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导弹可以锁定飞机?

流浪星星Star


要知道导弹为什么可以锁定飞机,我们首先要知道锁定(lock on)是个什么概念。简单说就是导弹不仅获取了当前的飞机的红外辐射或者雷达回波计算出了当前的飞机的方位和速度,预测出下一个时间点飞机可能出现在什么位置和速度,并能在下一个时间点仍能获取飞机的以上参数,这个就叫锁定。如果在不能做到这一点,或者时而能时而不能,就不能叫锁定。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锁定和制导的过程。

对付飞机的导弹,分为空空导弹(Anti Air Missile)和面对空导弹(Surface to Air Missile)。制导模式可分为红外制导、雷达制导和无线电指令制导。

红外制导的导弹根据导弹上的导引头上的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器件,感受战斗机发动机所发出的热辐射来找到战机。这种导弹有个最大特征就是头部有一个镜头一样的东西,像一个大眼睛。不过导引头的红外器件的视场一般只有+/-3度,所以导引头必须得能够灵活转动。最先进的第四代红外格斗弹甚至可以转动+/-90度,覆盖前半球。在导弹挂架上时,首先由战斗机上的机载雷达或者飞行员的头盔是瞄准具发现识别到敌方战机所在的位置并进行跟踪,红外格斗弹的导引头随动于这两种设备,使飞机的热斑始终保持在视野的中央;通过当前亮斑偏离视场中心的程度自动调整到导引头的偏转角度,并可以解算出战机的方位(注意,红外制导不能测距只能测角)。完成了导引头对战机热源不断的捕获后,就可以认为已经锁定,这个时候座舱内会发出锁定的提示音提示飞行员发射导弹。导弹发射后,会自动根据导引头提供的信息调整舵面来追踪热源进行攻击。

引导头可以随动于机载雷达或者飞行员的头盔瞄准具,以锁定战斗机。

AIM-9R导弹的导引头,头部为一个带有红外器件和马达的“SEEKER”,后面是解算的电子设备、冷却设备和电源。在后面才是装有炸药和破片的战斗部

红外制导导弹攻击模式示意图,早期格斗弹只能尾追,从第三代格斗弹开始能够迎头攻击

雷达制导导弹根据导引头接收的战机反射的雷达波,通过回波信息进行解算,比如可以通过回波时间间隔判断距离,通过多普勒频移判断战机速度,具体处理过程非常麻烦,要用上较好的数字处理器和FPGA器件保证时效性和精度。雷达波可以是从己方战机的机载雷达上发出,可以是从军舰、地面雷达发出,也可以是导弹自身的雷达导引头发出,根据导引头是否有雷达可分为半主动制导和主动制导,半主动雷达需要外部雷达设备以连续波持续照射敌机目标,而主动雷达制导则只需要外部雷达设备在前半段照射锁定,在末端导弹的雷达导引头开机搜寻目标并根据回波方向进行锁定攻击。

半主动雷达制导弹和主动雷达制导的区别

军舰引导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攻击目标

不论哪一种,都涉及一个概念,就是连续波照射。就是说,用于导弹火控的雷达需要持续不断的将雷达波打在战机上,才能够保持锁定。在火控模式下,雷达的波束角极小,脉冲间隔非常短,持续不断的回波携带了敌方战机的丰富而精准的信息,比如距离、方位、速度、角速度、RCS特征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识别出敌机种类和下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而导弹仅需要通过控制舵面,追着雷达回波的方向撞过去就可以了。

最后看看无线电指令制导。这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制导方式了,属于第一代防空导弹普遍使用的制导方式,这种方式下导弹本身是不知道有没有锁定敌机的,它只是按照命令行事。我们的防空导弹营就曾经使用无线电指令制导的萨姆-2地空导弹打下了国民党空军派出的U-2高空侦察机。

无线电指令制导是通过地面跟踪雷达,持续照射飞机和发射的导弹,同时跟踪导弹和飞机的方位和速度,计算出二者的距离后和速度差等信息,解算出下一条指令,通过无线电发送给导弹,告诉导弹下一步如何飞行。这样的方式导弹不需要知道目标在哪里,也不需要计算自己和目标的距离,只需要有个无线电接收装置就可以了,雷达让俺干啥俺就干啥。在电子器件尚未实现小型化和集成电路化的50-60年代,无线电指令制导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制导方式。这种制导方式由于便宜,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淘汰,俄制S300、S400上仍然是将这种制导方式与其他制导方式混用。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制导方式叫驾束制导。雷达同样是以一束很窄的波束持续照射到飞机上,而导弹则是通过自身的接收装置,让自己“骑”在雷达波束上,直至命中目标。这种方式下导弹自身也不知道是否锁定敌机,它只是顺着雷达波照射的方向前进直至击中。


纸上的宣仔


本人作为从事雷达相关专业人士,来回答这个问题!导弹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可以制导的炸弹!最关键的就是“制导”两个字,也就是导弹能够自己跟踪目标,发射后依然可以调整轨迹,而不是简单的线性飞行和发射后就无法改变轨迹了!导弹分为很多种,其中作为战术使用的空空导弹系列更是庞大,那么空空导弹如何锁定目标和进行制导呢?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红外锁定

其实也就是红外制导,更为简单的描述就是热跟踪!任何有热量的物体都会对外发射红外线,只不过不同的物体,发射出来的红外强度不一样,可以说热量越大的物体,发射的红外信号就越强。早期的空空导弹,使用的便是这个原理!在导弹的弹头部分,安装一个红外导引头,它能够识别和跟踪发出红外信号的物体,通过控制导弹弹身的弹翼来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

战斗机作为一个比较庞大的机器,在飞行过程当中,自然是不断的散发出热量,尤其是发动机尾喷口,温度甚至高达摄氏几千度的高温,这对红外制导的导弹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红外热源!

不过红外制导也有缺点,就是如果出现其它更大热源,导弹就会转而跟踪那些比飞机热源更大的目标。比如早期的战机被导弹锁定,只要迎头飞向太阳就行,毕竟太阳热源更大。或者释放红外干扰弹和箔条就行,导弹会被干扰追踪它们。

雷达锁定

雷达锁定也分为半主动和主动之分:

半主动雷达锁定:

这样的导弹没有雷达发射机,主要通过载机的雷达对目标战斗机进行雷达照射,利用战斗机反射的信号来跟踪。所以这样的导弹离不开载机的雷达支持。主要是在弹头部分安装一个雷达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到战斗机反射的信号,然后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解读出目标战斗机的方向、速度和距离等等,然后控制弹翼,飞向目标。

主动雷达锁定:

它和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唯一区别就是本身携带了雷达发射机,安装在导弹的弹头部位,和雷达接收机在一起。这样的导弹自己发射雷达波来照射目标,雷达波遇到目标战斗机发生反射后<strong>,被导弹弹头里面的接收机接收并且进行信号处理,然后就和半主动雷达制导一个样了。这样制导方式非常灵活,实现了真正发射后不管。这种雷达制导方式是目前最先进的,但是成本比较高。同样它也可以被干扰,目标战斗机可以释放出杂波,让导弹无法锁定飞机。

以上就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两种导弹锁定空中战机的方式,欢迎评论!


资讯所长


导弹锁定飞机不止是电影中的情节,实际战场也是如此。

导弹一般是有导引装置的,常见的有红外导引头、电视制导导引头、激光导引头、无线电导引头等,导引头的作用就是探测发现目标,例如红外导引头就是发现了战机的尾焰。

导引头发现目标后,弹上制导系统根据自身导航姿态与导引头跟踪的目标关系,按照一定的制导律,形成过载指令。

控制系统执行过载指令,控制执行机构,空气舵或者火箭燃气舵,从而向目标运动。

这一系列的过程形成了去你所见的锁定跟踪飞行,实际上导弹要想击中目标,速度要快于目标,转弯(过载)能力强于飞机,才能把飞机打下来。飞机机动力不足,往往要通过释放诱饵弹等措施拜托锁定。



导弹圈


第一种是指令式制导第二种是寻的式制导。

指令式制导,就是发射平台在发射导弹后不断测量导弹和目标的方位偏差然后用各种方式发射指令导引导弹飞向目标。这种导弹的特点是导弹前面是没有导引头的,没有雷达罩也没有红外镜头。这种导弹没有脑子,不会思考,全靠后面的发射载具。比较典型的是红旗2,红旗12.红旗7(也就是海响尾蛇)。以现在的标准来说,指令制导已经是一种很落后的制导模式。发射后还得管,使用瞄准线形式攻击,弹道无法优化。但是技术相对简单,而且导弹很便宜。指令制导用在近程导弹上,其实也无可厚非。比如红旗7系列。因为制导指令的传输实现了数字加密,抗干扰性能增强,跟踪手段不但可以采取雷达,还可以采取电视或者红外跟踪。可以悄无声息地对目标发起攻击。而且在攻击中人可在回路中,在应对假目标方面是一般导弹难以比拟的。而且最新的红旗7已经不是简单的瞄准线飞行轨迹,制导设备自动计算目标的提前量,导引导弹飞向预定的交汇点。而且在飞行中,导弹并不是沿着瞄准线飞行而是偏上一定角度,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在最后阶段导弹的红外信号屏蔽目标,还可以在攻击阶段保留更大的动能。正是因为红旗7很可靠所以,长期作为中国海军的主力对空导弹,不要看标准2,里夫导弹,动辄一百二百公里的射程,如果用于拦截掠海反舰导弹,比红旗7的射程也远不了多少。红旗7的最大缺点就是瞄准线制导,只能攻击一个目标。而且制导站跟发射装置距离不能很远。有人说把红旗7升级成能多目标攻击的。那样就只有设置两套发射装置两个制导站了。毫无意义。指令制导精度随着射程的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导弹自己没有眼睛,全靠后面的眼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把导弹装上眼睛了。也就是导引头,有导引头的导弹使用寻的式制导。

导引头有两种,一种是红外一种是雷达。红外的简单,可以理解为一个摄像头。测出目标方位和导弹飞行方向的偏差,拐弯就去打。最初的红外导引头比较落后,看啥都是个点,所以容易被热焰弹欺骗,后来的导引头分辨率高了,可以看出目标的轮廓了。就不好欺骗了。最初的导引头还有个缺点,只对飞机喷口的高温气体敏感,所以最初的导弹只能尾追攻击。后来的红外导引头可以分辨飞机机翼前缘,进气口等部位的气动加热。就可以全向攻击了。后来导引头又开发了斜眼功能,就是基本前半球的红外辐射都能探测到,导弹发射出去自己转弯去打旁边甚至后面的目标。这叫离轴发射。这是飞机上用的,地空导弹也有很多使用这样的导引头,不过主要是单兵导弹,或者空空导弹改装的,单独设计的地空导弹一般不用这种制导方式,因为导引距离太近了,还不如红旗7那样的指令制导用的舒服。

然后是雷达制导,给导弹前面装个雷达,最初只是装个接收机,没有发射,这就是麻雀导弹,R27.现在的ESSM和标准2还是这样的。舰空导弹地空导弹的主流都是这种方式。因为导弹的雷达只有一半(只有接收没发射)所以这叫半主动雷达制导。因为半主动制导需要发射平台不间断地提供照射波,这一点对于军舰和地空导弹还好说。对于飞机来说就比较麻烦,飞机要连续跟踪目标并照射一旦目标脱离照射,就打不中。特别是两架飞机对飞的时候,越来越近,角速度越来越大,很容易脱靶。于是先进的空空导弹都在弹头里再装上一个发射机,这样就可以靠自己完成照射和跟踪了。载机就可以脱离或者去打别人了。但是导弹自己的发射功率有限,最远也就能管20公里左右。所以载机在发射导弹之后还需要照射一会,直到导弹进入了主动段。


消息一夏


有出厂期,保质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