韻》

隋朝滅亡、唐朝建立之後,則在隋朝《切韻》的基礎上,制定了《唐韻》作為唐朝的標準音,並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宋朝建立之後,則又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了《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作為官方發音。北宋滅亡之後,南宋時期的劉淵則在《廣韻》的基礎上又著《平水韻》。

從隋朝到隋朝,雖然每個朝代的具體發音有所改變,但卻基本上是一脈相傳,主要以長安官音,即秦音為主。而隨著北宋的滅亡,在建炎南渡的大趨勢下,長安官音也隨之向南方傳播。

明清時期:南京官話、北京官話

元朝建立之後,元朝的統治者基本不怎麼使用漢語,他們的官方語言仍以蒙語為主,這也催生了很多的官方翻譯官。不過,元代的漢語還是不免受到了蒙語的影響,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沒有了入聲,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大都漢語”。

△《洪武正韻》

明朝建立之後,“官話”這個詞語開始正式取代“雅言”、“通語”等稱呼。朱元璋因唐宋音韻在長江以北多失正,於是命與廷臣參考中原雅音正之,而明朝因建都南京的關係,故而形成了以“金陵雅音”和古中原雅音融合後的“南京官話”,在永樂帝遷都北京後,由於大量人口北移,“南京官話”也隨之一同北遷,從而成為了北京語言的基礎。

△《聖諭廣訓》是清朝官話教科書

清朝早期仍以“南京官話”為主要用於,當時形成了一個極為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皇城以內講“南京官話”,皇城以外則講北京話。直到雍正年間(1728年)設立正音館,則開始以“南京官話”和北京話融合後形成的“北京官話”為官方用語。


綜上所述,按照目前的研究結果,不難發現雖然隨著朝代的變遷和人口流動,歷朝歷代官方語言均有所差異,但還是不難追溯其發展歷史。


香茗史館


古代人流通不暢,家鄉話足可應對。

古代士族不同地方做官交流,肯定用官話呀。一般就是北方話大同小異,音同調不同,不影響溝通交流。

如果是長江以南的南方要交流的話,必須擯棄各自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調,雞同鴨講的口音。否則不止北方的皇城帝都的朝廷皇帝、文臣武將的人聽不懂,連南方不同越族傳承的部落也聽不懂。

閩越肯定聽不懂吳越話、吳越聽不懂南越話……

唐 韓愈 《送區冊序》:“小吏十餘家,皆 鳥言夷面。”唐 白居易《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土民稀白首,洞主盡黃巾。唐代柳宗元:“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噪” 《魏書》形容越佬族“鳥聲禽呼,言語不同,猴蛇魚鱉,嗜慾皆異”。 唐代崔沆:“時循人稀可與言者” 唐代劉禹錫 :“蠻語鉤輈音,蠻衣斑斕布。” 北宋蘇東坡:“苦鴃舌談,爾汝不相酬,未著絕交書,已嘆交遊絕,門前空羅雀,巷語紛鴃舌” 宋代周去非“餘又嘗令譯者以禮部韻按交趾語,字字有異” 明代徐霖:“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

宋室南遷臨安時期,內城的上層士族對周邊吳語的描述:士族以講北方洛下音為榮以說吳語為恥,庶人才說吳語,“吳人之鬼,家居建康,小作冠帽,短製衣裳,自呼阿儂,語則阿傍…… 這是上層士族嘲諷南人吳語的話。

《青箱雜記》說:"劉昌言,泉州人,先仕陳洪進為幕客,……,言者不已,乃謂昌言閩人,語頗獠,恐奏對間陛下難會。歐陽修《歸田錄》佚文雲:"劉昌言,太宗時為起居郎,……,曰:'昌言奏對皆操南音,朕理會一字不得'。就是宋太宗聽不懂閩南語。


鳥言夷面


在遠古語言形成的時代,由於地廣人稀和交通限制,普通人一生都難以走出家鄉百里以外的地方。交際圈的狹小使得各個部族誕生了各種口音的語言,這也導致了今天中國的方言至少有129種。

而到後來,隨著大一統時代的到來,為了加強百姓對朝廷的認同感,朝廷一般都會在全國推行同一種語言,即官方語言,也叫通語。官方語言一般都是以京城所在地區的方言作為基礎語言的。比如東周遷都洛陽後,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華夏語成為東周通用全國的語言,當時被稱之為“雅言”;魏晉南北朝時,以洛陽語音為標準的通語從中原傳向北方和江左一帶;及至隋唐北宋,洛陽話一直都是中國的標準語音,被稱為”中原官話“,今天的河南話就是典型的中原官話。

唐朝用的是唐韻,與現在的普通話差別非常大,現在的普通話是元朝之後中原正音發展出來的,到清朝加入了滿族元素,所以 "兒化"得那麼厲害,連入音也不見了。現今嶺南的閩粵方言反而保留了很多古音,所以現在用普通話讀唐詩有些都不押韻了,但用廣東話或福建話讀就可以,廣東話保留入音可以說是中國方言中最完整的一種。

他們之間是怎麼溝通的呢?

古代讀書人和官宦階層有一套系統的交流方法,管當地人叫做土人,一般不是和他們直接交流的,而是由類似翻譯之類的人士從中協助



夜小余


唐朝用的是唐韻,與現在的普通話差別非常大;現在的普通話是元朝之後中原正音發展出來的,到清朝加入了滿族元素,所以 "兒化"得那麼厲害,連入音也不見了.現今嶺南的閩粵方言反而保留了很多古音,所以現在用普通話讀唐詩有些都不押韻了,但用廣東話或福建話讀就可以.廣東話保留入音可以說是中國方言中最完整的一種.


小純純在奮鬥


古代是有官話的,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的孔夫子為了方便給學生講學,專門到河南洛陽學習“雅言”。“雅言”就是當時的官話,所以,孔子眾多學生交流起來通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